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来人备轿

《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你的意思是这府粮不够了,刘大人找那常府借粮,借不到,这才迫不得已的只能带人上山?”

府衙后堂内。

赵定眯着眼看着身旁的临宜府衙师爷郑卫。

“王爷,此事在下敢以全家老小身家性命保证,绝无半句虚言,而且不仅是不借粮,那常府的常胤雄还故意高价售粮。

明明刘大人已经说了等朝廷的救灾粮食到了之后,便立刻还他,可那常胤雄非但不答应,还让刘大人九出十三归,借十石粮食,给九石,还的时候要还十三石。

就是仅仅几天啊。

这哪里是借粮,这分明是抢劫!

若是在平日里,也就罢了,但如今是什么情况?整个临宜大雪封城,每天饿死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可他常胤雄就好像没看见一般,不仅自己如此,还勾结着本地的士绅一起抬高粮价,甚至就是前任郡守田大人也被他害的罢官免职。

就是到现在,人还关在,龇城的大牢里面,看都看不到一眼。”

郑卫眼眶通红,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擦起了眼泪。

“他好大的胆子,一个没有功名在身的士绅,如何敢构陷朝廷命官?

此事龇城的提刑案查司,案察使不知,你们难道也不知吗?

你们为何.......”

说到这里,赵定话音一顿,好像是明白了,“你的意思是那常胤雄背后有人?而且还不小是吗?”

赵定一脸笑盈盈的看着郑卫。

只是这笑容怎么看都有些冷。

“王爷明鉴。”

郑卫也没想到赵定能如此快的猜出来。

在他看来,赵定不过就是一个皇市里面养尊处优的王爷,就算有外地就藩的经验,也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如今看来,却好像并非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他背后是何人,你倒是给我说说。”

猜出背后的真相之后,赵定好整以暇的问道。

“小的不敢说。”

郑卫犹豫了一下。

“有什么不敢说的,你尽管说来,出了事情,自有本王护着你。”

赵定不置可否的看着郑卫。

郑卫越是不敢说,越是说明常胤雄背后之人大有来历。

“是.....是李成虎,李都督....”

郑卫犹豫了半晌,终究是说了出来。

“李成虎?”

赵定眉头一皱。

这李成虎,他知道,准确说在来时的路上,也在看冀州的卷宗和官员目录的时候,看到过,而且就是第一个!

李成虎,天元九年进士,以文官入武,曾追随在卢国公钱松门下,因为出击横扫漠北残余异族之时指挥得当,屡立战功,所以被钱松保举为冀州都督,统领冀州军政大权!

而且其出身更是不凡,乃是冀州李家之人。

李家和周家,叶家,徐家还有不同,乃是前朝归附的大世家之一,且三百多年下来一直鼎盛。

说是冀州的土皇帝也不为过。

如今听说那常胤雄背后是李成虎,他好像明白了。

也难怪胆子这么大敢构陷朝廷命官,而且偏偏所有人还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新任的临宜郡守刘成也不敢得罪,到了最后逼得只能自己带人上山打猎,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唉,不过话说回来,这刘成也是个好官,可惜他错过了。

想到这里,赵定心底又是一叹。

若是没死的话,以后估计也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但可惜,死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种关头补缺临宜,这刘成估计在整个冀州的官场也是个无依无靠之人,否则的话,如此关头,怎会接手此等烂摊子。

“刘大人死的消息?除了你们还有谁知道?”

思索了半晌之后,赵定开口问道。

“刘大人并未成家,家中唯一的老母也在这场雪灾之中过世,所以他的丧事在下并未大操大办,就是简单的找了个人,在城外选了一个风水宝地,拿了一些刘大人生前的衣物,给刘大人立了一个衣冠冢。”

提起刘成,郑卫又忍不住眼眶微红,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唉。”

赵定闻言同样一叹,“这样,你即刻派人准备一些丧贴,给常胤雄和其他的那些临宜当地士绅都送过去。

就说本王要为刘大人治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