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咸阳宫对

《大秦二世皇帝》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殿下知道天地谋划?”王翦问道。

“不知,但可以确认,颠覆大秦,重新扶持建立一个屈服于天地的王朝。”扶苏分析着回复。

“如此推断很合理,大秦要收拳,集中力量应对接下来的未知挑战。”王翦沉声说道。

“如今,赖始皇帝天威,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统一,路上驰道道道通咸阳城,水网密布条条汇三川郡。大秦势大,地大,难守。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我建议收缩军力,守住中原和山川险要之地,坐看六国复国内斗。待时局有变,自河套、三川、巴蜀三路出兵,迅速再次一统。”蒙武沉思片刻,建议道。

王翦不是太认同,他一人独灭五国,不认为覆灭后的六国有多大威胁。他直接说道:“大秦能够灭六国一次,就能够灭六国两次,不用收缩,大秦将士指哪儿打哪儿。”

韩信试探着说:“我说一点个人浅薄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如果我们不以血统而以文化认同来定义华夏民族。至少可以团结心向华夏的大批人族。团结大多数,拉拢摇摆者,武力消灭坚决反叛者。维持天下一统,人皇共尊,应当不是太难。”

“韩将军分析有理。一手建立文化认同,一手军事扫除叛乱,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扶苏抚掌笑道。

“我补充一点:当下,一统对多数人冲击是巨大的。始皇帝陛下当时还组织过郡县与分封争论,分封思想千年来深入人心,郡县新制是新产物,短期难以被接受,况且大有大的难处,徭役法等多部律法都不适用于地域广大这一特点。以前大秦戍边,从南到北不过千余里,日行五十里,二十日一般都能风尘仆仆赶到。现在地域广袤,长达三千余里,六十日大多人是赶不到的。时间久任务重,劳心劳力,超过人承受的极限,便只能铤而走险。我这一次,从东南入咸阳深感大的难处,治理之难,地方本土势力深厚,黔首活的很是不易。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重要山水地连成片,不容有失,其余土地尽力治理,如若守不住,尽量撤退,保存实力。让复国势力去折腾,去搜刮民脂民膏,激起民变,再趁机一波平推,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强烈对比下,一统必将深入人心。”张良深思后小心谏言。

毕竟是提出恢复六国,哪怕是战略收缩,对大秦来讲,主动放弃奋七世余烈统一的天下,一个外人是不能讲的,弄不好会掉脑袋,再不然会被边缘化,他是在拿自身性命与前途做赌。

果不其然,他话音刚落,便敏锐感觉到十数道不善的眼光直勾勾盯着他。撕碎他的意图很是明显。

“子房胆子太大了。主动收缩是不可能的。六国故地很多都是功勋贵族及新贵封地。税收这个块儿朝廷不干预的。”扶苏哈哈一笑,暗示了操作之难。

动一人利益容易,动一群人利益那就是在自我**了。况且秦人以耕战立国,以军功授土,这是万不能动的,动辄立即根基倒塌。

“有几点是可以采纳的:一,建立文化认同感,重新定义华夏民族,这需要儒墨配合。二,训练精兵,时刻预备大战。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让黔首能够安居乐业,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心向大秦。四,征调农家,兴修水利,研究新品种、新工艺,减轻农业人力,土地增收粮食。五,停止所有徭役,咸阳高级别官吏隐姓埋名,带着护卫,深入六国故土考察调研,为期半年。”

“我们的每一项决策都要实事求是。没有走访,没有深入,没有调研,凭借奏折,字面上的数据啊、事情啊等等,都是从下层层报上来的东西,是下面想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我们要主动去看、去发现奏折中没有显现的东西。向子房说的:徭役时限,靠简单累加就是不妥当的,如果没有亲自去走去看,他也难得出合理结论。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小事情会给帝国带来多少民怨。”

扶苏终于明白了始皇帝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