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集分果果

《明末之定都上海》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蓝采和的心情越来越好,气场越来越足。

一夜暴富之后,他发现自己成了四兄弟团伙的话事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之前在铁矿山,虽然他拥有学历优势,但王启年拥有矿山的产权,两者相较之下,自己难免要气短一些。

现在大不一样了。

在与闯贼的斗争中,王启年先是被吓尿了,失了面子,然后就装病在床,一个多月里始终无所作为。等到现在分配胜利果实的时候,自然就失去了主导权。

李云龙在斗争中虽然贡献很大,但如今他属于两眼一抹黑的外来户,很依赖自己的帮助,所以,对于自己的各种安排,他都是言听计从。

而谢若林则不需要考虑,他只是一个跑过来占便宜的。

原本铁矿山有一千人,李云龙手下有一千人,这次在闯贼老营接收了两千人,如今四兄弟的手下,人口达到了惊人的四千多人。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很多县城,都没有这么多人。

蓝采和要求王启年帮助他,尽快把这些人手分工利用起来。

然后又提出,既然李云龙已经从良,那么就应该转变身份,把他手下的一千人,改编成厂区的护厂队。

并且本着兵在精而不在多的原则,精简一半,编成一个大队。

改编以后,

每十人为一个班,设班长一名,

五个班为一个小队,编制五十人,设正副小队长,

五个小队为一个中队,编制一百五十人,设正副中队长,

三个中队为一个大队,设正副大队长。

一般队员,月薪三两银子,班长五两,小队长十两,中队长二十两,大队长五十两。

矿区的工人月薪,与护厂队相对照。

普通力工月薪一两,工匠二两,组长五两,车间负责人十两,分厂负责人二十两,总厂负责人五十两。

四兄弟月薪一百两。

所有人管吃管穿管住。

听完蓝采和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规划,疲惫不堪,正在大口喝浓茶的王启年差点被呛死,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才上气不接下气道:

“用得着这么多吗,四弟?

你看我那几个管事,可都是月薪五两银子,

还都干得挺欢实。“

谢若林也插嘴道:

“不能这么发饷啊,四弟,

否则,我那二百多兵,都得跑过来。”

李云龙也笑道:

“哈哈确实有点多。

你可把账算好了啊,老四,

别把大话吹得太早,

等到没钱开饷的时候,咱可也没法缩回去。“

蓝采和正是意气风发的当口,对众人的担心不屑一顾,他浑不在意地摆摆手:

“哎呀,放心把你们,

等咱们的厂子都开起来了,

各种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出去,银子就会大车大车地拉回来。

到那时,咱们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了。“

对于蓝采和的说法,王启年有些不以为然:

“反正你把帐再算细一点没坏处。

你要知道,若是让这些下苦人放开了肚皮吃,

一个人一个月就能吃掉咱们一石粮食。“

蓝采和笑道:

“嗐!让大家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嘛。

再说,如果给工人增加点肉菜,

他们肯定就吃不下那么多饭了。”

见他这么坚持,三个哥哥都只好微微摇头,不再作声。

接下来是商量谢若林的问题。

谢若林在山里待着,最为担心的,是怕流贼过去以后,会有人参他畏敌怯战,来个秋后算账,毕竟这次闯贼还没到,他就率部转进华阳了。

现在下了山,听说白莲教攻占了宁羌州城,杀了全部文武官员,包括他们宁羌卫的所有上官。

这个消息虽然还不能完全确认,但也足可以让谢若林放下心来,毕竟,所有上官全都光荣殉国,只剩下他这个小小的千户还在坚持抗敌。

所以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帮助谢若林抓住时机,更进一步。

蓝采和的意见是,要想一个好办法,争取弄一个官升三级,直接去当宁羌卫的指挥使。

这样的话,大家以后在略阳,宁羌,沔县一带办事,谢指挥使都能罩得住。

“这恐怕不容易,”哈气连天的王启年,喝了一口浓茶,道:

“他上面还有好几级呢,

什么镇抚,指挥佥事,指挥同知,

你说的卫指挥使要比他这个千户大四五级呢,我看不大可能。“

蓝采和笑道:

“也不一定,事在人为嘛。

咱们把老营里用不到的东西,都让三哥当作战斗缴获交上去,

不行的话,再交几千旦粮食,几千两银子,

我看就差不多了。“

李云龙摇摇头:

“不行不行,

要想官升三级,光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