6. 庙会

《明月应怜我》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宋迢迢未曾想到杜氏所说的贵客是杜阙。

她收起遮雨的罗绣伞步入画堂,忽见得一位年约十八的郎君端坐堂内,面如冠玉,长发束纶,襕衫的袖摆印一片竹枝疏影,正垂目呷着一盏清茶。

屋外细雨连丝,堂中烛火明晃,映出他温润的眉眼。

宋迢迢有一瞬间的恍惚。

窗间过马,昔日将她抱在膝头读游记的小少年,早已褪去青涩,长成了惊才风逸的翩翩儿郎。

三年前在扬州渡头一别,她抓着少年的广袖迟迟不肯放手,生生耗走了两趟船。

宋迢迢缓步趋近那如玉郎君,颤唇吐字:“阿兄……”

杜阙闻声抬首,桃花眼弯成月牙,声线清朗:“是月娘啊。”

话音方落,一位朱唇皓齿的小女郎撵着狸奴闯入画堂,行走间错金匕首呤啷,绯色襦裙轻旋,像一朵招展的美人蕉。

宋迢迢转头,眼眶霎时红透,她径直扑向那俏丽的女郎,呼道:“阿姊!”

杜菱歌稳稳接住少女,笑得露出两颗晃眼的小虎牙,“月娘实在是打小就很粘人呐!”

虽是谈笑,却不自禁现出几分哽咽情态。

宋迢迢只管赖在她肩头卖乖:“那阿姊觉着粘人的月娘好是不好呢?”

杜阙搁下茶盏,打趣道:“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来扬州的路上,属你小招阿姊最急,一匹乌孙新进的高头大马,竟险些教她跑散架了。”

杜菱歌眼波一横,宋迢迢亦抓着漏洞眯起眸子,嗔道:“阿兄却远不如阿姊思念我。”

杜阙一噎,立刻作揖讨饶。

适时,杜氏携着一名身着袍衫的郎君绕出屏风,同宋迢迢招手。

宋迢迢凑上前去,这才发觉来人生得眉目绮丽,眸光清润,原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娇娥。

她心下有了思量,果听得杜氏道:“这位是玉台为你聘请的沈先生,才高过人,在京城素有盛名,快快见过先生。”玉台是杜阙的表字。

宋迢迢敛衽低眉,叉手行礼:“月娘请先生安。”

沈群春望着眼前花软玉柔的小娘子,面色温和几分 ,颔首道:“我年不过二十,小娘子不必拘谨,拿我当友人看待也使得。”

语毕,又不疾不徐问了些学问上的问题。

宋迢迢对答如流,不卑不亢。

沈群春暗暗嘉许。

因是重阳节,杜氏早早设下宴席,只等着众人齐聚开宴。

宴上肥蟹、糕饼、菊花酒一应俱全,一行人推杯换盏,待得酒酣耳热,拿出一副玉烛来行酒令,好不畅快。

宋迢迢酒量浅,喝了三五杯滩成一团,杜氏索性将她安置在前院,此处亦有待客的厢房。

一夜酣梦。

*

三更天,息春院耳房。

更深露重,萧偃听着耳畔刻漏声,就着透窗的月色运笔题字。

他得贺太傅亲授,习得一手好书法,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先帝子嗣单薄,明面上只得两子一女,嫡系更是只有萧仰一人。

萧偃被迫朝乾夕惕,刻苦研学,其中便有以备万一的含义。

少年垂首转腕,倏忽间,一张玉版宣纸书尽。

他将貔貅玉镇纸压在信纸一角,抽出袖间的信件细看一遍,两厢比照确认无误,方才摇动窗角的金铎,召来飞鸽传信。

飞鸽扇动翅羽,在飒飒秋风中向南而去。

他挽起半湿的长发,穿过耳房与厢房间的隔门,却见临窗的酸枝木妆奁前空无一人,唯有铜镜倒映着满室烛光潋滟。

今日是萧偃守夜,宋迢迢还没有回来。

他在镜前站了一会儿,庭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转身向门关行去,脚步声渐近,他加快步履。

迎面只见行色匆匆的碧沼,萧偃一怔,一贯的笑面不见了踪影。

碧沼被少年暗沉沉的瞳仁唬了一跳,萧偃自入府以来多是疏离自持的,即便不爱与人交际,面上也常带三分笑,并不惹人忌惮嫌恶。

少年那抹阴鸷的神色转瞬即逝,她一错眼,萧偃仍是那张昳丽玉面,但听他笑说:“碧沼姐姐是来取什么物件么?”

碧沼回过神来,道:“夫人外家来了人,是自幼与小娘子交好的表兄姊,久别重逢俱是欢喜,现如今吃醉了酒,要歇在前院。我特来拿些衣裳香膏送去。”

萧偃退至一旁,眼看碧沼将宋迢迢惯用的玫瑰膏子、玉色缭绫长衫带走。

这夜他仍是歇在那座玫瑰榻,没有失控的心悸,他闻着幽幽的辛夷花香,长夜开眼。

月沉日升,翌日又是风和景丽。

到底是吃了太多酒,纵然宋迢迢临睡前灌了一盏葛花汤,晨起亦觉得头昏脑涨,她拂开暗纹缎帘,欲要去窗边醒神。

宋迢迢正倚着凭几吹风,晨晖晃目,她睡眼惺忪,隐约从案上的菱花镜中窥得一道丽影,回眸见到穿着靛色衫裙的萧偃,半是惊半是喜,道:“燕娘是何时过来的?”

萧偃拾起镜边的玉篦,道:“昨夜碧沼姐姐来回跑了几通,为小娘子煮汤、擦身,这会子只怕无甚精神。奴来伺候小娘子梳洗罢。”

宋迢迢奇道:“梳头娘子是需有些真手艺的,燕娘何时习得了?”

萧偃笑笑,“小娘子宽厚,奴得了优待,也很该学着顾全主子。若论手艺,确比不得碧沼姐姐。”

宋迢迢自然应下了,她一头乌发稠密,萧偃握在手里,只觉着像一匹软缎,泛着柔润的光泽,几次从他指间溜出。

萧偃学东西素来很快,且他不缺耐性,一面慢慢梳拢着,一面不经意提起旁事:“奴听院里的婢子们闲话,原是小娘子的兄姊来访?”

“是了。”宋迢迢心里偏信他,即刻将全盘托出:“我外祖家有两位阿舅,大舅怜惜舅母体弱,膝下独有一子,字玉台,今岁过了殿试,现下应等着吏部守选。二舅则有二子一女,一位是二表兄逑风一位是小招阿姊,另养了一位同袍的遗孤……”

杜家累世书香门第,家风清正,教养的子女皆是明事理、重情义,故尔宋迢迢同几位同辈表亲俱能交好。

宋迢迢八岁那年陡然丧父,恰逢杜阙与杜菱歌在府上做客,二人怜惜她年幼孤弱,决意留下来与她作伴,一留竟是两年整。

起初宋迢迢常常蒙着被子流泪,眼皮都哭破了,杜氏强忍着丧夫之痛稳定局势,镇日忙碌,无暇顾他。

幸而有两位兄姊。

杜菱歌似她阿爹尚武好斗,可宋迢迢在孝期不得沾染此类,她也愿意舍下刀剑,时而陪宋迢迢翻花绳,时而陪她一齐坐在屋脊上发愣,防着不知事的小童作乱。

倘若宋迢迢依旧怏怏的,杜阙便给她讲各色游记、变文,讲他游学路上的轶事。到了夜里,三个人聚在廊庑,席地而眠,杜阙与杜菱歌轮班为宋迢迢打扇驱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