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臣要**陈寒违法乱纪!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陈寒望着有些拘谨的郭汝槐,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

\"你是个清廉的官员,家中的妇孺都对你赞誉有加,这点物资对你来说不算什么。\"

\"我们虽是监察使,但不能拘泥于条框。\"

\"毕竟,人是要吃饭的,一顿不吃,肚子可就叫唤了,身体可是**的资本,明白吗?\"

陈寒的话语让旁人听得云里雾里,却又觉得颇有道理。

郭汝槐显得有些局促,脸色时红时白,不知所措。

陈寒接着说:\"好吧,你继续巡逻,我们得上朝了。\"

郭汝槐回答:\"大人,这次属下也被召入朝中。\"

陈寒略感惊讶,以往他这个轻捷监察使是无资格参与朝会的。

他没有多言,立刻提议:\"好,一起坐我的马车吧,人多热闹。\"

郭汝槐有些尴尬,但拗不过陈寒,只好上了他的马车,一同向皇宫进发。

路上,陈寒与郭汝槐谈论了当前的官场状况,还分享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言语间充满自豪。

他不止一次地拍着郭汝槐的肩膀,保证只要并肩作战,定能有所作为。

郭汝槐始终面带一丝困扰,显得有些为难。

陈寒以为他是不习惯乘坐如此奢华的马车,便没再追问。

抵达皇宫,下车时正好碰见左都御史詹徽和他的僚属也从马车上下来。

双方对视,立场分明的他们互不相让,脸色都不好看。

詹徽见到郭汝槐从陈寒的马车上下来,脸上掠过一丝幸灾乐祸,不知道他今天心情如何。

詹徽和他的文官队伍离开后,蓝玉冷哼一声:\"这老家伙,笑什么呢?\"

陈寒不以为意,领着郭汝槐步入朝会。

奉天殿的广场上,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

看着文官队伍前列的陈寒,他的眼神中也透出一丝微妙的幸灾乐祸。

这时,太监高声宣布:\"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郭汝槐率先站了出来。

作为小小的巡查使,他站在文官队伍的末尾,起初并未引起注意。

一个连正七品都未达的巡查使,竟然出现在朝堂之上。

因此,当他站出来时,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他。

郭汝槐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章,大声宣告:\"陛下,微臣郭汝槐,巡查南城监察院,今**左佥都御史詹徽!\"

当这句话在广场上空回荡,每个在场者都震惊得无以复加。

陈寒瞪大眼睛望着郭汝槐,难以置信。

蓝玉和他在武将队伍中的同伴也是一脸愕然。

这是怎么回事?

刚才大家不是还谈笑风生吗?

你还感激先生出手相助你的家庭。

先生甚至拍着你的肩膀,承诺要提拔你,让你伴随左右,共同监督政界。

况且,朝廷上下谁不知晓陈寒以无畏着称,敢于直面帝王的挑战。

你现在要**他?

而且是在陈寒历经文官多次**和陷害却屹立不倒的情况下。

你这个小小的巡城御史,竟主动站出来提出**。

这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

蓝玉、曹振和王弼的脸上,先是困惑,继而惊讶,最后是怒火中烧。

这究竟是哪一种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呢?

刚才还一同乘车而来,共话天地。

转眼间,你就要对他发起**?

陈寒同样深感意外,没料到会有这样的转折。

朱元璋接过宦官呈上的奏折,匆匆一瞥后放下,望向陈寒,然后问:“郭汝槐,你要**他什么?”

郭汝槐答道:“微臣要**左迁都御史,他在前日晋商商会中,接受了两百六十多位商人共计一百万贯的贿赂!”

此言一出,整个朝廷瞬间静默如死。

詹徽等人起初带着一丝幸灾乐祸,但恐怕未料到金额竟高达百万贯。

即便心中有所准备,此刻也被吓得不轻。

谁能想到,陈寒胆大妄为至此,竟敢收受如此巨额的商人贿赂。

要知道洪武初期,那位如杀神般的皇帝就立下了规矩:

****超过二十两银子,便要剥皮充草。

即活生生地剥下贪官的皮,

再用稻草填充,置于官府门前,作为警示的傀儡,

让后来者明白前任是如何丧命,

明白**的结局是什么。

在这样严厉的风气下,即便是贪心的官员也会战战兢兢。

然而,陈寒竟然接纳了晋商商会那笔一百万贯的贿赂。

若此案坐实,

可以说,陈寒一人**的总额将超过以往所有**犯的总和。

简直是骇人听闻。

于是郭汝槐话音刚落,立即有文官挺身而出:

“陛下,若此事属实,陈寒所涉**数额,将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

又有文官站出来发言:

“陛下,我朝以清明**为根基,以严酷法律告诫官员,要廉洁自律。”

“陈寒承受龙恩深重,古今罕见,龙颜多次宽恕他对权威的挑衅之言。”

“未曾想他非但不感激,反而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一百万贯,那是国库十分之一的财帛。”

“如此贪婪之人,如不严厉处置。”

“怎能威慑朝中百官,树立公正!”

此刻的陈寒,竟未料到郭汝槐首当其冲针对的竟是自己。

他也瞬间领悟,为何郭汝槐在途中避而不视他的目光。

显然,对方早已策划好,打算揭发他。

尽管他一直认为自己冒死直言是一种勇气,

但面对这样的境遇,心中难免五味杂陈。

同样,他对朱元璋先前的言论有了新的理解。

朱元璋曾说,交出钱财是对他的最大庇护。

无奈之下,陈寒在拒绝的那一刻签下了字据。

起初,他对朱元璋的贪婪略感轻蔑,

但现在看来,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岂是他这等小人物能揣度的。

或许,朱元璋确实预料到有人会借此对付他。

也许真的有人会利用此事对陈寒构成威胁。

因此,朱元璋才会深夜造访陈寒府邸。

如此,陈寒便能免于无辜的指责。

就算那一百万贯是商人捐赠给皇上的,

只因他在街头许下的诺言,

商人们才赠予他这笔巨款。

皇上知情后,敏锐察觉到他们可能设局对付陈寒。

巨额财富一旦被定罪,

即便朱元璋内心多么不愿失去陈寒这位能臣,

多么需要他来敛财,做事。

在法律和众多文官的铁证前,陈寒难逃一劫。

于是,朱元璋选择了这个下策。

表面看,他贪恋那一百万贯,

实则救了陈寒。

陈寒明白这点后,回顾朱元璋的眼神,

终于领悟到那幸灾乐祸背后的含义。

还有一些微妙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