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超越徐苍的恐怖的飞行天赋!

《重返2000:大国机长》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祝明坐在后排座,听到夏疏月的话,不由显过一丝不悦:“徐苍,这小姑娘口气不小啊。”

  徐苍也觉得夏疏月说得有些不妥,轻轻地喝了一声:“疏月,飞行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嗯,你说的是对的。”夏疏月朝着徐苍轻轻地笑了一声,此刻油门已经被她推到了最前方,形成起飞推力了:“来吧,看吧。”

  随着前方螺旋桨的轰鸣声隆隆而起,飞机开始加速。

  徐苍扫了一眼夏疏月的侧脸,发现她跟徐明坚不一样,徐明坚在起飞过程中,视线是下移的,这就会造成无法准确地看清楚飞机在滑跑方向上的偏差。不过,夏疏月却始终抬着头,目光远眺前方,真的如徐苍所言,视线一直放到了最远处。

  “看得清楚吗?”徐苍关心地问了一句。

  “清楚。”夏疏月看起来还有些余力,对话起来都言辞清晰的。

  徐苍眼角的肌肉跳了一下,还是将双脚放在了踏板上,还特意提醒了下夏疏月:“我脚放上去了,我不动,但是你蹬舵时要多花些力气。”

  哪里知道夏疏月却是说道:“没事,这样更好。”

  “什么?”徐苍一怔,再是一看空速表,当即轻喝一声:“抬头了,慢......”

  徐苍话音刚落,夏疏月一抖驾驶杆,飞机前轮立刻离地。这个动作极其干脆,对于熟练者来说,这个抬轮动作就相当不错了,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显得比较快了。

  不过,徐苍这边还没有说完,夏疏月的动作就立刻止住了,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姿态以便让飞机离地。

  徐苍一愣,这手法有些厉害啊,真的是第一次飞行的人可以做出来的吗?

  坐在后面的祝明也是明显识货的,夏疏月这一手出姿态很利落,然而在出了姿态后又不会盲目带杆,以造成离地姿态太大的危险。这就所谓的点到为止,当真是爽利得紧。

  这等抬轮动作要是放在自己的学员身上,祝明都会忍不住夸奖两句。

  由于初学者并不能精准地一次性地将飞机带到准确的离地姿态,所以很多不那么熟练的飞行员在抬轮时动作其实并不连续,完全比不上夏疏月的。

  抬轮连续其实也不是祝明惊讶的最主要原因,有些完全没有概念的新人反正一闭眼,也不知道什么离地姿态,也不知道什么抬轮速率,一到抬轮速度,抬了就是。

  这叫不知者无畏!

  可有一个小动作却彰显了夏疏月并非全凭本能,而是有意识的。那就是在抬到大约八度的时候,她稍微停顿了下,这个停顿很不明显,但是却极具意义,因为这是一个标准的离地姿态。

  之所以要停顿一下,那是夏疏月在等待飞机主轮离地。

  实际上,在形成标准离地姿态后到飞机主轮离地,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什么空隙的,所以即便夏疏月没有这个停顿,其实也没有大的问题。因为飞机主轮一离地,那就从离地姿态转为爬升姿态了,姿态还要增加。

  但是,在某个特殊情况下,那就是飞机太重的时候,如果在抬轮速度下,正常离地姿态下飞机并没有离地。这个时候,如果继续增加飞机姿态,是有可能增加擦机尾的概率的。

  所以,这种情况就是停顿在离地姿态下,等待飞机速度继续增加,然后升力上升,延迟离地。这种办法是非常保险的,基本不会有擦机尾的风险。

  因此,夏疏月这一手直接抬到离地姿态,然后短暂停顿的手法着实有很多可以说道的。

  徐苍一开始还因为夏疏月抬轮过于果断而担心她胡乱抬轮,结果她停顿在离地姿态后,徐苍直接止住了话语。不过,这一切都在电光石火之间,飞机主轮一离地,立刻就能感受到驾驶杆杆力开始增强了。

  这是因为飞机在没有道面依托后,全部的重量由升力支撑,舵面作用力增强,反应在杆力上自然是增强的。

  在杆力增强的一刻,夏疏月同时开始连续地往后带杆,从离地姿态增加到了爬升姿态,最终一直增加到了十度左右,这是一个很标准的爬升姿态。

  同时在形成稳定爬升后,夏疏月稍微减了下油门,将转速见到了大约两千转每分钟,差不多就是百分之八十的全推力。

  “不是......”徐苍愣住了:“疏月,你知道怎么爬升?”

  在离地之后,要稍稍地减一些油门,不然动力太强,飞机容易压不住,要是一个不小心,速度就容易降下来,极端情况可能出现失速。其实,之前徐明坚在爬升的时候就因为害怕飞机动力太强,将转速减到了不到一千九百转每分钟。

  如果保持这样的转速,还维持标准的爬升姿态的话,飞机的速度就不好维持了。

  什么叫标准的阶段动力值与姿态?

  两千转每分钟配以十度的姿态就是一个标准的起始爬升的设置,这样的设置下是可以维持飞机速度的大致稳定的。

  “你教我的啊,刚才?”夏疏月很是自然地说道。

  “我教你的,我是什么时候教你的?”徐苍愣住了:“你是说刚才的演示吗,那个算教吗?”

  之前徐苍自己飞了一圈,其实没有怎么讲,只是稍微提了几个要点,至少起始爬升的设置是没有提起的。

  夏疏月的动力很足,一千五百英尺也不高,很快就快到了,徐苍立时提醒了起来:“卡......”

  “我知道。”夏疏月竟是打断了徐苍的话语。

  接着,飞机已然到达了一千四百尺,不过夏疏月还是没有动作。

  “差不多了。”

  “还没有。”夏疏月却是摇了摇头:“你不是这么做的。”

  “什么?”徐苍头歪了一下,他有些搞不懂夏疏月的意思了。

  然而,就在这个空档,飞机距离离地高度一千五百英尺还有不到五十英尺了,可夏疏月还是岿然不动,一直等到还有二十尺左右的时候,夏疏月一把将飞机姿态顶到了二点五度,然后油门又是收到了一千四百转左右,大约百分之六十几的全马力。

  跟徐明坚拖拖拉拉,又对不准姿态和推力不一样,夏疏月的动作娴熟无比,之前说是顶到二点五度,那就分毫不差,油门也是一把受到标准的改平设置的。

  对于老飞行员来说,飞机姿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值。只要知道了飞行各阶段的标准姿态值,那飞机的爬升,改平,下降就是全在掌握之中。只要姿态控制得精准且迅速,从起始爬升转为改平也就只要二十英尺。

  可就算给徐明坚一百多英尺的提前量,他依旧无法将飞机稳稳地停在离地一千五百英尺的高度上。

  这真的是存在差距的!

  之前还对夏疏月颇有怨言的祝明嘴巴已经张成了一个圆形,夏疏月的操作太流畅了,丝毫不拖泥带水,根本不像是一个第一次碰飞机的人。然而,这本身是不科学的,夏疏月的表现已经超出新人太多了。

  “你在复刻之前徐苍的飞行动作?”祝明小声问道。

  在前面,夏疏月略微闪过一丝讶异:“不可以吗?”

  “复刻我的动作?”徐苍有些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她记下你的每个阶段的推力值和姿态值,甚至连抬轮时候的姿态都记忆下来了。”祝明皱着眉:“是不是,小姑娘?”

  徐苍一怔,望向夏疏月:“你......”

  现在徐苍终于知道夏疏月说得那么话是什么意思了。比如改平时机,徐苍就是提前二十英尺改平了,夏疏月也是选择了差不多的时机点,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夏疏月刻意为之。

  “飞行最基本的就是推力值和姿态,记住这两个数据,那不是应该的吗?”夏疏月有些不解地看向徐苍。

  “可是,你这......”祝明心中的震撼已经是无以复加了:“你真的能记住?抬轮那一下,时间很短,你竟然能分辨什么是离地姿态,什么是起始爬升姿态。”

  有些话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施行起来却异常困难。

  将徐苍上一圈全部阶段的推力值和姿态全部记住,然后套用在自己的飞行中,这看起来是一个“笨”办法,但实际上需要极其强劲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其中尤以飞机离地姿态和起始爬升姿态的分辨最让祝明感觉到震惊。

  飞机从前轮离地到转入起始爬升,中间间隔不过毫厘之间,这能让夏疏月分辨出来并且记下的?

  这观察力也太强悍了。

  “这很难吗?”夏疏月歪着头,看向徐苍。

  “不难吗?”徐苍笑道:“很多人甚至无法感知到主轮离地的,而且其中间隔的时间太短了。”

  “疏月啊,你套推力值和姿态的方法很......不错。但是,由于气流的差异以及飞机重量的变化,本身是不存在恒定不变的设置的,你这个方法......”

  所谓的推力一千四百转和二点五度的姿态其实是建立在某些相对通用的条件下的。这个设置也会因为外界气流的变化而变化,即便是塔台一直通报本场是静风,可实际上,这所谓的静风并不意味着气流静止。

  而且,从精细的角度上来说,随着飞行时间的推进,燃油在消耗,飞机全重在减小,那所谓的标准平飞姿态其实是在减小的。

  不管是气流,还是飞机全重的变化都会使得前一圈的设置在这一圈并不准确,从而产生偏差的。然而,实际反应到飞行中,夏疏月控制得却很好,稍微有些偏差就能比较及时地修正过来,实际观感比徐明坚好了足足一个层次。

  “没错,即便套用推力值和姿态,依旧无法达到你刚才飞的效果,那我就需要知道什么是控制飞机的高度,什么是控制飞机的速度。”夏疏月认真道。

  祝明嘴巴动了动:“你觉得什么控制飞机的高度,什么控制飞机的速度?”

  “从臆想中,飞机的油门既可以对速度也可以对高度产生影响,而对驾驶杆的操纵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或许是飞行的难点,因为一个输入量的变化会对其他很多飞行数据产生影响,其中并没有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夏疏月控制着飞机,却还能分出精神表述自己的认识:“我对飞行并不熟练,以某一个输入量来对应过多的飞行数据,这对我来说是在增加负担。所以,我必须找到速度和高度的一一对应的操控方式,这会简化我的操纵负担。”

  祝明心脏砰砰乱跳着:“所以,你找到了吗?”

  “刚才我观察徐苍操纵,在改平期间,一旦高度有了变化,徐苍是动杆的,而如果是速度有了变化,那就是动油门的.......”

  “不对。”祝明立刻打断了夏疏月的话:“刚才他也有既动杆也动油门的情况,而那起始的变化量只有一个,速度或者高度。你这种简单的对应关系是不太准确。”

  “不是这样的,我所理解的.......比如,在速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高度往下掉了,徐苍带了一下杆,同时增加了油门。在这个表象中,似乎为了抑制高度的损失,徐苍是动了杆,也动了油门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夏疏月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徐苍对飞机的感知很敏锐,他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体会到飞机的高度损失仅仅是因为气流的扰动,而是因为飞机......没劲了。”

  夏疏月毕竟还是外行,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对于飞机某种状态的形容。不过,“没劲了”这三个字还是相当传神的。

  “如果是单纯的气流扰动,在经过驾驶杆的俯仰修正后,飞机就能回到原先的位置,而不需要对于油门的改变。而如果是飞机......没劲了,在徐苍为了修正掉高度的情况而带杆后,飞机的速度就会因此而减小,那么为了应对速度的减小,那就需要适当加油门,来阻止速度的减小。”夏疏月说道:“徐苍能够提前感知到这个状态,所以他不需要在带杆后来观察速度的变化,而是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从而飞机的速度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动。这种情况下,看上去就是一次单纯的掉高度,引发的是带杆加补油门两个操纵。实际上,这两个动作是要拆解下来的,如果徐苍没有进行提前操作,那么就存在我说的那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祝明眼中已经被震惊所取代:“那你怎么知道飞机到底是因为气流扰动,还是因为能量......没劲了?”

  “不,我不需要知道。飞机状态如何,到底是哪个对我来说并没有根本性的关系,我只要知道速度增加,减油门,速度减小,加油门,飞机高于预定轨迹,那就顶杆,低于则是带杆。不过,由于油门或者驾驶杆的联动性,很多时候就会出现匹配性的操作,毕竟那种单纯的气流的瞬时扰动是比较少见的,气流的变化本身就会作用于飞机的.......能量。”

  能量,这是夏疏月刚从祝明那边学来的词语,似乎用于形容飞机的状态更加确切。

  徐苍在经过最初的震撼之后,嘴角忽地掀起一丝弧度。

  没错,飞行操纵看似很简单。一个驾驶杆,一个油门,再加上脚舵,能有多复杂?

  可正如夏疏月所言,飞行操纵的各种输入量之间存在极强的联动性,并不是简单地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就给飞行员对于飞机各状态的控制提出了不小的要求,因为很多时候经常会出现为了修正一个飞行数据,结果导致另外一个原本正常的数据产生偏差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驾驶杆与油门的匹配操作,光是这一个,足够飞行员琢磨一辈子了。

  这些东西是有理论的,但是在实际操纵中,哪有时间去思考什么理论。而且,有些理论听上去是那么一回事,回到实际运行中,其实并非如此。因此,即便教员给你将驾驶杆与油门的匹配掰开揉碎地讲,但很多人就是不解其意。

  可有的人根本不用讲,天生就能明白这个道理,并且可以很自如地运用到实际飞行中。

  这就是......灵性!

  所以,徐苍一直觉得一个人的飞行天赋到底如何在学员阶段就能看出来了,根本不用后续那上千小时。一个人对于飞行的理解能力在起初阶段就已经定型了,后续时间只不过在这个框架下的打磨,让其变得越来越精细而已。

  很显然,夏疏月对于飞行的理解和认知的起点是有些高的。

  或者准确来说,不仅仅那些思维上的东西,落实到实际操作,夏疏月的初次表现也是非常优异的。

  很明显,祝明也是明白这一点的,尤其是祝明做了这么久飞行学员的教官,他更能体会出一个人的天赋上的差别。一个具有灵性和一个资质平庸的学员的表现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有灵性的学员不仅仅能够迅速接受教官的教导,还能够举一反三。而资质平庸者,只能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形成肌肉记忆,那才是真的笨办法。

  “这真的是你第一次飞行?”祝明呆呆地问道。

  “是啊!”夏疏月话音落下,她看了下侧边,飞机已经切过了跑道头,于是,跟随徐苍那样,夏疏月直接开始左转切入五边。

  “你不用这么急着转弯的,可以延长三边,你这样五边太短了。”徐苍道。

  五边太短,这也就意味着能够修正的空间比较小。

  不过,夏疏月却不以为意:“没事,有一个点给我卡着。”

  徐苍一愣:“什么?”

  “那个一千英尺的点啊。”

  几乎就在夏疏月说话的空档,徐苍目光所及,飞机正好越过池塘,高度正好是6175英尺,也就是正好离地高度一千英尺,几乎是分毫不差。

  “卡得好好!”祝明呼吸都有些急促了,夏疏月绝对不是对徐苍最为简单的模仿,而是拥有自己的理解的。

  其实,就算是单纯的模仿,很多飞行员都是需要经过大量练习的,可夏疏月在观察过一圈后就将徐苍的操纵细节全部印在脑海里了,并且通过操纵还原出来,这太......令人感觉到震撼了。

  正如此前徐苍所言,在卡好这个点后,说明在飞机是在标准的五边下降轨迹的,那么后续就要控制下降率了,控制在六百英尺左右。

  DA40的进近速度很小,当然是比起737了。速度就在六十多节的样子,这还是在襟翼放下的时候,如果襟翼全部收上,速度也就在增加十节的样子。

  对于737来说,最后进近阶段下降率六百是需要提醒修正的数值,而对于DA40来说,甚至稍稍有些大了。因为为了简化操作,徐苍此前着陆时并没有放襟翼,他也没有让夏疏月放,是保持襟翼收上的状态着陆的。

  在这样的情况,DA40的标准下降率也才六百英尺每分钟,真的是很小了。

  如同夏疏月此前所言,她将飞机在俯仰上的变化仅仅归于对于驾驶杆的操纵,因为在卡好一点五度姿态后就几乎没怎么动了,仅仅在气流扰动下,小幅度修正下降率。

  而对飞机下降率的控制其并不仅仅来自于气流,在空速变化时,夏疏月会动油门,而油门一动,同样会反馈在下降率上。

  不过,夏疏月并不管是因为气流,还是因为油门变动而产生的下降率变动,她一心只用驾驶杆来修正这个数值。同样的,飞机升降率的变化也会反馈在空速上,夏疏月也是只管油门修正速度,而不会采用驾驶杆修正的方式。

  这样做是对应关系很简单,但问题是,这种所谓的简单是在思维上的,在操纵上其实并不简单,反而会增加飞行员的操纵负担。

  造成这个原因的源头就在于很多飞行员其实是不能一次性地找到所谓的平衡点的。

  比如,因为某些原因导致飞机下降率突然减小到四百英尺分钟,那么按照夏疏月的理论,那就需要顶杆来维持正常的下降率。可是只要一顶杆,飞机速度肯定要增加,那么就要收油门。

  这一连串操作看起来很有道理,可实际上在操作时是有难点的。就如这种情况下,飞机速度增加了,飞行员该收多少油门?很少有飞行员可以一把收对的,这是需要很多经验的。

  但凡第一把油门没有收对,那么错误的油门再度反馈在下降率上,再度使得飞机下降率产生偏差,接着又开始影响空速,如此往复,需要飞行员不断调整,其实是增加了工作量的。

  但是,也不知道夏疏月是不是天生就能准确地感觉到飞机的状态,她对于油门的把控非常精准,基本能在第一次修正时就找到一个大概的数值。

  “你油门控制得很好。”即便是一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