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游览大雁塔

《冰封雪飘香如故》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22

星期天的上午,甄乐思吃过早上,走到对门宿舍,来到折汝旷的床前,她正在床上坐着看书,见她进来了,放下手中的书,问道:“咱们今天去哪里?你想好了没?昨天你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地方,我想这千年古都唐都城,可去游玩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心里一激动,还不知,从哪里玩起了。”

“是啊,别看我是本省人,但唐都城对我来说,也是没怎么玩过多少地方,咱们就做个计划,细水长流,争取把这些经典的名胜古迹,一个一个地玩个遍。”甄乐思悄悄地,对她说道,还不敢声音太大,怕影响到,她宿舍里的其他人。

没想到,旁边的几个女生,立刻就说道:“你们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好了!这么有名的千年古都,是该抽空都游玩一下。不然,我们在这里上四年大学,哪里都不去,会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还有这经典的文明经典圣地了。”

“是啊,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不能只是死板的读点狭隘的课本知识,必须走出去,借助着我们如此博大精深的文明之颠,在活生生的现实力,和千年的文化精神,做个真正的链接。”旁边另一个女生激动地说。

“是的,必须有这个基本的格局和胸怀,视野和底蕴!不然,我们这还叫什么中文系啊?古人讲的,读万卷书,行**路,交八方友,就是这种令人神往的境界啊。”有个女生加进来这样的话语。

甄乐思没想到,这个宿舍的女生,一个个这么开朗随和,大家怎么看起来,都那么可爱!笑嘻嘻的地,对床上折汝旷说道:“我回去准备下,咱俩说走就走,你也下来准备下,我们一会儿就出发!”

“好的,我这就下来,一会儿,一起走!”

甄乐思回到宿舍,收拾了一下书包,装了一本书,一个笔记本,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坐在桌前等着折汝旷。看见她过来了,立刻站起来,走到门口,宿舍里的庄可莲,坐在床上正看书,看见她俩出门了。

什么话也没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像外界对她没什么大的影响。还真有点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味道。

甄乐思心想,这个庄可莲,几乎就一直保持着,始终不变的动作,永远都守着自己的那张床,轻易不下来,除了不得不下来,去完整的吃喝拉撒上课之外,庄可莲永远都在自己的床上,看书学习。

心想,她的这个大学时代,恐怕就以这种方式度过了。她也说不上什么,就是感觉太奇怪了。唉,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生命里的每个动作,每个人是活在自己的自选动作里,变成一种固化的模式,不自觉的下意识,这种力量大得惊人。

两个人背着书包,下了宿舍楼,走在校园里。

四月里的校园,处处都是郁郁葱葱的,花园里,草坪上,从上到下,高高低低,布满了绿色的植物,满眼的绿色,闪耀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生机勃勃。

大学生们,活跃在属于自己的星期天,自由自在的安顿起,舒适自在的生活。

“咱们去大雁塔吧,我一直都想去看看,传说中的大雁塔,从来都没有这个机会,反正好看的景点,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就一个一个去看看。”甄乐思兴奋地说道。

“好啊!大雁塔,盛唐的标签啊!对于唐都城来说,那简直就是标志性的符号,就先去这地方吧。”折汝旷笑着说。

出了学校大门,在公交车站,停下来,问了下周围的人。

坐上车,很快就到了,大雁塔附近,下了公交车,两个人走在路旁,远远地看见大雁塔的院子和大门,直接走到大门口,问门房的师傅道:“老师傅,你好!我们是师大的学生,想进去看看大雁塔。”

“可以啊,在门口登记一下,里边没多少人,你们随便看。”一个看起来,有五十多岁的老师傅,朴实和蔼地说道。

两人在那个本子上,登记了一下,人家那个老师傅,看了看她俩人的学生证,就让进去了。

甄乐思进来后,说道:“哦,原来这大雁塔,离我们学校不远啊,挺近的,没坐多长时间的车,很快就到了,而且这四周都是农田,小小的院子,围绕着这个千年的古塔。”

“是的,你看着院子里,就是这个慈恩寺,这几间房子最大,旁边都是小小的平房,我们俩在这里走走吧,关键是要,走近这个大雁塔,尽量靠近它,和它来个亲密的接触。让我们好好看看,这当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怎么就和自己的伙伴们,在这慈恩寺里翻译佛经,并且把这取回来的真经,存放在大雁塔里。”折汝旷很好奇地说道。

她俩在院子里走着,看见土黄色的大雁塔,高耸在十几米高的底座上,方形的塔身,共有七层,每层的四面都有窗子,一层的四周,都有门,紧闭着,用围栏隔离着,不准游人靠近。

方方正正的院子里,东西各有两排平房,最北边的大殿,是慈恩寺的主要殿堂,里面供奉着高大庄严的神像,广种福田的赐福台上,摆的是香炉。香炉的两边是七彩的花布缝制的厚厚的垫子。

院子

里有几个僧人,在干活,有扫地的,有担水的,还有个老者在劈柴,在院子的东北角,还有一小块子菜地,一个老者在地里拔青菜,手边放着一个小竹篮子。篮子里面,放了些拔好的青菜。院子里没多少外来的游人,稀稀拉拉的个别人,慢悠悠地走在这情景安宁祥和的大雁塔的四周。

甄乐思看着眼前简单纯朴的院落,高耸沉稳默默无语的大雁塔,心里想着一千多年来,这古朴简纯的大雁塔,见证了千年的风雨变迁,有多少人,曾经在这塔周围行走,行云流水样的人群,灰飞烟灭,消失殆尽。

只有这个铸就着人文和神秘惊魂的大雁塔,曾经陪伴过取经人,翻译经卷的僧人,当年的慈恩寺里,有多少流水般的路人,在这里驻足凝望,心中藏着佛祖的真意,活出了自己心里的模样。此时此刻的大雁塔,就是这几个僧人,围绕在它身旁,无言地诉说着千年的烟雨蒙蒙和风霜傲雪。

甄乐思实在是感慨良多,激动的对身边的折汝旷说道:“我待在这里,有一种穿越千年的沧桑和无奈,更有一种神圣的虔诚和悲凉。

想想我们后来看到的经典名着《西游记》,竟然变成了一个神话小说,在民间,居然在老百姓的口中,传承了几百年。这个大唐圣僧跋山涉水取经的故事,其实先是靠活着的人口口相传,生生不息,在历史的长河里奔腾不息着。

到了明末清初,文人吴承恩,才搜集全部的民间话本和传说,进行系统完整的整理加工,把一部西游记,定格在一套完整的文学作品里。就是这个吴承恩的定稿,也流传了三百多年了。

可是当初的唐玄奘,是确有其人的,他的家乡,就在河南偃师,他历经千辛万苦,取经归来,的确是写过一本游记《大唐西域记》,这是一本真真切切的游记作品。

以至于后来的说书人,在老百姓的茶余饭后,借助这神奇的故事,创造出了唐僧的四个徒弟,就连他骑的马白龙马,也是神话色彩很浓郁的。

至于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都是在打魔降妖,这哪里是在打魔降妖,其实就是借助佛法,制服的是,每个人心里的妖魔鬼怪。”甄乐思,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了,感觉清冽的穿越感觉,就在当下的思绪里,飞扬起来了。眼下小小的大雁塔,居然承载了如此丰富,简直是浩瀚无比的灵魂世界。

听了甄乐思的这番感慨,听到甄乐思的思考,折汝旷心里很惊奇,觉得她说得特别好,接着她的话题说道:“是啊,我们的民间文学,实在是太发达了,直接带动着文人,推动着,甚至是逼迫着,文人们记录整理老百姓的心声。”

“对对对!还真有,这个味道,是老百姓的心声,在街头巷尾流淌,在人的心里澎湃了上千百年了!一直在那里激荡着,燃烧着,在活人的嘴里生生不息着,文人们实在是被搅扰好几百年了,才被迫顺势而为,来个现成的整理加工。这个成品,就这样定格在经典的文学作品里了。”甄乐思继续深情地说道。

两个人在这小小的院子里,徜徉着,行走着,心思却对接到了千年的时空中,谁也不忍离去。完全沉醉在一个更大的,打破所有边界限制的时空中了。好像身心灵的一种自动化地升华,似乎天宇间的某种高能量,在此地聚拢着,幻化着,甄乐思感觉到一切阻隔障碍都瞬间飞散掉了。

所有的光亮,熠熠生辉的光芒,就这样在大雁塔的面前,仿佛和这座神秘的大雁塔,来场真正的灵魂交流,激活那些个,曾经在大雁塔下行走过的灵魂的光芒来。金碧辉煌的大雁塔,在闪着灵光,那是千年永恒的光亮。

“古典名着《西游记》,的确以这样的一部神奇小说,存留在人间,可它是我们千百年了这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里的宗教情怀和世俗生活的结合,也是人神合一的奇妙境界,我们的宗教感情,都在西游记的故事里渗透着。”甄乐思顿然觉得,古典文学的伟大和神圣。

好像把课堂上所学的,老师所讲的经典的思想,还有自己从书本里阅读到了那些文字,在大雁塔的闪耀中激活了,灵动起来了。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我突然有种,三生有幸的荣光和庆幸!”折汝旷的心迹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表达着。

“对了,幸亏我们现在,才是一年级学生,还有三年多的时间,供我们来细心品味,咀嚼琢磨我们的伟大经典。”甄乐思几乎是要跳起来了。还好,这宁静的塔院里,没人注意她的激烈反应。

“我得回去,好好研究下,这部旷世经典《西游记》了,不然,我会魂不守舍的,夜不能寐的,食不知味的。”甄乐思还没等折汝旷回应,就急不可耐地插嘴了。

“好的,好的,你的勇气和活力,确实在此刻被激发出来,激活的滋味很美妙吧。”折汝旷兴奋地说道。

“谁说我们没有信仰?我们的信仰,都在这部神书《西游记》里面。转化成了日常的精彩故事了。我们的这种宗教情怀,融汇在国人的骨血里了,言谈举止里的每个细节,都包含着佛教里的无常和慈悲了。这可是生命的科学智慧啊。太了不起了。”甄乐思的思维

也被彻底激活了,嘴里不停地冒出这些话语,连她自己都很吃惊。

甄乐思越说越激动,简直有些难以控制,就对折汝旷说道:“咱们去和那个拔菜的老僧人聊聊去,不然,我会一直钻牛角的,我怕出不来了。”

“走,过去和他聊聊。”

俩人走到塔院的角落菜地,甄乐思上前打招呼道:“老师傅,你好!请问你在这里生活了多久了?你每天都在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