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局势

《被逼陪嫁?我入王府嫁新郎当宠妃》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户部尚书震惊:“齐王爷是哪里听到的消息?这是不可能的,岷州的官仓已经打开,每日按人头售卖粮食,价格都是很平稳的,地方昨日来报的数据还显示,一切平稳。”

这时候,刑部尚书郭珍接下了话茬:“皇上,臣在昨日对来京告状的几人连夜审问,他们也说,市场上已买不到粮食,民间恐慌一片。”

此时,右相沈国忠说话了:“那刑部就好好查嘛,这和动用驻军全权接手地方赈灾事务,有何关联?如若如此做,地方官员该怎么解读这件事?向来我朝,各部分工明确,地方的责任就让地方去协调,他们对地方的情况熟悉嘛!”

众朝臣都议论纷纷,除了工部尚书没发表意见,其他的几部均认为齐王的提议不妥。

瑞王也把矛头指向了齐王:“四弟这是不满户部,还是不满本王协理户部,借机发难呢?”

六皇子也站在了瑞王的一边:“四哥虽有我大荣战神的美誉,可在治理国家事务上就有所欠缺了,军士是打仗用的,这些地方的赈灾事宜,就交给地方,各司其职才好,二哥协理户部,往日里都好好的,怎么四哥一回来就找茬?”

齐王有些孤立无援,不过他仍旧坚持:“父皇,既然有人告状,就不能闭目塞听,民间传言,西南粮价一日高过一日,而京城又有来自西南的书生冒死告状的,都直指西南赈灾不力。

各地驻军不像地方那般盘根错节,他们只听军令,这个特殊的时期,赈灾粮将从各地运往西南,动用军士,速度和效率会更高,也能避免地方的各方面人情世故,保证赈灾粮最大限度的到达真正需要的人手里。

如若有军士不听号令,军法也不是吃素的,儿臣还是认为,不必拘泥于各司其职,军士也不是只在对外战争时能派上用场?”

瑞王很恼火:“老四你这是不相信户部,不相信本王能把赈灾事务做好了?你只相信军士,是不是说你觉得在金銮殿早朝的官员都难堪大任还是认为他们贪腐呢?”

户部尚书也坚决反对:“户部的事,户部又没说有困难,齐王殿下如此做,臣这户部尚书还怎么自处?”

右相这时候进言:“臣觉得,齐王爷虽是好意,但此事不妥,我大荣幅员辽阔,不是这受水灾了,就是那旱灾了,不都是朝臣各司其职,平稳度过了嘛!

这次西南的灾害虽严重,但好在只是区域的灾害,调整全国的粮食储备,度过这一年的难关还是没问题的。”

皇帝在龙椅上,听着众人又开始窃窃私语,久久不说话。

众朝臣基本上都对齐王有意见,皇帝也看出来了,齐王毕竟刚回京,没有交好的朝臣,和右相的政见也不一样。

他们俩怎么看都不怎么合拍,即便右相的女儿嫁入齐王府,但右相仍旧一点面子也没给齐王,确实如齐王上次所言,眼里没他这个皇室王爷。

不过齐王倒是个执拗的,他在几部执意反对下,仍旧坚持己见,工部尚书保持了沉默,估计还是因为齐王协理工部,给齐王个面子,在装鸵鸟。

朝臣争论不休,皇帝看向一直不说话,甚至闭上双眸的左相,现年55岁的施安,问“左相什么意见?”

左相睁开眼,抬眸看向皇帝,深思片刻后,启口了:“老臣认为齐王殿下的提议可行。”

右相立马就反驳了:“左相老糊涂了吧,难道地方官员没有人了,户部没有人了,兵部怎么能插手地方赈灾事务?”

左相拧眉看向左相,笑称:“右相别那么大火气嘛!现在边境太平,各地驻军闲着也是闲着,交给他们不省得各部协调押运队伍嘛!军士都是半大小子,要力气有力气,要规矩有军规在,多好的事,干嘛要扯什么插手地方事务是不是?”

瑞王却不依不饶:“左相所言本王可不敢苟同,好似户部没有能力押运粮食,地方没有能力赈灾似的。”

左相摸了摸胡子,接话:“但,军队的速度和效率更快,历来灾年即便朝廷尽力赈灾,仍旧会有偏远的山区饿**,如何把粮食迅速送往山区,毋庸置疑,军队更能胜任。”

左相语气平平地进言:“规矩是人定的,各部各司其职,但说到底是个整体,在应该合力的时候应该有大局意识,分什么是户部的事还是瑞王爷的事,都是我大荣的事嘛!分什么你我是不是?”

齐王也端看着左相,觉得这样的格局才是一国宰相应该具备的,而不是官场互相攀附。

皇帝听了挑眉,畅然道:“左相所言也是朕的想法,四皇子以后也不许再无证据的情况下揣测官员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