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老朱:到底杀还是不杀呢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标儿,你别骗我啊!西江县和江南省的百姓确实每天都能吃上三顿饭。”老朱声音颤抖地说道。

在古代,可没有现在的早中晚三餐制度。一般百姓一天只有两顿饭,并不是他们不想吃三顿,而是实在负担不起。

而且!

普通百姓家中的两顿饭通常就是白菜、馒头这类,偶尔加点咸菜,这已经算是很好的生活了。每天能吃三顿饭,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嗯。”

朱标点点头,接着说:“父亲,当我最初得知这个消息时也很惊讶。我还让锦衣卫反复调查,生怕被别人蒙蔽了。”

“结果,调查结果依然如此,那里的百姓确实是每天都能吃上三顿饭。”

“还有!”

说到这里,朱标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两个地方的百姓,大概四五天就能吃上一次肉。”

“发展得好一些的地方,大约两三天就能吃上一次肉。”

“就算是条件最差的地方,也能保证每七天吃上一次肉。”

“这……这怎么可能呢!”

听到朱标的报告,老朱整个人都惊呆了,完全不敢相信。普通百姓每天能吃三顿饭,每隔两三天还能吃上肉,这在应天城可能吗?

就算老朱再自欺欺人,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谎。应天城的百姓生活虽不错,但终究也只限于两顿饭。

至于吃肉!

那基本上只能等到过节,还得是大节日,才能吃上一顿肉。平时想吃肉,那是不可能的。

生活改善,也就这样了吧!

连旁边的户部尚书徐铎都愣住了。这家伙,两三天就能吃上一顿肉,感觉西江和江南的百姓生活比他这个户部尚书还滋润呢!

他想吃顿肉,至少得等上五六天。

真是羡慕啊!

“咕噜!”

老朱下意识咽了口口水,不太敢相信地说:“标儿,你……你不会是想帮那个叛逆的小五开脱,故意编造谎言来骗我吧!”

“父亲!”

朱标忍不住瞪了老朱一眼,说:“我又不傻,如果我真的为了袒护小五而撒谎,也不会撒这种容易拆穿的谎。随便一查,真相就出来了。”

“而且,这些信息都是锦衣卫调查得来的,你应该会相信吧!”

如果你真的不信,可以悄悄地去江南看看,亲自调查一下,真假到时候一看便知!

哎呀!

老朱叹了口气说:“不是我不信,实在是难以置信,就算唐朝的李世民治理下的贞观盛世,恐怕也没达到这种程度吧!”

“如果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我也可以考虑免去那两个贪官的罪名。”

不仅如此呢!

朱标接着说:“父亲,就拿西江县来说吧!那个县令刘江在任三年,修了三条大马路,这些马路贯穿南北,几乎每个村子的村口都能通到,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

“修路是件好事,能造福一方。”老朱也忍不住赞同。

“父亲,您知道吗?西江县的商业之所以能发展起来,这三条马路起了关键作用。”

“而且,修这三条马路时,西江县没花朝廷一分钱,也没用徭役,太不可思议了。”朱标惊讶地说。

“什么?”

老朱也愣住了,问:“修三条这样的大马路,至少要上百万元银子吧!西江县哪来的钱?”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嘛……”

朱标愣了一下,然后说:“孩儿也不太清楚,据锦衣卫调查,似乎是县令刘江把修路工程承包给了富商,让他们出资修建。”

“这……”

老朱皱眉说:“不可能吧!那些商人会这么好心,用自己的钱给西江县的百姓修路,这绝对不可能。”

朱标耸耸肩,说:“这个孩儿也不明白,就算查清楚了,我们也可能搞不明白。”

“不过,小五应该很清楚。”

“据我调查,西江县的发展是从修好这三条马路开始的。对了,县令和江南知府都用了一个相同的口号。”

“什么口号?”老朱好奇地问。

“要想富,先修路。”朱标回答。

“嗯?”

老朱先是疑惑,然后慢慢品味这句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于是问:“这么说,江南的情况也是这样,知府上任后也是先修路。”

“没错!”

朱标接着说:“据锦衣卫调查,现在江南省交通四通八达,非常便利。听说江南知府还提出了一种环路规划,这个计划刚开始实施,具体效果如何还不清楚。”

“不过,江南省的人都对这个项目很看好。”

“还有这样的事!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