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同窗夜话

《女扮男装搞基建》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有之前那一遭,众多监生举人见了安蕴秀都绕着走。她也乐得清闲,每日或整理藏书或认真读书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潜心充电,如同米虫掉进米缸一般待在崇文阁里不出来。

说不奉陪的时元青也在第二日回来了,安蕴秀知道他是被洪家派来继续监视自己的。有人监视能令洪家放心些,也省得他们再派旁人来,于自己而言不算坏事。更何况时元青已经心有芥蒂,未必会将自己的动向全盘告知洪家。

退一万步来讲,一个憨拽的时元青自己还是斗得过的。

安蕴秀毫不客气,搬东西的重活全都交给他。三人读书辩论,日常再你来我往地拌个嘴,也算轻松自在。会试之后约莫月余就放榜,三人不查,时间一晃而逝。

“没想到啊没想到,本公子也能做成这么一件完美差事!”崇文阁藏书已基本整理妥当,时元青正对着整洁明了的排排书啧啧慨叹。

安蕴秀将最后一本藏书码进去,把书籍名册挂在实木书架前,环视多日来的成果亦是满意。

首字母排序法是不管用了,她与杨新觉时元青商议,先大致归类,再用书名字数、相同首字这样粗略的法子重新摆放,最后记录书名挂在书架前。虽然简陋,可比起以往的杂乱无序已经好上很多。

“这样找书就方便多了,确实可喜可贺。”杨新觉拍了拍手,“哎,看眼下将到晚间饭点,不然我们去酒楼吃顿好的,庆祝庆祝?”

眼下离会试放榜没剩几天了,到时候怕是没心思吃喝,安蕴秀略想了想便欣然同往。时元青犹豫了下,见这二人丝毫没有叫上自己的意思,叛逆劲儿上来还非要跟去不可了。

左右洪大人说了要跟紧安蕴林。

此次目的地依旧是醉仙楼,杨新觉一路上都在夸赞这里菜品一绝,会试前那次宴饮没赶上有多可惜。安蕴秀静静听着,心道其实那次自己坐在角落里也是尝过的。

三人到了醉仙楼门前,却被几个威武侍从拦住了:“醉仙楼今日不接食客。”

“可我方才明明看到有人进去了啊?”杨新觉不明所以,还想请他通融,“况且酒楼这么大,我们三个又不会占多大地方……”

话未说完,便见方才进去的那几人被推搡出来,重重摔在地上,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呼痛告饶声。有几个持剑的侍从目光沉沉地踏出,刀剑出鞘的声响极具压迫感。

“……”杨新觉咽了咽口水,吞回了要说的话。

众人听到那威武侍从语气不善道:“今日我家主子包场,醉仙楼不接外客。”

“快走!”

安蕴秀原本正在往前走,想将杨新觉拉回来,手臂却忽然被人扯住。转头去看,时元青不知何时也出现在侧,一手一个将他们往回拉,脸色难看道:“回来!那是洪公子在宴宾客。”

安蕴秀诧异地瞥他一眼,这人,此举是在帮他们?

会试放榜在即,洪天成在此设宴广交宾朋,除却同窗学子之外还有不少官员参与宴饮,俨然是在为他日后步入官场造势。可如此重要的场合,一直以来为他鞍前马后的时元青却无资格参与,安蕴秀后知后觉,时元青应当是对此心有龃龉。

已经落座的食客也接二连三地被赶了出来,众人虽心生不满,可在听到包场的是谁后,无不畏惧于洪家权势而选择了忍气吞声。

安蕴秀眼睫微动,沉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一抬头,又见一华服公子站在二楼,神色不屑地俯瞰着脚下的蝼蚁。

“……”

逆光的位置使她看不清对方的长相,安蕴秀眯了眯眼,只觉得这道阴影却是实打实地落在了每个人的身上。

“快走!”时元青再度呵斥,强硬地拉着二人离开此地。

聚餐无功而返,又因所见所闻牵动心绪,三人归程中心思各异,一路无话。刚好之前辩论过“不畏强权否”这个话题,杨新觉想起自己之前写的文章,对比今日转头就走的懦夫行径,更是对自己不齿,气鼓鼓地揪了好几撮头发下来。

三人中唯有安蕴秀情绪调整得快,还有心思买些食材回去,似乎是要亲自下厨。可眼下谁还有吃饭的心思?时元青看得万分不屑,对此不抱期待也没关注,一回去便不见人影,只任由安蕴秀一个人捣鼓。

不料没过多久,挺尸的杨新觉忽然吸了吸鼻子,不见人影的时元青也传出了一声喊叫:“你们在吃什么不带我!!”

崇文阁前银杏树下,三人围着一口锅,探头探脑地往里面瞧。

汤汁鲜美无比,不知是用了什么佐料,时元青尝的第一口便觉得自己能将这一锅全都喝完。孰料安蕴林却说这汤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烫菜。他试了试扔块豆腐进去,再度捞起时,吸满了汤汁的豆腐在入口的一瞬间就点燃了他的味蕾。

“好吃好吃!”

“确实不错,这像是宁州那一带的吃法。”杨新觉正鼓着腮帮子咀嚼,忽然道,“我想起来了,宁州绥川,江抒怀的家乡。”

“江才子家乡的吃法啊。”

安蕴秀搅着汤底,有心调动气氛,便随口接道:“话说,江家世代书香,为什么现在才开始入世?”

“因为之前入不了啊。”

说起这些,生长在皇城脚下的时元青便灵通得多:“据说江家先祖是一位能人,足智多谋,为咱们大晋建国立下不世之功。可后来论功行赏的时候……嘶,怎么说呢,年代久远,真真假假不得而知,总之那位江军师撂下狠话,此生都不会入朝堂做晋臣。”

“他知晓百姓离散之苦,也不忍心看着刚刚平定下来的天下再出什么乱子,所以投敌啊造反啊什么都没有,就归隐了。此后著书立说桃李满天下,绥川江绵延至今,江氏子弟不入世已经成了默认的条例。”

杨新觉好奇道:“那江抒怀此番进京赶考岂非坏了先祖的规矩?”

“是有看不惯他的人拿这事戳他脊梁骨。”时元青点头,“不过这都过去多久了,要不是江家人自己抱着那么点规矩叨叨叨说个没完,谁知道?”

“我估计着江家这一代是脑筋转过来了,才让江抒怀来赶考。别的不说,我看过他的文章,确实担得起才子之名。有这才气不科举入仕岂不可惜?往小了说能名利双收,往大了说那就是扶危济世啊,何苦抱着一些没影儿的规矩把自己困在山沟沟里?”

“江抒怀顶着压力来考科举,肯定对功名志在必得,坊间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