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幕后之人

《女官路:我与皇帝二三事》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连沈灵雨自己也没想到,再见到赵灏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正月过了个新年,倒是舒舒服服休息了一阵子,连沈星言的气色都好了不少,前些日子又下了雪,沈星言还陪着一同堆了雪人。

一早绿漪拿着一封信进屋交给沈灵雨,信封上写着——沈灵雨亲启,没有落款,但她也不难猜到是谁送来的。

拆开信封,规规整整的小楷倒与他本人不甚相符,都说字如其人,她还以为太子的字会是龙飞凤舞、灵动飘逸呢。

信的内容极其简短——

今日未时,刑部老地方,不见不散。

看来是送信人一事有了眉目。

用过午饭,沈灵雨换上一身男装,束起头发,乘上马车前往刑部。

只是今日倒是赵灏等在门口,远远就看见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背着手昂着头。沈灵雨走下马车,低头作揖道:“让世子殿下久等,这次是在下来迟了。”

“沈贤弟好久不见啊,走吧。”见到沈灵雨,赵灏的心情显然更好了。

跟在赵灏身后,沈灵雨暗暗腹诽,贤弟?太子殿下还自以为藏得天衣无缝呢。

见沈灵雨一言不发,赵灏先问道:“你就不好奇这一个月本世子去干什么了吗?”

心思都摆在脸上了,哪里难猜呢?沈灵雨配合地问道:“许是去了趟延州,找到了些有用的消息吧?”

“不错,本世子派了十人,日夜兼程赶到延州,不负所托,终于找到了郑晚风的父母。”

“他们也被你带到京中来了?”

“自然没有,只是查到了一个意外收获,郑晚风还有一个哥哥,他在京城。”

“所以,郑晚风的哥哥是送信人?”

赵灏不再回答,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走进刑部大堂,堂下已有一人跪着,粗布短衣,皮肤黝黑,脸上还有几处伤痕,方方正正一张脸上长着浓密的络腮胡。虽是跪着,但背□□,察觉到有人走近,眼还看向正前方,似是在用余光打量。

赵灏撩起衣袍,坐在正中,再次拍响惊堂木,有模有样地喝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堂下男子目不斜视地回答道:“草民郑晨耘。”

“草民?你武功不差,又胆识过人,不是才刚刚升至团练使吗,正是前途无量的好时机,怎么三月前突然请辞了呢?”

“草民身体抱恙,实在无法胜任工作,因此主动请辞。”语气平静,毫无起伏。

“难道不是因为别的事吗?你送信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又揭露舞弊一事有功,全说出来我也能帮你查查你弟弟的事不是吗?”

郑晨耘沉默良久,轻声说出五个字:“还不到时候。”

“什么?什么还不到时候?”

郑晨耘不再开口,行伍出身,有的是将士的坚毅,赵灏自然不打算与他硬碰硬,朝沈灵雨使了个眼色。

沈灵雨接收到信号,干脆走到郑晨耘身边说道:“还不到时候无非就是还不到科考,除了礼部那四位主审官,参与舞弊的一定还有别人,比如,把守的侍卫。从大门检查随身物品的守卫,到考场内来回巡视的护卫,你既然能知道内情,说明你是上届科举的护卫之一。你因怀疑弟弟因卷入舞弊一案而自杀,所以来到考场打算一探究竟,你也怀疑这不是一次的临时起意,而是积年已久存在的。科举年年都由礼部主持,而护卫也经久不变,想要动心思,一点也不难。”

转至郑晨耘的身后,不再观察他的神情,继续说道:“三年前的案子因为你的一封信被翻了出来,你弟弟落榜的答卷应该在你手里,只是那一场考试,其余试子的答卷已经没有了,你想像祝裕一案那样对照已经没有办法,所以你想通过这次科举,揪出其余参与舞弊的官员。”

“没错,他们的胆子,远比我想象中要大,就算是礼部已经遭了殃,他们还是不肯收手。”

赵灏问道:“你都已经不再是团练使了,还打算如何抓到这群人?”

沈灵雨替郑晨耘回答道:“他本就没打算靠他自己一人,若只打算单枪匹马地调查,他就不会送信到刑部了,他在试探,我们对此事的态度。是打算彻查,还是保下舞弊之人。”

小太子若有所思,“难怪找你找得这么容易,去了趟延州还是多此一举喽?”

“不去延州恐怕无法知道郑晚风还有一个哥哥在京中,当年的档案烧了个干净,是一点后手不给旁人留。”

参加科举的每位试子均要录入祖上、父母姓名,若不是赵灏派人去了趟延州,光在京城谁也查不到。

郑晨耘听到这里,才开口道:“要抓现行。”

沈灵雨问他道:“圣上刚刚严惩此案的一众官员,你为何能断定,他们不肯收手会顶风作案?”

“因为三年才这么一次,主审官根本就不是主犯,以他们四人结案,说明他们没把真正的幕后主使捅出去。”

赵灏不解道:“什么侍卫,能有这通天的本事?”

“侍卫自然没有这手段,他们只从中协助,幕后,还另有人指使。”

不想揪出的礼部四人仅是几个小喽啰,舞弊一案的替罪羊罢了,背后竟是有人操控已久。从前朝开始,圣祖皇上便开始看重文臣,有志之士都要挤进来分上一杯羹,这人多了,可动手脚的地方就多了,私下买官的不少,这科举舞弊一事,若不是有人捅出来,怕是不知还要延续多久。

现在细想,只贿赂四个主审官,断做不到天衣无缝,背后之人,怎么当时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

赵灏长叹一口气,要连根拔起实属不易啊,“你将三年前会试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说出来。”

郑晨耘静默片刻,娓娓道来:“祝裕考前是何时贿赂了四位考官,草民不得而知,但是试子的答卷交上去后,都要由专人糊名弥封,祝裕的卷子在上交后右下角被偷偷点上一点作为记号,再挑出一个无钱无势又写得好的试子也点上一点,誊抄时就将祝裕的卷子替换,又恐孙文落榜后查看考卷起疑,因此并未改动他的答卷,只是草民的弟弟落榜后绝望自杀,而孙文又不知可以查阅直接回了家,否则,此事也不会是由草民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