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牛万程小道

《抗清》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康亲王杰书?”

王五有些诧异,印象中这个杰书是礼亲王代善一系的,康亲王也是礼亲王改的封号。

清代的几个帽子王中,代善一系占了两个。

至于杰书这個人,王五对其最大的印象就是“三藩之乱”时,杰书奉康熙之命领军在浙江抵御耿精忠的北伐。

结果因为畏战躲在金华两年,气得康熙连下诏书逼他进军这才动了起来,后来也成功平定了耿精忠。

不过耿精忠的失败不是因为其部战斗力低,也不是清军能打,而是因为耿倾尽全力北伐江浙时,台湾的郑家不仅不肯配合出海船入长江,反而派主力渡海捅耿精忠的刀子。

结果耿军因为后方不稳军心动摇,这才被杰书成功捡了便宜。

故后世史学家指郑家有三误。

一误李定国;二误张煌言;三误中国。

倘郑经眼光稍微长远一些,派主力以海船学其父入长江兵临南京,而不是疯狂进攻主力已经攻入浙江的耿精忠,历史就将走向另一个方向。

“康亲王应该只是挂名,实际指挥的当另有其人。”

说话的是正在清点满洲俘虏名册的张长庚。

王五点了点头,杰书这会怕是二十岁都没有,过去又没有战阵经验,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战场小白,清廷怎么可能真让他来指挥大军,多半配了几个副手。

不过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之首图海已经死了,王五想不到清廷这会还有什么能征善战的将领。

河西那四个汉奸如今不知在哪窝着呢。

不管实际指挥的是谁,眼下这局面只要三位老帅不犯大的错误,哪怕无法突破清军封锁攻入陕西,在巫山、茅麓山坚持个一两年应该不成问题。

这也是他安心前往荆州的原因。

转移出来的几千老弱妇孺和伤员不仅是替三位老帅卸掉“包袱”,也是间接帮助根据地“精兵简政”。

只是真没想到穆里玛竟然下岗了。

原是通过米思翰跟大玉儿、小康熙搭上线再开条路出来,防止鳌拜兄弟过河拆桥,不想人大玉儿反手就把穆里玛给抽了,改派了一个亲王来夔东坐镇。

鳌拜为何会同意王五就不清楚了,但显然大玉儿挺有政治手腕。

小麻子敢动鳌拜,背后也肯定是这个老女人在挺孙子。

西山之战多了插曲出来,却是不知历史会不会提前。

势,是王五能走到现在的原因,但如果一昧依赖所了解的势,恐怕也会被势所害。

想到这里,对于经营荆州的心思就越发迫切了。

无论敌人如何变化,手里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

不禁问张长庚道:“你的银子什么时候到位?”

张长庚没好气的说道:“已叫人筹措了,最迟五天。”

七十多万两银子对湖广总督而言并不是多大一笔款子,叫幕僚用毛笔在帐上这里点点,那里圈圈就有了。

这三年来经他张长庚之手撒出来的银子没有一千万两,也有八百万两。

小数目。

可一想到王五这小子拿大清的银子在荆州养私兵,张长庚心里多少还是不快活的。

“银子你叫人直接送荆州吧,七十万两整就行,余下几万两算我请你老张喝茶的。”

王五很大方,一下子就给老张孝敬了六万多两。

如果按上等营兵饷银翻倍开支计算,一名士兵一年饷银加吃喝住行开销至少得六十两,外加武器装备以及训练消耗,六万多两可以让王五养1000士兵一年。

却大手一挥给了张长庚,手笔是不小的。

“嗯?”

张长庚怔了下,“要不你再给我几万两路费回武昌?”

牛万程来了,不太高兴的样子。

“穆里玛不是要带你回燕京的吗?”

王五客气的给牛旗搬了张椅子。

“都统大人就别拿老牛开心了,老牛如今什么的都不是,您的才是大掌柜的干活唉,早知如此,老牛就不应该猪油蒙了心”

牛万程一脸讪讪。

真是千算万算没算到穆里玛会滚蛋。

滚蛋就滚蛋吧,可你他娘的倒是说话算数把他带回燕京啊。

结果以信任为名将他留在战区继续钻山沟子,忒他娘的不是人。

“怎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