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首位,以五万贯成交!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朱元璋被一个陌生人拍肩,蒋瓛吓得不轻。

这是陛下啊。

一个陌生人竟敢如此放肆,简直是挑衅生死。

“你找死!”蒋瓛是个狠角色。

尤其此刻,这家伙竟敢触碰皇帝的肩膀,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蒋瓛准备立即拿下此人。

朱元璋挥手示意,问那个中年绅士:“你有何事?”

中年男子看到蒋瓛的凶狠,心惊胆战。

“有话直说!”

他终于开口:“我看你是个有钱人,我们可以联手出价,这样就能压过其他人,出更高的价。”

“到时候,我们祖先的灵位可以并排受供!”

蒋瓛听后,差点拔剑斩了他。

你的胆子可真不小,竟想让你家祖先与皇帝的祖先同列。

你家地位如何?皇帝家又如何?

朱元璋差点笑出声,但觉得新奇,还是婉拒了。

中年男子略显失望:“唉,看来我只能买个靠后的位子了。”

目送中年男子离去,朱元璋首次觉得这些商人还挺有意思的。

戏台上。

陈寒继续大声呼吁:“你们这些商人长久以来遭受歧视,只因官员和农夫未看到你们对朝廷和民间的贡献。而这次,是你们唯一的机会!”

“还有谁愿意出更高的价吗!?”

陈寒话音刚落,立刻有人举手:“我出三万五千贯!”

陈寒满脸欣喜:“妙极!已升至三万五千贯!还有更高的报价吗?”

三万贯哪!

若非货币贬值,这相当于三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这数目相当可观了。

朱元璋的嘴角未曾落下过。

这些人对待金钱,简直视若无睹。

仅仅是为了争夺一个席位,竟愿意付出如此代价?

朱元璋心中暗喜,这些人自掏腰包,减轻了朝廷的负担,实乃好事。

但他也惊讶于,三万贯说给就给,这令人难以置信。

这些人真是富可敌国啊!

三万五千贯!

即便是他,也不敢轻易保证能立即拿出这笔巨款。

话音未落,又有人喊道:“我出五万贯!”

说话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富商,声音洪亮有力。

此言一出,周围众人皆倒吸一口冷气。

五万贯哪!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明朝初期,这相当于大约四万两白银,购买力惊人。

那时,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约在八百至一千二百文之间。

四万两白银,换算成现代货币,足有三千二百万到四千八百万之巨。

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实力的体现。

那位胖富商陶醉于众人瞩目的感觉,脸上洋溢着得意。

仿佛在说,看谁还能超越我。

朱元璋心中惊叹:

五万贯哪!

天哪!

要知道,国家一年的税收,零零总总加起来,目前也仅有一千万贯左右,这还是估算的上限。

而这位商人,只为一个位置,竟毫不犹豫地开出五万贯。

这究竟是怎样的魄力?

詹徽吕本这些文官此刻已是目瞪口呆。

谁能想到,真的有人愿意出这么多钱。

原本以为这些人出个一两千贯就已经是极限了。

毕竟这些商人视财如命。

然而他们竟一掷千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蓝玉等武将更是瞪大了眼。

五万贯哪!

即便是他们这些公侯,一年的俸禄加上田产收益,也达不到这个数目。

蓝玉先前强行交易、霸占土地,一年能赚到一万贯已是极为可观。

他十几年的积蓄,至今也不过数万贯,捐出三万贯已是他的极限。

没想到,这位商人竟有如此慷慨之举。

陈寒激动不已,手指那位富商高声问道:“五万贯一次,还有更高的吗?”

“五万贯第二次!”

五万贯确是个天文数字,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于是陈寒高声宣布:“五万贯第三次!”

砰!

他用力敲下木槌。

\"很好,首位的荣誉,以五万贯成交,恭请那位乡绅登台,我们先记录下您的信息。功德楼落成后,您的祖宗牌位可安放于顶层阁楼,至高无上之地。\"

\"同时,您的大名也将铭刻在功德碑顶端,昭示天下。\"

\"碑上将记载您的姓名、字号以及捐献金额,这是您实力的象征。日后有人欲求大宗交易,一看功德碑上您的捐赠,便知您的财力,自然会纷纷找您合作。\"

\"而且,您将优先挑选店铺位置。\"

听完这三条优惠,

那位乡绅已是笑得合不拢嘴。

作为精明的商人,他深知陈寒提出的这三个条件远超五万贯的价值,实乃物超所值之选。

且不说将祖宗牌位供奉在那高耸的功德楼十层,享受无尽香火,那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单提他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字体最大。

日后来往的行人无数,每日看见,都会赞叹,这位乡绅富甲一方,实力非凡,与他交易必能获利。

无形中,广告效应已悄然扩散。

而他的店铺在此,每天都能向过往的商人宣告,瞧,我曾捐赠巨款,名字居于碑顶,这就是我的信誉保证。

我绝不短斤少两,我必定诚信经营。

太阳即将沉入山的那一边,陈寒疲惫得几乎要瘫倒在戏台边缘,夏荷与冬雪两姐妹心疼不已,一个忙着给他喂水,一个轻柔地按摩他的背部。

陈寒此刻已筋疲力尽,然而脸上却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因为他竟然募集到了二十六万四千贯钱。

二十六万贯哪!

大明一年的税收才多少?

仅一千多万贯罢了。

而陈寒只用一个下午,就募得了相当于国家一年收入五分之一的巨款。

这不仅让陈寒欣喜若狂,连朱元璋这位老皇帝都对现实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辛劳一生,自以为治理得国家井然有序,税收尚可,却未曾料到今日受到了如此深刻的教育。

自己从百姓那里筹集的那点钱,相比之下微不足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