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 16 章

《皇后娘娘万万岁》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谢家虽然式微,但谢荣并不蠢。

接到了谢常卿的旨意之后,便开始行动。

联合了其他世家,搭棚施粥,分发衣物。甚至组织家仆,在城门外辟了一块地,为逃难的流民修建遮风避雨的地方。

一时之间,谢家在民家的声望极好。

宋或雍听见了这些消息之后,冷哼了一声,随后放下奏折,去了椒房殿。

谢常卿正在练字,宋或雍进了椒房殿也没有着人通禀。

“皇后好兴致啊,还在练字?是知道谢家如今得了民心吗?”

宋或雍走到谢常卿身边,看着她写字。

谢常卿没有理会宋或雍,直到最后一笔落下,才将笔搁在一旁。

“谢家得了民心,陛下难道不高兴吗?”谢常卿对着宋或雍笑了一下,只是这笑意,并没有达到眼底,“论起来,谢家还是陛下的岳家呢。您岳家得了民心,不就是您得了民心吗?”

宋或雍也学着谢常卿的假笑,摸上了她的脸,“岳家?你谢家也配?”

常卿忍着心底的不适,拍开了宋或雍那只已经苍老了的手,“配不配的另说,但实际上,谢家现在就是您岳家,不是吗?”

宋或雍的脸色不虞,谢常卿却不打算让彼此好过,“哦,说起这个,按例,皇后母家应当加封为承恩侯,希望陛下借这次机会,加封谢家,给谢家一个体面。”

“不可能!”宋或雍直接掐住了常卿的脖子,在她耳畔说道,“朕就是要折辱你谢家,你谢家能怎么样?朕知道你父亲有才华,可就是朕一直压着他,不让他升迁的。不然,论资历、能力,你爹至少都应该官居三品了。可是现在呢?”

常卿深吸了一口气,也不恼。父亲不得志的原因,她猜想过许多,却没有想到是一个帝王为了一己之私欲刻意打压。

“那陛下觉得,打压了父亲,是父亲受损了,还是大秦受损了?”

宋或雍松开了手,转过身,朝着窗边的矮榻走去,“不论怎么样,有朕在一日,你谢家就永远别想起复。你和你阿兄,也是朕看在沛娘的面子上,才优待一二的。”

“呵,”常卿带着嘲讽笑了一声,“那我与阿兄,还得多谢陛下,这么多年了,还记挂着我母亲呢?”

“你若真的打算谢我,就与谢家切割开来,安心呆在你的椒房殿。”

“谢家生我养我,我如何能够切割开来?若真的切割开来了,臣妾岂不是成了一个不孝不悌之徒?那陛下还敢放臣妾在您身边?您不怕臣妾什么时候就变成不忠之人,刺杀您一下啊?”常卿一边走向宋或雍,一边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

宋或雍不以为意,“刺杀了朕,你有什么好处?”

常卿自顾自地坐在了矮榻的另一侧,一边为自己斟了一杯茶,一边回答宋或雍的话,“陛下若是不小心龙驭宾天了,那本宫就是皇太后了。虽然皇太后要移居建章宫,生活也会清苦一些,但本宫若是买通太医,假死一番出了宫,那可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呀!陛下,您别忘了,臣妾如今还不到双十年华呢!臣妾还年轻呢!”

说完,另一杯茶也斟好了,常卿递给了宋或雍,“陛下放心,这茶里还没有放毒呢。”

宋或雍接过了这杯茶,气极反笑,“好,好的很!你放心,就算朕驾崩了,朕也会让你陪葬皇陵!”

“那臣妾就在椒房殿里等着陛下驾崩了。”

“你!”宋或雍气不出来一句话,“性情果真与沛娘差远了!”

“毕竟阿娘也不会嫁与一个年近百半、能做她阿父的男人为妻!”

“朕才过了不惑之年,没有半百!”

“那有什么太大区别吗?”

“放肆!”宋或雍突然觉得迎娶谢常卿入宫,或许真的错了。

“放肆了,又怎么样?陛下有脾气,诛本宫九族啊!把您也一起给诛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去见我娘,一起去见郑娘娘,看看陛下那时候是否还像现在这般硬气。”

谢常卿提到了王沛华,提到了郑燕归,宋或雍的神色有一些不自然了。

是啊,一个是年少爱慕的人,一个是陪自己走过风雨的人,如今自己却是愧对这两个人。

宋或雍叹了一口气,“谢家安置流民有功,且为皇后母家,封谢荣为承恩伯,以彰其功。”

谢常卿听见之后,却愣了一下,有些摸不清宋或雍的想法。

“旨意朕明日便会差人去颁布。”

说完话,宋或雍又离开了椒房殿。

常卿不明白,宋或雍因着阿娘的缘故,异常憎恶谢家,怎么会给谢家体面?就算谢家搭棚施粥有功,可从前谢荣兢兢业业为了大秦,立的功勋还少了吗?

闭上了眼睛,常卿半歪在矮榻上,恍惚之间,她好像明白了。

承恩伯!

皇后母家加封,历来都是承恩公,再不济也是承恩侯!

公侯伯子男!

常卿气得有些发抖,冷笑了一下,她还以为宋或雍改了性子,没想到却还是忘不了折辱谢家。

她还是太弱小了。

如果手中有权力,哪怕只有一分,宋或雍也不敢如此待她,如此对待谢家!

前朝的事情已经有了定论,年前冬日连降暴雪的时候,时任檀州刺史、汝州刺史的,均为秦德胜的门生。

此二人见暴雪冻死了人,自知难逃一死,便携了满城的好物逃向了更加以北的突厥。

秦德胜这位宦臣,也算是有点脑子。

见这二位门生救不了了,便迅速做了切割,甚至还主动交还了手中的部分权力。

这倒是让宋或雍不知道怎么处置秦德胜了。

若是秦德胜一直硬着脖颈,他倒是有理由治秦德胜治下不严、监察不力之罪。如果下手再快一些,甚至能消灭绝大部分的宦臣势力。

宋或雍叹了一口气,心里暗道可惜了。

进京的流民才算安置好,便有了边关来的急报:突厥开始进攻大秦!

朝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主战,一派求和。

“陛下,臣愿带兵出征,不击退突厥不归京!”

“无知小儿!先有流民,后又突厥,民心已然不稳,如何打仗?不如许突厥一些小利,让他们退兵即可!”

“那依着陶大人这话,这些‘小利’,是您替大秦出了吗?看不出来啊,陶大人这么清廉的人,家私这么丰厚啊?”

“你…!”

“陛下,年前幽州遭灾,是不假。但突厥比我们更靠北,遭灾必定比我们更严重,所以才会在开春之后突袭我大秦。但我大秦,幅员辽阔,就算幽州遭了灾,我们依然能够安置这些灾民,我们依然有余粮去和他们打!只要我们肯应战,我们就胜利了一半!若我们退缩了,许了他们小利,他们不但不会知足,还会觉得我大秦软弱可欺,必定狮子大开口,到时候又当如何呢?”

“你这是危言耸听!”

“危言耸听?我十二岁就投奔军营,是你了解突厥人还是我了解他们?他们就是贱骨头,不打不听话!只要把他们打怕了,他们便不会再来袭扰我大秦!”

朝臣之间关于战还是和,尚未有结果,便又有急报传入京中:檀州失守,突厥人似乎提前知道了大秦的军属调动一般,大秦守城的边军毫无应对之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