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收获还不少

《捡漏王陆飞扬》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离开李二牛家,李老板带他们步行去了另外一家。

这家不姓李,而是姓王,但李有福说主人**超是他们李家的女婿,辈分比他高一辈。

“姑父,您忙着收菜呢!”

推开围墙上的大门,杨潞飞看到了李有福口中的姑父,此刻正在院子里的菜地中收大白菜呢。

“是有福来了呀!”

**超是一个六十多的大高个子,穿着一件对褂,肩膀上搭拉着毛巾,站起来发现李有福后边的杨潞飞他们,忙丢下镰刀,招呼他们。

“来客人了呀,快进来坐!”

“姑父您好,我们是有福的朋友,听有福说您家里不少老物件,我们过来看看!”

李有福卖给杨潞飞的那三件玉器,就是这个姑父家的。

“哦,喜欢老物件啊!”

**超沉默了一分钟,然后朝屋里喊到:“老伴儿,有老板来了,把你收起来的那些宝贝拿出来吧!”

来到的路上,李老板说了这家的情况,平时家里就老两口,儿子女儿都在县城工作,只有节假日才会回来。

这**超夫妻俩都是老师退休,每个月都有退休工资,退休后没有去城里,就在村子里养猪种菜,颐养天年。

有一次,**超夫妻俩去河边走走,看到沙滩上那些鹅卵石奇形异状,就挑好看的搬了几块回来,当时也没当一回事,丢在了院子一角。

有一次,儿子带了朋友过来老家玩,其中一个是在京城潘家园里讨生活的,见过市场上有卖奇石的,而且价格不错。

看到院子里的几块奇石后,也觉得有意思,就跟**超提了一嘴。

这王老师一听,这是好事啊,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他们家就在黄河边上不远,确实有不少沙滩,上面的石头那是数也数不清,其中好看的也不少。

在儿子朋友的张罗下,王老师夫妻俩当起了石农,开始玩起了奇石。

最初不过是找石头,但夫妻俩都是文化人,加之儿子朋友也送了不少奇石鉴赏类的书籍给他们,这玩石头的水平就慢慢提高了。

后来,王老师牵头成立了陆平县奇石协会,夫妻俩当上了第一任会长和副会长,更多的黄河边的农民加入了进来。

捡石头的多了,好石头就不常见了。王老师夫妻本来就没在乎卖奇石换来的那几个钱。

出了名气以后,就和县里的古玩协会有了联系,相互之间也熟络起来。有一次,他们捡石头的时候在河滩上捡到了一个破碗,拿给古玩协会的一个会员看,结果被对方以1.8万的价格收了下来。

**超知道村里的打鱼人偶尔会从河里带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盘啊碗啊、铜壶之类的,现在知道这些东西是古玩,在外面很值钱,于是又加入了古玩协会,开始研究老物件。

夫妻俩有时间,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而且也有点闲钱,就一边捡石头收石头,一边收老物件。

没几年时间,四里八乡的老物件大多被他们收到了家里,塞满了几间屋子。

别看收得便宜,一件通常也就几十几百的,但碍不过数量多了,老两口的存款花没了,退休工资也不够用了,问儿女要了几回钱后,也觉得不妥,于是决定卖掉一些。

李老板的那三件玉器,就是他们的第一次交易,当时是交给李老板代卖,没想到很快就卖出去了,还卖了一个大价钱。

没错,当时李老板三十万打包给了杨潞飞,因为是亲戚,李老板只收了三万块钱佣金。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他儿子朋友不是在京城潘家园吗?为什么不交给他去卖?

这里面有个原因,他儿子朋友在潘家园不过是个摆摊的,从**超这里收石头过去,价钱给的很低。

后来王老师代表陆平县去省里参加奇石展,看到了一块获得特别奖的石头很像自己当初卖给儿子朋友中的一块,一番打听之下,还真是那一块。

而且,价格也打听到了,现在的所有人是花了八万从儿子朋友手里买来。

当时王老师不淡定了,要知道当时自己是一百块一块的价格打包出去的,记得那一次就卖了差不多一万块钱。

卖差了不要紧,卖出高价那是别人的本身。关键是儿子朋友后来还说亏本了,每次过来都要压价,这完全就是糊弄王老师不懂市场啊!

这回,王老师夫妻俩生气了!

这王老师夫妻俩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自此以后,儿子的朋友在陆平再也收不到一块奇石。

而且,王老师夫妻俩还带着协会的几个年轻人跑市场,将陆平黄河石推介出去,搭起了捡石头到卖石头的平台。

再后来,夫妻俩将协会职务让给了年轻人,当起了顾问,开始把精力放在折腾老物件上。

李有福是王老师夫妻俩信任的人之一,不仅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亲戚关系,而是两人觉得他实在。

“姑父,就请我朋友自己进去选吧,搬来搬去太麻烦!

一般情况下,**超都会让老伴有选择的拿几件出来给买家看,多少有点不信任的原因。现在李有福开口了,说明对方可以放心。

“好吧,这样更好!两位老板,里面请!”

王家也是一溜儿排开的大平房,王老师领他们走进的是东边第一间。

房间宽四米多,长九米左右,四十个平米的面积算起来已经很大了。

两边靠墙摆放的都是到顶的铁架子,一边放的是瓷器铁器之类的,另外一边是奇石,以及少量的玉器。

中间的地面上,还放着不少大个头的奇石,以及带有花纹或者文字的石器。

“陈华,你也一起看看吧!”

出关后,陈华他们也能看到宝物的灵气了,杨潞飞打算培养培养。

“好的,杨哥!”

陈华应了一声,就走到右边的铁架前,从第二层上拿起了一个有些破损的瓷瓶。

杨潞飞微微一笑,看来陈华还是有悟性的,很好的运用了自己教给他的方法。

“杨哥,这件怎么样?”

陈华发现这个瓷瓶的灵气是屋子里所有物件中最浓郁的,所以第一个就选了这件,至于有什么说法,他还真不知道。

这不有杨哥嘛!

“还行,先放到一边吧!”

杨潞飞依旧是笑着回复他。

这个瓷瓶准确的名字是元代卵白釉玉壶春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瓷器精品。

玉壶春瓶是我国瓷器中传统的瓶式之一,撇口、细颈,圆腹,圈足。

玉壶春瓶在各个年代各个窑口都普遍烧制过,据专家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