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以粮诱之

《三国:最强谋士》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话说文丑两万大军攻打高菀城,被太史慈一千骑兵偷袭后军,扰乱了节奏,便领军撤离。

张辽顶住了几个时辰的压力,在太史慈的协助下成功守住了城池。

而后,赵尘的到来让众人看到了希望,也让众人倍感安全。

经历今日这一战,城中五千将士死伤过半。

城下文丑大军将士死伤相当。

夕阳落下。

高菀城进入了夜晚。

城墙上依旧挂着斑驳血迹。

城外是堆成山的尸体,没有一个人敢开城出门,生怕文丑大军再来偷袭。

城内县衙中,赵尘召集了张辽和太史慈、陆逊一道商议。

张辽率先开口:“军师,确实没有料到。经历了这么多日的平静,文丑大军会突然来袭。好在城中粮食刚刚运到,应该还能坚守几日。”

赵尘点了点头:“文丑大军突如其来,确实出乎意料。不过这个时间点恰如其分,显然文丑就是冲着这批粮草来的。”

陆逊急忙问:“先生的意思是文丑知道我军往高菀城运送了粮草,所以他想大军压境,逼迫张将军退兵,好吞了粮草?”

赵尘回道:“从目前的状况判断,应当如此。文丑和沮授将城池让给我军,无非就是借用了粮草这枚棋子。”

众人点头称是。

太史慈忽然提出一个疑问:“这个沮授究竟什么人?”

陆逊问道:“袁绍的智谋之士,冀州别驾。曾经听先生说过,此人才智超群,算是袁绍谋士群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在中原也是排得上号的人。”

“那这个人怎么都没有见过?”太史慈又问道。

此言一出,众人俱有疑惑。

交手至今,只见过颜良、张合、文丑等人,确实不曾见过沮授。

先前在西安小县,大军也未曾兵临城下。

如今文丑前来攻打高菀城,也不见沮授随军。

“莫非此人乃文弱书生,一直躲在背后?”

太史慈随口猜测。

只有赵尘知道,沮授不仅仅是一名具有大才的谋士,更是一名将帅,如同程昱程仲德一般。

历史上,沮授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在袁绍入主冀州后,他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

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

由此可见,沮授乃统兵之人,怎么可能不上战场,甘心做幕后呢!

众人议论纷纷。

又一名斥候来报:“军师,进攻西安的于陵和博昌两路大军已经撤回,西安城如今完好。”

听到此处,赵尘忽然明白了什么。

于陵和博昌两路大军无缘无故的起兵,又无缘无故的撤回,其中定然与文丑和沮授有关。

若只是因为赵尘占领了西安而出兵,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行动了,绝对不会等到今日。

唯一的解释便是沮授幕后的安排,用两路大军威胁西安,想把赵尘留在西安城,而后命文丑二万大军全力攻打高菀城。

如此打一个两头不顾,好趁机全部拿下两城,重新夺取粮草。

可赵尘却没有如沮授之愿,调来临淄徐盛领两千人来守西安,加上城中两人,一共便有四千人,足以应对两路大军。

而赵尘自己则领着三千人马来助张辽。

所以太史慈冲击文丑后军之后,文丑有条不紊地撤离了。

这一切都是沮授事先安排好的。

赵尘突然哈哈大笑。

众人惊讶地看着赵尘。

既然如此,沮授这么想要粮草,那赵尘便给他粮草。

赵尘的眼神再次变得炯炯有神。

张辽和太史慈眼中一亮,明白军师找到了破敌之策。

果不其然,赵尘顿了顿,说道:“文远、子义,既然沮授一直不肯露面,那我等便硬要让他露面。”

张辽笑道:“军师,如此甚好,让我等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太史慈也十分期待。

赵尘当即下令:“文丑与沮授二人没有拿下今日的粮草,定然不会放弃。明日我会领一千人,从南门出绕道东门进,再从南门出,装成五千人模样出城,留下高菀城的粮草,往西安方向而去,文丑大军见我军撤离,定然夜晚来夺城。”

“子义,命你领二千人马,从北门出城,城东北面十里地有一片小树林,此地往北便是临济,往东便是博兴和博昌,地利位置至关重要。你看到高菀城火起,就领军朝着高菀城杀来。城中驻扎不了很多人,沮授定然会安排一部分人马于城北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