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换药

《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古往今来,参与夺嫡都是个高危职业,陆今安也不例外。

原文当中,陆今安出事次数不少,初微之前看小说时,每次看到“陆今安又出事了”,总不自觉脑补出沙僧一脸严肃的说“师傅又被妖怪捉走了”的情形。

初微认真回忆了一下,在陆峥第一次考试前的这个时间节点,好像的确有陆今安出事的这么一段情节。

陆今安这次遇到的情况虽然看着吓人,但其实没有什么大碍。

在原文当中,原身听到陆今安出事后,也曾主动提出去往京城照看自己的夫婿,却被陆老夫人拦了下来。

老夫人觉得林氏不够贤惠,性子不好,去到京中难免淘气惹陆今安不快,所以不许她去,只派了大哥陆进之去京中照看陆今安。

也因为这件事情,原身和太夫人之间原本就微妙的关系变得更差劲了一些。

而这次陆老夫人竟主动提出来让她去京城照顾陆今安,难道觉得她性格很好还很贤惠?

但明明她最近好像除了吃和睡之外,就是低调出府赚点外快,没干出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和业绩,也不知道为什么老夫人突然间就转了性子。

既然老夫人都发话了,陆今安现在又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初微也没有理由推脱,便起身应了下来。

李修然是带资入股的,算是书肆的二当家,文汇斋也还保留着他原来雇佣的那套班子。也正因如此,初微省事不少,即便收了铺子也不用多管,任其正常运转就是。

陆峥那边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原文当中即便和母亲关系不睦,依然能够一路过关斩将,二元及第,所以初微心里对他也很是放心,这次出门可以说是毫无牵挂。

初微临走之前并没什么放心不下的,王姒却处处都不放心,她一边帮丈夫收拾行李,一边不住叮嘱,如果此去京城当中,看陆今安和初微两人感情不好,一定要多劝着些。

虽然老夫人没有明说,但王姒隐约能猜出来,以陆今安的情况完全可以娶到更好的妻子,因为公主逼得实在是紧,不得已之下才会选了初微。

所以他娶初微也只是权宜之计,若两人感情一直不好,等日后五皇子上位了,他再没了后顾之忧,休妻换人的可能性也很大。

通过这些日的接触,王姒觉得初微好相处,不喜与人争锋,会在陈大夫人面前为她说话,最重要的是对锐哥儿好,眼看着儿子就开蒙蔽了,会送稀罕的纸笺和墨锭来。

所以她打心底里是不希望妯娌换人的。

如果陆今安再娶进来一个事事掐尖要强的高门贵女,自己过得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舒服。

最重要的是初微最近状态不对,也是一件十分值得警惕的事情,万一将来她真在外面出了什么事,老夫人没准又会觉得是她这个长嫂做得不够,没尽到引导好妯娌的责任。

综上所述,王姒觉得,不管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还是妯娌间的情谊,对于初微这个弟妹,能拉一把还是尽力拉一把。

想到这里,王姒再度语重心长的对丈夫道:“弟妹在家中操持家务不易,你到时劝着二弟些,京城不比家里,别跟从前在家似的,总弄得弟妹下不来台。”

虽然陆进之也没看出来,初微在家哪里操持家务不容易,但他最大的好处就是听话,在妻子殷切的目光里点头答应下来:“好,我会照顾好弟妹的。”

陆峥放学回来后,听周嬷嬷说姑母来信,父亲出事了,便过来宁寿堂中找祖母询问具体情况。

陆峥除了例行请安很少过来,老夫人听到他来了也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大概是因为担心他父亲的事。

“让他进来。”

果不其然,陆峥进屋依着规矩行礼之后,便问起了父亲的情况。

陆老夫人道:“你姑母只说遇刺,其他并未多说,具体还要等你母亲和大伯的回信。”

听着老夫人公事公办不带情绪的描述,陆峥突然感觉有些无助。

他如今年纪尚小,没有功名在身,明知父亲遇险却什么都帮不到,即便知道老夫人不喜欢他,不愿同他多言,可他这时能问得人也只有她。

只有将来能考取功名,去到京中为官,才能在朝中帮到父亲,彼此之间也好照应。

“听说母亲要去京城照料父亲,不知老夫人可否允准我同去?”

陆老夫人看陆峥也是真的担心,甚至不惜抛弃学业想要去到京中探望,心中有些安慰。

陆今安终归也没有白养他一场。

想到这里,她的神情稍稍有了一些缓和:“你母亲和大伯已经启程。你父亲离开之前也叮嘱过,让你安心在家读书,莫要乱跑生事。”

见老夫人说得坚决,陆峥只好应了下来。

从宁寿堂退出来后,他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便转头去了正院。

林初微已经走了,从娘家带来的两个贴身婢女也跟着去了京中,只留了几个小丫头在门外守着。

梅儿给陆峥送过几次宵夜,相对也算熟悉,一见到他就上前来请安:“大公子怎么来了?”

陆峥有些失神地点了点头:“母亲走了?”

“是,夫人午时前便出发了。”

“她有没有留

下什么话?”

诸如一个人在家照顾好自己,好好温书上课之类的。

哪怕是废话也成。

梅儿认真想了想,道:“夫人留下了一封信,要我交给公子。说她如果到了新年还没回青州,就要麻烦您给李家四爷送去。”

她能想着给李修然送信,也没留下什么话叮嘱自己。

陆峥原本因为父亲受伤而郁郁的心情此时更加失落了几分。

****

初微和陆进之一直没有什么接触,书里关于他的描写也少,初微对他的定义就是陆今安那存在感较低的背景板大哥。

直到这次和陆进之接触后,初微才发现这人内里性格和表面上的内敛低调很不一致,说好听了是能言善道,说

不好听了就是有些神神叨叨。

陆今安出事了,他心里也十分担忧,从出城后不停地跟初微重述,陆今安八岁那年,曾有一个道行很深的道长帮他算过,说他命格很好,日后必当位高权重,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享不尽,所以此番一定不会有事。

再比如陆大哥明明很着急,比谁都想早去到京城探探情况,但还是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按部就班赶路,且在赶路过程中一遍又一遍给初微强调缘由。

“曾兄说过,这山匪大都在夜里作乱,天黑赶路难免有些不太平。家里还有你大嫂和侄儿等着,西郊庄子里还有两笔账没收上来,我这万一出了意外,也是难事一桩。再者弟妹你身子本就不好,若是日夜兼程赶路再出什么岔子,我也没办法跟祖母和二弟交代……所以咱们赶路同时也要珍重自身,你都能理解的吧?()”

主打一个对弟弟有感情但不算太多。

初微点头。

京城那边有太医,陆今安身边也有随侍,老夫人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有人会在陆今安的汤药里面人动手脚,所以要自己人过去盯着才放心。

初微觉得,老夫人让他们过去照顾,主要为着是宽她自己的心,其实未必能帮得上什么忙。

毕竟陆今安已经卷进了皇室战争当中,陆大哥只是个秀才,她是个白身,倘若真的有人想要对陆今安动手脚,他们两个也拦不住,没准还把自己搭进去。

尤其在京城不太平的情况下,摆明了就是去送人头的。

所以早赶过去一天并没有多少帮助。

不过好在从书里的时间线来看,陆峥二月县试之前陆今安有回来辅导功课,既然过完年就活蹦乱跳了,这次受伤应该问题不大。

初微一行走走停停,在第二日上午终于赶到了京城。

杨胜是陆今安用惯了的车夫,从前也在京城侍奉过,进城之后熟门熟路地在陆宅门外停了车来。

门房已经提前往府里传递了消息,初微的车子刚刚停下不久,就有一个身着华服的女子走了出来。

她先跟陆进之打过招呼,而后走到初微跟前,冲她展颜一笑:这位就是弟妹吧。?()”

初微看她五官明艳大气,气质极佳,便也猜到了她的身份。

这大抵就是男主陆峥的姑母,陆家大小姐陆清沅了。

他们担任的二品左都御史的父亲因公殉职,操劳过度倒在了岗位上,而那段时间正值朝廷肃清官场,整顿吏治,皇帝便把陆大人立作了榜样典型,命翰林院大学士将其事迹整理成人物传记在朝堂刊发,并亲自写了悼文以示怀念,就连谥号也用了“忠毅”二字。

父亲是名声极好的治世文臣,弟弟中了探花,又曾是被世人所看好的五皇子的伴读,母亲、祖母也都出身名门,故而陆清沅议亲一事十分顺利,顺利嫁进了文远侯魏家,成为了侯府世子夫人。

这位陆大小姐在家中说话极有分量,且一直很喜欢陆峥,以姑母的身份在家中庇护他不少,是文中典型的正面人物。

() 陆进之和素月等人先去后面安置行李,初微就随陆清沅去到正院探望陆今安。

初微跟着陆清沅一路走来,从她口中知晓了事情的大致经过。

就在几天之前,五皇子设宴帮八皇子庆生,结果不知怎的有刺客混了进来,对着二皇子上了刀子。

五皇子是定然不能让二皇子在府上出事的,否则就算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

当时几位皇子和客人都在花厅用宴,刺客来得突然,在弓箭手和侍卫们抵达之前,陆今安眼疾手快,帮着二皇子挡了一下,左肋受了刀伤。

大理寺奉命调查了这几日,一直没有出结果,陆清沅也不能妄自推断:“这事有人说是冲着五殿下给八殿下庆生来的,也有人说说是冲着二殿下来的,至于真相如何……还要等大理寺几位大人查案结果。”

初微记得这本书的权谋部分写得还算不错,很多看似简单的事件背后都是多方力量的博弈和不断反转。

比如这起刺杀事件发展到了最后,变成谁策划的不重要,为什么舍命刺杀二皇子成了办案最大的疑点。

皇家战争大都没有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但是有一个原则可以把握。

最大的受益者往往就是策划者,只看谁受益就是了。

所以初微觉得,五皇子大概在里面多少是做了些什么。

陆清沅和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