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不搞这些,我要守纪律(求追读)

《1993风华尽览》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宋先生对我们波道……信心很足啊。”徐广听到他说三年内帮他们做到华北一个区就年销10万台,自己都没这个底气。

  宋阳笑着说道:“所以我早点来跟你们谈,我愿意赌一把国货。反正今年如果我把5000台销出去了,就跟你们签代理协议。接下来三年按梯度每年拿多少货,白纸黑字,卖不出去也是砸我手里。倒是贵厂,得尽快找到资金扩产能提质量。仅凭收到的货款,那是不够周转的。”

  徐广不知不觉地已经把他当做同龄人了,闻言点了点头:“宋先生有这么大的魄力,我们也感到很振奋。拿货的价格,我们股东之间必须得商量一下。宋先生专程来一趟,今天就由我们做东。”

  他说着就吩咐白永胜去安排了,转头才问宋阳:“如果价格定下来了,至少三成的货款,宋先生这边没问题吧?”

  董立明心里一咯噔。

  200多万的三成,那是大几十万了,宋阳哪有这个钱。

  宋阳果然摇了摇头:“你们还要两个月才开始生产我的货,那么大的资金,几个月的资金成本也够高了。这事是我要做的新业务,回头我在燕京的公司得要九十月份才办得下来,到时候签合同走公账。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签个意向协议,我放1万块钱定金在这里。”

  徐广有点犹豫。

  现在他们的产品确实还挺受一些有眼光的人欢迎,有些甚至已经付了五成的货款希望更早拿到货。

  只是定金的话,现在还没这样的先例。

  只不过宋阳要了5000台,又说了区域代理的想法,再加上他身上隐隐的背景和气势,徐广一时之间也没有一口回绝这个提议。

  宋阳又说道:“货款你放心。我说了,拿到货之后,我能一个月内全卖掉。过年前,你们就能收到全部货款。这一点,你们到时候要是不放心,可以写到正式合同里。”

  徐广这才点了点头,然后再次堆起笑:“看来宋先生是已经找好了销路,回款方面也完全有把握啊。”

  宋阳于是只高深莫测地笑着。

  他想得越离谱越好,反正宋阳什么都没说。

  寻呼机这种东西,最开始大规模用的还真是公安系统,毕竟对讲机太耗电,而BP机换一次电池可以用上大半个月。

  现在,除了部分有钱人,主要的购买群体还真是国营大单位的人,比如说业务员、记者等等。

  徐广听到他这么大的口气,只当他是有关系,已经找好了大客户。

  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太常见了。

  宋阳不愿多说,他们也就不深问。

  到了晚上,波道的老总,加上技术骨干,还有徐广和白永胜都来了。

  桌旁就董立明一个新嫩。

  波道的老总许立华和徐广都毕业于西南交大,负责技术的副总随博毕业于浙大,听说董立明是燕大学生就连连吹捧着,让董立明一时如在云端。

  “我听说过你啊!”许立华笑呵呵地对随博说道,“隔壁邵兴有个学生,年年考到燕大,年年因为要军训一年所以继续复读,你不记得了?之前电台里有说。”

  董立明苦着脸:“真的?电台都播了我?”

  这纯纯黑历史了。

  “真的啊,说你终于去读了,结果还是没躲过,要是在复读一年就没事了。”许立华开着这个玩笑,却看着宋阳。

  邵兴货真价实有这么个人,那么董立明在石门庄军训了一年回来,带回来了一个同学的哥哥,这个宋阳可能还真是部队那条线的人。

  许立华有心打通这条线采购的门路,对宋阳更加着意结交:“宋先生,我们老隋也在这里。不是吹牛,我们的技术都是这个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当初国家愿意拿出510万投资我们,技术是经过了严格专家论证的。质量问题你放心,你说得很对,现在的小问题都是能通过引进更好的设备和培养更熟练的工人解决的!”

  宋阳端起了酒杯:“我相信这一点。”

  “……宋先生,我们可没法像你们鲁省人那样喝。”许立华有点怵他的酒量,“把我们灌迷糊了,价钱真的也只能到420一台,十块钱就别争了吧?”

  宋阳乐了:“我没争了啊。不过许总也清楚,我这边的客户对质量问题是很重视的。还有两个多月才产我要的货,这段时间你们还是想方设法提高质量问题为好。要是开局的口碑不好,后面我的市场也不好打开。”

  “这是一定的,一定!”许立华连连保证。

  有两百多万的大生意在这,波道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