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

《皇后娘娘万万岁》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谢常卿这边得知了对应消息后,有些恼了。

齐三?齐墨阳?

齐家世代入朝堂的,几乎都是文人。今朝出了一个习武的,还是宋或雍亲自带着进的禁军。齐墨阳不是陛下的人,谁信?

既然这样,那传递消息的小厮,怕是只能打发出府,而不是按着世族是规矩,一仆侍二主,不是死,就是没命了。

只是,赵姑姑还是得再敲打敲打。

至少不要当天“恐吓”了她,就当天往宫里传消息不是?好歹还是等一天呢!

不过几天,那位替赵姑姑传递消息的小厮就被打发出府了,说是什么到了年纪,主家体恤他,故放了他的奴籍。

但真实的原因是什么,也只有府上的主子知道了。

“赵姑姑,以后若想要朝宫里传递消息,可别用我谢府上的人了。”谢常卿还在练习插花,一边修剪花朵,一边说道,“免得府上的人因你遭遇什么患难。先前那位替你传递消息的小厮,想着我即将大婚,不宜见血,所以只是逐出了府上。但之后,可就不一定了。我也知道姑姑见惯了大场面,手上也是沾了血了。但那些人,或多或少,都是罪有应得,或是立场不同没有办法。只是这些不过是替你传了消息,就要丧掉性命的人,希望姑姑也怜惜他们一二吧。”

谢常卿说话的语气,有些淡漠,也有些薄凉。

落在赵姑姑耳中,却是刺痛了良心。

不过还好,她还有良心。

“奴婢谨记娘娘教诲,从今往后,不再有二心。”

“这是姑姑第二次,如此承诺于我了。”

赵姑姑额头上已经起了一层细密的薄汗了,“请娘娘再给奴婢一次机会!”

“好,我再给姑姑一次机会,希望姑姑不要令我失望了。”

“多谢娘娘。”

自先前谢常卿入主椒房殿的圣旨到了谢家之后,不过小半个月,又有恩赐临到谢家。

在西北军营挣军功的谢常明即将奉旨归京;谢常卿在外地任职的二叔三叔也奉旨归京,连着二叔三叔的家眷,也要回京了。

想到这些,谢常卿暗暗叹了一口气。

谢府人一多,只怕就容易生事呢…

不过兄长、二叔、三叔他们能归京,便是好事。

礼部并钦天监已经卜出了帝后大婚的吉日了,是在三月后的秋日里,九月十八。

如今,已经有禁卫军围住了谢常卿的玉兰院,避免一些错了心思的人做出一些错了心思的事情。

谢家二叔和三叔一行人,在今日进了京。

除了崔氏,是老太太,是谢荣、谢茂、谢茁三人的母亲,不用去城门口迎接以外,便是谢常卿不用去了。

这会儿,已经有小厮去城门口迎接了,而谢荣也带着家眷在谢府的二门上迎接着了。

“女郎,之前太子殿下自传了圣旨之后,便病了,在东宫里修养了好些时日呢。前几天听说终于大好了,已经上朝了。”苏奈低声同谢常卿说起了昨日探听来的消息。

谢常卿捏紧袖口的手,蓦地松开了,只是红了眼眶,深吸了一口气,带了一丝哭腔,说道,“以后他的消息,不用特意来告诉我了。”

苏奈与站在一旁的山客对视了一眼,有些心疼自家女郎,但还是依着自家女郎的意思,回应道,“是。”

“往后,你们连他的半个字都不要提起。不然于我,于你们,于谢家,都不是好事。这会儿苏木不在,你们也同她说一声。”

“是。”

正说着,苏木进了屋子,“女郎,府里小厮的消息,二老爷、三老爷已经入了城门了,再有三刻钟,就能到咱们谢府了。”

谢常卿点了点头,强迫自己不再去想从前的事情。

“二叔、三叔住的院子,姨母都安排好了吧?”

“太太已经安排好了。”山客回答道,“二老爷一家住在芙蓉清院,三老爷一家住在揽月华院。两个院子都是隔了一条小路,便能出府,也方便出行,但是也不太吵闹。”

“你们看看我妆发有没有失礼的地方?”

“女郎一切都好。”

“山客,你随我去祖母院子里,一道等二叔三叔他们。苏木、苏奈,你们就守好玉兰院。”

谢常卿带着山客去了崔氏的松柏院。

“常卿怎得过来了?”崔氏有些意外。

她是叮嘱过常卿,可以不用过来的。

“二叔、三叔两家归京,是陛下的恩德,谢家的荣耀。常卿虽不能至二门等候,但也愿与祖母一道等候。”

崔氏嘴角上扬,“如此,大善。”

谢常卿与崔氏等了一盏茶的时间,就有小厮进来禀报,“禀老太太、禀大姑娘,二老爷、三老爷一行人已经入了临安巷了,这会儿应该是到了府门了。”

崔氏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

谢茂、谢茁虽不是她所生,但终归叫了她几十年的“母亲”。如今得了陛下的恩典,两人归京,于谢家来说,也是一大助力。

外放虽然自在,却不如归京能给予谢常卿的帮助大。

谢常卿的脸上也有开心喜乐的笑容。

终于,又过了一刻钟,就听见远远传来的谈笑声了。

随着声音的临近,一群人也到了崔氏的松柏院了。

让平时有些清净的松柏院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孩儿不孝,这么多年不能于母亲膝下尽孝。”谢茂先跪下,开口说道。

谢茁随后也跟着跪了下来。

谢茂与谢荣一跪,其妻女也跟着跪了下来。

崔氏的眼眶也囤满了泪水,用手绢擦了擦眼眶,按了按眼角,却用威严的声音,说道,“浑说!尔等外放于我大秦四围,是为我大秦尽忠!既是尽忠,何来不孝?”

“儿子受教。”谢茂与谢茁异口同声地应道。

“行了,既回来了,也别多礼了。都起来说话,都起来说话!”

谢常卿早在谢茂谢茁跪下的时候,就悄悄避开,站在了谢荣的身后,王宛容的身侧。

谢茂、谢茁及其妻女,纷纷起了身。

谢茂转了身,向谢荣抱了抱拳,“如今回京了,只怕要叨扰大哥了!”

谢荣笑了笑,“这些时日,二弟、三弟放心在府上居住便是。”

崔氏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谢茂,但脸上的神色没有一丝改变,“茂儿,茁儿,你们都是在你们大婚没有几年就外放了,就连你们,也是在各自成亲后没有几个月便外放出去了。这些孩子我都没有见过,你们都说说这些孩子们的事情呢?”

谢茂先开了口,“母亲,这是长全,今年十四,已经是秀才了!”谢茂的语气里是掩盖不住的骄傲,“这是长恒,今年八岁,也是小小童生一枚了!然后这是珍姐儿,今年十五岁了;这是婉姐儿,今年十岁;这是欣姐儿,今年六岁。”

谢茂每介绍一个孩子,便有对应的孩子,上前向崔氏问安。

长全与长恒,看着都是呆呆的,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板一眼的。就连问安,也是如此。兄弟俩弯腰的幅度,也近乎相同。

三个女孩,年纪都比谢常卿小。

珍姐儿看起来是掐尖要强的,婉姐儿的眼神看起到是清澈,跟杨氏也挂相,应当是杨氏所出。欣姐儿年岁还太小,看不出什么章程。

要谢常卿说,恒哥儿,珍姐儿与欣姐儿,看起来与杨氏并不挂像,想来应该是妾室所出。

不过欣姐儿的脸,圆圆的,肉肉的,想来捏起来一定很舒服吧…

谢茂介绍完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向崔氏问了安后,谢茁便指着自己的孩子,向崔氏介绍了起来,“母亲,这是元宜,宜姐儿,十三岁了;这是元宁,今年十岁,念了一些书就洋洋得意,去年下场了乡试,归来也还是童生;”说着,谢茁叹了一口气,又恢复了喜乐的神色,接着介绍自己家里的孩子,“这是元宵,今年也是六岁了。是正月十四里生的,他娘说他是出来讨元宵吃的,就干脆取名叫元宵得了。”

谢茁最后的话,让整个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元宵向崔氏请了安之后,才红着脸,握着小拳头,为自己辩解道:“我不是讨元宵才出来的!”

屋子里的大人们听了,笑得更欢乐了。

“这是阿宴,晏哥儿。同元宵一样,也是六岁了。”谢茁又指着妻子陆氏身旁的孩子介绍道。

晏哥儿上前问了安,便乖巧地退在了陆氏身旁。

崔氏便明白了几分,只怕这个孩子身世有问题。

孩子们都介绍完了,便是同辈人之间的相互见礼了。

谢茂、谢茁到谢府已是午后了,如今又见了弟兄,又是介绍孩子们的,不知不觉便是哺时了。

“行了,既然平安归京了,便是大喜了!你们兄弟之间叙话的时间还怕少吗?这会儿先去把行李安置了,先休整休整,晚上家宴,咱们一家人再说话!”

崔氏其实也有一些乏了,索性把这些人打发走,清净一会儿,自己也好休息片刻。

谢常卿随着谢荣、王宛容一道,退出了松柏院。

谢常乐轻轻拉住谢常卿的衣袖,小声同她咬耳朵,“阿姊,我不喜欢二叔家的珍姐儿…看着就是掐尖要强的…”

谢常卿对异母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