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流言

《[南宋]明君躺成计划》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赵相公,连累你了。”

待士子们散去,赵谅走下阶来,紧握住赵鼎的双手,歉然道。

赵鼎也长吁一口气。天知道来的时候他有多担心,害怕官家像当年赵构杀陈东欧阳澈一样,把为首的士子杀掉了,那时候事情只会闹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幸好官家是个愿意讲道理的人,而他这个责也没有白担——感受到手心里少年人的温度,赵鼎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牺牲一点士林声望,换取官家的亲近信任,怎么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他还要再为官家的愧疚添上一把火才是:“臣身为宰相,未能平息流言,劳官家出面解决问题,本就是臣的失职。之后朝野若还是舆情汹汹,请官家将臣治罪以安人心。”

赵谅到底涉世未深,无论如何都猜不到赵鼎这只老狐狸此时在想什么,犹自沉浸在感动中。

他赶紧摇头,指天誓地地向赵鼎保证道:“我不会让相公因为这件事去职的,你且放心,要是有人弹劾,我会应付的。方才还要多谢相公,不然还有麻烦……”

若说他从前只是因为岳飞的推荐,才用赵鼎的话,如今已经真正把他当做自己人看了。

赵谅心里也在反思,为什么自己只是稍稍一点改革,就要把赵鼎宗令嘉一个重臣一个亲信拉下水。思来想去,无非因为是他只是承祖宗之业,没有功劳,也就没有威望,没有威望,所以才要借助礼法规矩行事,可礼法规矩,约束着臣下,也同样约束着他。

所以他的当务之急,不是大刀阔斧地革除积弊,而是尽快立功收拢人心。而眼下的功劳,莫过于收复中原。

若依常理而论,想收复中原,就要先树立威望,好让三军听令,而树立威望,最好的办法又是收复中原,如此循环往复,简直成了死结。

但有岳飞这么个金大腿可以抱,赵谅根本不用按常理来。他只用蹭一蹭岳飞的战功,就可以走上一条终南捷径。

——也许这才是岳飞请他去鄂州的目的。

他从前总以为,自己穿越而来,是为了救岳飞,救那些被秦桧的迫害的忠臣良将的,如今却觉得,分明是这些人在成就一个平庸的自己。他并不怀有什么崇高的使命,不过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罢了。

“我又何德何能!”

赵谅夹了一筷子春荠蛋饼,看向分坐在左右,被他留下用膳的赵鼎和张宪,突发感慨道。

张宪不明所以,赵鼎只当他还因为自己帮忙担责的事耿耿于怀,心中为官家的有情有义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装作一无所觉的样子,宽泛地奉承道:“官家德行周备,渊谋远略,何出此妄自菲薄之言?”

“我是心有所感,不是妄自菲薄……”赵谅随意敷衍一句,不愿继续把自己肉麻的想法说出来。

还是留待日久见人心。

过两日朝廷便要启行去鄂州,赵鼎近日忙的团团转,就算有心与赵谅联络感情,也没空缠着一个话题深究。他用过饭便起身告退,临走前又多指点了赵谅一句。

“今日臣虽揽下了责任,但外头宗押班的流言,却不是轻易消除的。名声一坏,就算此次无事,将来在朝堂上也寸步难行。”

这些赵鼎自己最有体会。他当初为迎合赵构、扳倒政敌,于是主张议和,败坏了自己的名望,这才轻易被秦桧赶下台。但也算因祸得福,秦桧给他安上了“阻挠和议”的罪名,再加上倒行逆施,相形之下,显出他这个宰相的好处,又为他挽回了名声。

人心声望,便是立足朝廷的基石。

赵谅谢过他的提醒,待赵鼎走后,才转向一直陪着用饭的张宪道:“一丈青呢?”

方才他是让这两人一起记录进谏士子名单的,怎么回来只剩张宪一个?

张宪解释道:“她心里着急,去太后那里见宗押班了,还请官家恕罪。”

赵谅笑道:“那正好,咱们也去娘娘那里,把嘉娘讨要回来。”

张宪愣了愣,才推拒道:“臣不能去。”

赵谅也反应过来,张宪身为外臣,是不好进后宫的。他摆摆手,让张宪先回去,自己一人到了吴太后宫中。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戏还是要继续演的。

不能敷衍了事,免得太假,也不能太过心急,免得又为宗令嘉狐媚惑主的名声添上一笔。

因此赵谅只是不卑不亢地请求道:“都是外头的人散播谣言,我已经与士子们分辩明白了,娘娘且将宗押班放回来吧。”

吴太后眉心一挑:“难道官家觉得我是轻信谣言之辈?”

赵谅苦笑着摆手:“不是不是,我绝无此意,娘娘自然明察秋毫,只是当时情急罢了。”说好了是演戏,怎么吴太后还为难起他来。

吴太后睨了他一眼。现在倒是嘴甜,是谁当初一副如临大敌不识好歹的样子,竟还怀疑她的良苦用心。

马三娘见吴太后生气,在旁劝解道:“想来当时情急,官家有些误会,还望太后不要计较。”

“行了,既然误会已消,官家把嘉娘带走就是。但那些风言风语,也该注意些。”

当她看不出来,赵谅这小子对宗令嘉是什么心思?再这么无所顾忌,将来“妖妃”的名声,怕是真要坐实了,还当皇帝想立谁为后就立谁呢。

赵谅咧开嘴粲然一笑,对吴太后作揖道:“多谢娘娘!”

“至于嘉娘的名声,我倒有两个计较。”

宗令嘉原本规规矩矩地立在吴太后身侧,此时也露出好奇的神色,问道:“官家有什么办法?”

赵谅扳着指头道:“其一,宗老相公身负朝野之望,然而身后哀荣,实在太薄。如今朕有恢复之心,自当嘉表忠义,以励士气。为宗老相公加官立庙,也在情理之中。”

旁人听到涉及自家的恩典,必然要惶恐逊谢,唯恐掺和两分,被人疑心不够谦让。宗令嘉却不退不避,直截了当地问道:“官家若直接下诏,这个当口未免过于刻意,非但不能为臣洗脱恶名,反倒连累了先臣的名声。”

宗令嘉说到最后,语气有些黯然。

赵谅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臂,又忍不住笑话道:“嘉娘真是关心则乱。当初我想救岳相公的时候,你不是还劝慰我,‘顺应人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