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机密契约

《三国:最强谋士》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十二月初五,汉献帝的庆功宴上,刘备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晚,还获得了更高的官职,最重要的是有了刘皇叔的身份。

刘皇叔,仅仅三个字,就代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汉朝这个不可异姓称王的时代,曹操不管如何努力,再怎么改革制度,如果他还想要保留忠臣的名声,最多只能到三公,甚至他亲自改制后的丞相之位。

王,对于曹操而言遥不可及。

这不仅仅是职位,更是身份。

职位可以升,身份只能认。

除非他不再纠结忠与奸,臣与贼。

就如后期,礼义廉耻依旧没有挡住曹操前进的脚步,甚至荀彧还付出了生命。

而刘备,就凭借刘皇叔三个字,轻轻松松到达了曹操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袁绍自诩四世三公,未来发展之路也不可能有刘备这么宽了,顶多是个臣。

这就是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

但是,刘皇叔三个字,对于刘备和董承而言,却是完全两个意思。

董承乃国丈,相较于皇叔,区别并非仅在于称谓,而是涉及到国戚与皇亲的地位差异。

国丈作为皇帝的妻父,血缘关系相对浅薄,且缺乏皇族权力的继承权。

皇叔作为皇帝的兄弟,拥有更为正统的名号和继承皇位的资格。

历史上许多战争和斗争正是因为皇叔们争夺皇位而引发的,清朝九子夺嫡、西晋八王之乱等皆是明证。

但是国丈在谋权篡位时缺乏可靠的身份基础,难以获得天下百姓的认同,因此对皇帝的威胁相对较小。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皇帝身边的近亲成员,往往是国丈、国舅等此类人员,也是最容易成为奸臣之人。而皇叔往往是被疏远,甚至发到异地称王。

回顾历史,汉朝吕后一族和唐朝杨国忠等外戚虽然曾有一时的权势,但最终仍难逃覆灭的命运。

刘备有了这一身份,虽然如今带上了拯救刘协的任务,但是在赵尘看来,对于皇位的合法继承权才是最关键且最稳定的需求。

朱元璋为了明朝,也曾经纠结小明王的安置问题,若是他被小明王称为皇叔,或者至少同姓,事就好办多了。

当然,至此以后,刘备与董承隐隐中便成了天然的劲敌。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

历史上,董承用衣带诏**了刘备,也算是在为自己独霸朝廷铺路,刘备也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

回到官驿的刘备,将赵云拉到身边,当即说道:“子龙,军师曾说过,要我多要些官职,有利于今后兴复汉室,不知道今日军师是否欣喜。”

赵云回道:“主公,大哥一心为主公谋划,不管主公如何应对,大哥一定会为主公铺好道路。”

刘备笑道:“子龙果然忠义。今日已晚,明日当速速离开许昌,免得曹操为难我等。”

赵云却说道:“主公,既然担忧曹操会加害于你,不如趁曹操还未准备,连夜离城,久则生乱。”

刘备思索了片刻,回道:“不可,夜晚城门未开,若是要离开许昌,守城将士定会通知曹操,反而会引起曹操警觉。若是我等杀出去,便给曹操留了捉拿我等的借口。”

赵云恍然大悟,回道:“主公英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