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思绪里的苦恼

《冰封雪飘香如故》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10

那天晚上,下了点小雨,早上一大早,起来,方萦真打开窗户,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窗外的蝉鸣声,唧唧喳喳的小鸟,在树间发出清脆灵动的声音,听起来让人心头温暖,和谐,远处马路上,不时穿越而走的汽车声音,似乎是在提醒着人们,该行动了,该做事了,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不能那么没有主见地,被太多的无法掌控的东西带走,迷失了方向,连脚下的路,在哪里,都浑然不知了。

方萦真回头看,屋里儿子还在睡觉,丈夫冯效辽,鼾声如雷,呼呼大睡,昨天晚上,他回来带着一只鸽子,在那壁橱的旁边,小纸盒子里,扑棱棱地快速移动着脚步,还偶尔发出汩汩的叫声,父子俩都还在睡梦中。

方萦真一看表,快七点了,整个楼道里,也是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响动。她心想,这几天,一直在片刻的安静里面,找到抽离出来,回到本心和内在的力量,似乎越来越习惯了,从外在的干扰里,能轻易走出来了,不是那么费劲,只需要在心底里,即刻做一个决定,就能落实到位。开关掌控在自己手里,心里的需求随时都能满足。

嗯,听听,窗外的空地上,有女人,好像是几个女人,在说话。还有人,在打乒乓球,晨练过程中,聊聊家务事,随意轻松,聊上几句内心的感觉,隐秘的悄悄话。

方萦真赶紧拿出日记本,写上一些走心的话,和自己的内心,做个链接,或者是用文字来和自己的心里,做一次对话。这些随手下来的每一个字,都是发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最自然,最个人,最当下的文字,没有丝毫的被压迫,被限制,被功利的私欲所辖制的东西。都是这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方式。

她不停地在那里,尽量打开自己头脑里的,那些框架和条条规矩,只想走心地借助文字,来看见自己的内在结构。

是的,看见了,之前的恐惧,想起来,就身上直发抖的,那个画面,就因为父亲不高兴,根本不知道,他为啥不高兴,自己就变成了他的出气筒,随手举起那粗粗的擀面杖,怒目金刚的神态,眼珠子要想要掉下来,也不管收住,快速举起那根擀面杖,就敲在了小小方萦真的头上,擀面杖落到头上,那一下,“咣咣!”巨疼,超级疼啊!

感觉是眼冒金星,用自己正在搬黑煤块的小手一摸,头上起了个大疙瘩。核桃大的疙瘩,就瞬间暴起来了。

啊,方萦真脑海里,想起这些画面,眼眶里的泪水,就流出来了。虽说这事情,过去了几十年了,那时候,自己就是个六七岁的小孩子,可那个拳头眼冒金星的疼痛感,却没法从记忆中抹去。

是啊,爸爸作为一个教书,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一个优秀的学生崇拜的老师,可在自己的心目中,却没法崇拜起来,没法开心起来,没法亲近他,对他笑脸相迎。脑海里的整个画面,实在是排山倒海样的汹涌而来,太强大了。

怎么自己,就这么记仇吗?好像是一种疼痛的记忆,一种身体的神经性记忆,自动化的记忆,根本不是谁,给自己硬种在心里的,是头顶上那个疙瘩,火辣辣的,钻心的疼,跳跃在心头的疼,嗯,想起来,就是那种,心惊肉跳这个词,比较到位的意思表达。

是肉体的感觉,好像才让自己在行为上,保持了必要的距离,恐惧的感觉,老是挥之不去,像抹布一样抹掉,洗多少遍,还是抹不掉,好像是长到肉里头去了,怎么清洗,也抹不掉。

又像是一根刺,扎在心头,拔不掉,没有哪个医生,能给自己拔掉,就在那里,无形却是像鬼魂一样,如影随形跟着自己。对了,更像是个电烙铁,直接烧红了后,在父亲睚眦必爆神态里,瞬间冒着青烟,刺在自己头顶上的,那个硬疤痕,怎么也无法抚平。

就像现在自己剖腹产时候,被医生拉开的肚皮,尽管给缝上,贴了药,可是疤痕,还是留在光滑的皮肤上。洗不掉的。不过,同样是留在肉体上的伤疤,肚皮上的,显然没头顶上的这个疼痛。

这个肚皮上的,一道道针脚下的疤痕,好像是作为母亲的幸福的记忆,想起来是甜蜜和快乐的见证了。怎么这么怪呢?而且,肚皮上的这些针脚痕迹,还明晃晃的那里,可头顶上的,当时其实还没打烂,没流血,可怎么就,老是被一种疼痛所折磨呢?没有疤痕的,原来是心灵深处的疤痕,是心里面的疼痛,是脑海里的情景画面,在反复重复性的重现闪回。

爸爸当时的心情,留给方萦真,这个小孩子的头顶上,那疙瘩,在时空里发酵,在心里头潜滋暗长。

作为爸爸,他自己在祖父面前,战战兢兢,胆小如鼠,浑身发抖的情景,方萦真自己小时候,也无数次见过的。看来这些,都是一种,谁也无法逃脱的命运啊。

祖父的暴怒,举着挖地的锄头,砸父母亲小家,那扇门,父亲和母亲,吓得哆嗦的画面,也是成年人对成年人的交相互动。

嗯,父亲的身上,心里,也一定是有类似的画面,就这么传递下去了。本来啊,祖父和曾祖父夫,都是独生子,都是从小,惯出来的

,溺爱出来的小霸王啊。这个好像跟在农村还是城里?穷人还是有钱人?有知识文化,还是无知无地位的农民?关系也不大。

只关乎,小时候的自己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最主要的是父母亲,当时的情绪,控制到什么程度,有绝对的关系。

方萦真只用手中的笔,在拼命地,追逐着心的移动,好像是,不假思索的自发行为。别看这么一小会儿,自己的思绪,就飞到了遥远的从前了,没什么时间概念的,没什么空间限制的,只是那些画面,那种感觉,跟随着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在一起结伴而行,似乎是伴随着生命的始终的。

生而为人,披着人的这具千篇一律的皮囊,行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天天见到,各种都是男女老少,穿着不同衣服的人啊。这就是人的存在,一种生命的、生死之间的一个方式:活着的模样。

方萦真一写起来,就总会彻底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一切,只是和自己的内心无缝连接在一起,身心灵平和完整地,呆在一起。

“你早上想吃点啥?我来做。”方萦真听到了丈夫的声音,他起来了,睡醒了。心想昨天晚上,好像打了鸡血,几次云雨翻滚,浪潮迭起,就知道他很享受,更是非常满足。这一高兴,就会张罗着给自己做好吃的。

热情高涨得,让方萦真不知所措。方萦真也觉得,这个男人真的很有意思,这男女之事,夫妻之道,本来就是人的本性。最原始的底层欲望。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一个环节。

连孔圣人都说:“食色性也”我们这个文明,能够持续不断,演绎至今,还不是得益于这两个字?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中国。连古今千百年来,踏进这片土地外国人,都说:这里风景好看,饭好吃,人善良。

冯效辽起来,看着一直在歇个不停的媳妇,就说:“你咋还不说话呢?有这么难吗?想吃个啥?就一句话嘛!”

“随便啦!”方萦真笑着说。

“我做不了‘随便’这个饭。你能说,具体点不?咋还不说话了?那我就,随便做了?”

“哦,你随便。”

方萦真放下手中的笔和本子。开始给儿子喂奶,看着越来越长大的儿子,永远都是最开心的时刻。

现在,方萦真生活里,除了看书,就是看儿子,能对着儿子,看上几个小时,有时候,眼睛不看了,脑子里,永远都是儿子,儿子和自己的生命,连成了一体,生死相依,共生共死,永不分离了。

给儿子喂着奶水,就感觉仿佛是在给汽车加油,在给飞机加油,在给这个生命,传递能量。母性的光辉,在此刻,闪亮在灵魂深处,响彻在茫茫宇宙间。

对,人们把大地,比喻为母亲,哺育万物生长,博大精深,无边无际,承载万物,包容万物。自己居然是个母亲了,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儿子。神奇的源源不断的能量,就这样天然的流动起来了。

哎,听妈妈说,自己刚生下来一个月,妈妈就乳腺结块,起了疙瘩,发炎剧痛的母亲,没有了奶水,最后,给自己找了个,在月子里,失去孩子的母亲,做自己的奶妈。吃到一岁的时候,被外婆接回家,开始外婆来接替,做自己的妈妈。

真正的妈妈,站在讲台上,给别人家的孩子,做知识教养的妈妈。生命里的妈妈,就这样变了角色,变了味道。

方萦真觉得自己现在,也是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别的孩子做导师,可不知为什么,自己总是,有种本能的反感,坚决地反抗。难道是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对自己妈妈的呼唤?

还好,一想到了饭碗,这个词,就不由得,强迫自己站稳讲台,保住饭碗,自己和儿子都要生存,没这个,讲台上的稻粮,自己无法立足这个社会。儿子的奶水从哪里来?想到这里,方萦真笑了。

这人生,也太奇怪了。生而为人,也身不由,还是无可奈何。被动得,被人带到这儿世界上,哭着来,看看,每个人,再离开这世界的时候,好像又在别人的哭声里,走了。走远了。走得不见踪影了。别人的哭声,其实和自己本人,是没有关系的,听不见了,看不见了,没感觉。

这一来一去。都是哭声相伴随。来的时候,是自己在哭,哭自己的生命悲苦心酸,哭自己的喜乐至极。走的时候,是别人在哭,别人用哭声,表达着无限的伤悲和依恋不舍。

“饭好了,快来吃!你喜欢的肉夹馍和丸子汤。”冯效辽是变魔术样,做出了好的饭菜。

“你怎么弄得,这么好的吃的东西?哪来的丸子?哪来的肉?”方萦真好奇的问道。

“过会完了后,从家里带来的,都在冰箱里放着呢。你不吃,还嫌我太罗嗦,做饭太多。这不,你不吃好,我儿子的奶水咋来呀?请你为了儿子,天天吃好饭,无论我在不在家里?你要吃好饭,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咱儿子啊!”冯效辽说得,语速很快,不容方萦真辩驳,思考。就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

方萦真拿起盘子里的肉夹馍,一吃,“哦,太好吃了!我小时候,过年也吃不到这些好东西,我是啃

着外婆烙的锅盔,就着浆水菜,红薯包谷榛子长大的。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