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血尽而亡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第202章 血尽而亡

眼看着这个冬日即将过去,吕布总算下定了决心,派遣使者至扬州,同袁术商议起联姻之事。

有陈宫在旁相劝,吕布到达还是存了几分清醒,知道拖了这许久,自己愈发劣势,虽说心中不甘,但还是将“二分徐州”当作砝码摆在天秤之上,以彰显出自己与袁术同盟的决心。

这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兖州,其中当然有种辑的推波助澜,这种事他从不假于人手,做得熟练又隐秘。

曹操一边仍不放松对刘协与种平的监视,一边也迅速做出应对,让曹洪领兵入徐州,进驻下邳,南扼袁术,东制吕布,西与驻扎在彭城的乐进相呼应。

曹洪离开不久,种辑从自家儿子口中得知了夏侯惇今日归来,在朝会时与郑泰就于夫罗上表请归匈奴之事吵了个不可开交,当着百官的面便将消息传了过去。

两个老头下朝时两看两生厌,一甩衣袖,背道而驰。

朱展旁观这一场大戏,回到府上时,伏完已在屋内等候。

“曹贼监视严密,我伺机许久,方寻到空隙去见陛下,陛下已知我等计议,今日必设法留下那曹仁,叫我等放心行事。”

朱展听了这话,长出了一口气:“如此,一切只看整修了。”

“若是不成,日后想要下手就难了。”

“将军请进。”

朱展明白伏完心意,感动之余,又低声吐露心中所想:“国丈何须如此?那曹贼专横擅权,何人不恨?只是徒有杀贼之心而已,如今我等有诛贼之力,当行诛贼之事。陛下所倚者唯国丈一人,若我等事败身死,国丈务必保全已身,再图来日。”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对老友身体的担忧,他可不在意什么失礼不失礼,一边揉捏眉心,一边又咬开腰间酒囊,往嘴里灌了一口酒。

伏完暗自讶异,从前一点不曾听闻朱展和杨定竟是这样的忠贞之臣!

他尚不知晓其中还有种辑的事,只是发自内心涌起对朱展等人的敬佩,抽出佩剑将衣袖砍破,指着那破损处,对朱展郑重承诺:“此言只入我一人耳,若有泄露,便如此布!”

伏完有些忧愁,常言道欲思胜,先忧败,曹操生性多疑,要是杨定漏了破绽,纵然查不到朱展等人的身上,那董承可是决计要被牵连的。

仆役没一会儿便快步走了出来,躬身请杨定入内。

第二日一早,朝会方散,杨定就借着董承的名头往曹操府上递了拜帖,亲自在府前等候仆役入内禀告。

杨定自然发觉郭嘉的视线停在自己身上,若是换作旁人,或许此时面上已显露几分慌张,杨定却反而愈发淡然,只当未曾感知到郭嘉在看自己,专心等那仆役出来。

宿醉的头疼还未消去,戏志才有心想揉揉太阳穴,却不好在杨定面前失礼,被风一吹,捂着胸口又是一阵咳嗽。

“北军整编之事吗?”

他思维较常人活跃,善于体察人心,尽管这戒备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对他身份的不信任,郭嘉却还不是忍不住活动开心绪,往其他方向想去。

杨定一副无奈的模样,仿佛真是被董承差遣而来,他余光轻轻扫了眼一旁的郭嘉。

这人于他极为陌生,他不确定这个突然冒出的酒鬼是否会对他刺杀曹操造成阻碍。

朱展看得很开:“行此大事,安能趑趄不前?我闻曹操素有头风之疾,若是整修事败,我等再图他法,或是使药,或是再刺,纵不能杀他,难道还不能伤他?”

“正是。”

杨定认出其中一人是曹操所看重的谋士,略略颔首,权作见礼:“有关北军之事,前来同司空商议。”

陛下可倚仗之人本就不多,若再去了董承……

戏志才前一日和郭嘉在曹府偷喝了一夜的酒,两个酒鬼刚刚醒了酒,勾肩搭背地打算去找個女闾快活,谁知迎面撞见了杨定。

郭嘉极为敏感地察觉到杨定的视线,那其中转瞬即逝的戒备让他感到些许不寻常。

伏完揩去眼角泪水,他不便在朱展府上多留,只是短暂又谈几句,便匆匆告辞离去。

“咳咳,安西将军怎么在此?”

“我看戏先生面色不好,不如去寻个医者诊治一番?”

杨定从戏志才身边走过时,甚至还能关切一句。

戏志才微微一愣,笑着回礼:“一些小毛病,不妨事。”

杨定本就是出于礼节才有此言,得了戏志才回应,也不再多说,抬脚随着引路之人往书房去了。

待杨定走后,戏志才和郭嘉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彼之所想: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刘协这几日虽无动静,奈何先前赐衣之举已暴露其心,曹操不曾放松对宫中的掌控,如今只是坐等刘协等人的动作罢了。

这杨定不论是否有他心,既然上门,就没有不防备他的道理。

曹操府上往来之人众多,每日收的拜帖不计其数,杨定为了今日登门一见,已提前连着数日投了拜帖。

曹操虽早知晓杨定将至,却依旧只穿了件大襟短褐,外面披了件粗麻袍子,头戴乌色幅巾,看着和个平民百姓一般无二。

杨定心下厌恶他这做作

的派头,面上却是极小心恭敬:“杨定,杨整修,特来拜会司空。”

他在离曹操约莫四五尺之处站定,礼节和情绪挑不出一丝错处,他进来时便留意到堂前与帷幕两侧侍立的护卫。

杨定垂眸估摸着自己一击必杀的把握有几分,袖中的那一把短刃紧贴在皮肤上,已经被体温温暖,难以再感知到凉意。

桌案上摆了许多公文和书籍,曹操坐在案后,面上带笑:“整修前几日的拜帖,我都一一看过,孝灵皇帝改北军为五校,至今不曾有变,国舅何必非要重编八营呢?”

杨定上前一步:“京师戍卫虽有南北二军,但自武帝以来,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北军增至八营而存,正是因为宫室日增,唯有增设营校,方可拱卫天子。司空于许都仿旧都宫殿,盖宫室、筑殿宇,以迎天子,心常忠笃,无不在王室,国舅感念司空忠贞之心,却也不得不忧虑天子安危。”

曹操道:“洛阳宫室,壮丽非常,非一日之积,许都新创,何足比论?昔日灵帝在洛阳尚取五校,今可增乎?北军五校,乃官舍中廪,足以容受便罢,不须过差。今若增营,一不合制,二伤天子仁德之明,故不可为。”

杨定一听曹操又将刘协当做借口,心中恼恨,嘴上依旧顺着曹操的话往下辩驳:“先时不增营,乃天下晏然,天子无虞于京师也。今四海纷扰,奸宄四起,更宜加防卫于许都。”

他说着绕过桌案,来到曹操身前:“北军之事,国舅一心为天子,实无半点私心,司空执意不愿温和营……我有一策,或两全其美,独愿为司空一人所知。”

曹操并未屏退左右,只是侧浑身面对着他:“整修有何良策?”

杨定指尖早勾住那薄刃尾端,此时距曹操不过两掌之宽,正是行刺的好时机,登时双目圆睁,口中一句“曹贼受死”尚未说完,那薄刃已朝着曹操脖颈而来。

曹操当机立断,用尽全身力气将右手一直握着的竹简往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