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地委的意见

《山河劫》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天气晴暖宜于踏青,城里的知识分子三五成群出来游玩。

那俊俏的后生、各式的旗袍让田间地头的姑娘、小伙儿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中许多人连县城的模样都不曾见过,也从未想到原来城里人的打扮是这样的呵?

不过有伙人似乎不喜欢和别人一样去看淠河春水、登月亮岛,他们高高兴兴地雇了辆马车,不辞辛苦跑到离城五十多里外的昭庆寺来看古迹。

“你们瞧,这几株古银杏都是上千年的老树,全国也看不到几株。能在此处见到它们在一起,甚为难得!”带路的眼镜先生说完又补充一句:

“不过现在却不是看银杏的最佳时节,若是秋天一片金黄时,那才叫漂亮!哎,你们哪个有意,秋天咱们结伴再来!”

“算了吧,这地方亏你想得出!也就是陪着你程大教授,不然我可没心思跑这么远!”他身后一个圆脸、满脸胡须的中年人连忙摆手。

“益民呵,你这个身体得锻炼啦!”程教授哈哈大笑,说:

“找古迹么,可不就得踅摸到山里来?只是我不明白,当年李世民怎会挑这地方建寺,而不找个城外开阔地呢?”

周益民气喘吁吁:“我得先歇会儿脑子才能开始想问题,现在你别来烦,要问问他们!”

“老程你太较真,这就是民间口口相传而已,上千年前的事情谁说得准?”黄晖年纪轻而且当过兵,走到这上面脸不红、气不喘。

指着前面的牌坊:“喏,这不就到了?老周再努努力,你看人家女士都没事。咱们到上头找大和尚要些茶水,那时坐下来沐浴着春风,想想该有多么惬意!”

“喂,你们三个在嘀咕女性什么呢?我可听见了!”张淑春在后面几步仰起脸来**。

“小黄在督促老周向你学习!”程永年笑着大声回答。

“唉,你们这些人呀,等你们到我这年龄就有体会喽!”周益民口里说着,脚下到底还是加快了步伐。

寺里的接待僧听说程永年是省立大学的教授,吃惊之余赶紧恭敬地请大家到茶室奉茶。

待小沙弥布好茶点退出,大家仔细打量发现这茶室建的位置颇为讲究,正好在处高台边左右没有树木遮挡,下面是放生池出来的溪水潺潺而过,面前眼界开阔、心胸为开。

大家说笑一阵转入正题,渐渐说到霍县的事情。周益民介绍完情况,说:

“霍县县委收到苏鼎的报告以后十分重视,特地派张老师来六安。

一方面是向皖西地委如实说明,另一方面因为她是和陈家、三河原支部直接接触过的人,对情况最清楚,所以我们有什么问题、疑点,可以直接请她说明。

好,大家看谁先发言?”

黄晖举手说:“我先问吧,陈家是以**地方,因此获得了地盘和权力。

淑春同志我有点不明白,他们和其它民团、地方军阀有何不同,为什么你们县委会冒着同志暴露的危险,支持同陈家维持某种合作呢?”

张淑春抿嘴一笑:“你负责武装工作,应该知道每条枪有多重要、多宝贵!

而在陈仲礼保护下,老朱他们居然扩大到三百人枪,甚至连机关枪都有了,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当然,老朱和陈仲礼之间的关系某种意义上也是互相利用、互相依存。

陈家在明知他身份的情况下还收容他的部队,甚至把俘虏和伤员都还给他,这在敌人队伍里是极其罕见的。

这就要说到陈仲礼这个人,说到陈家,他们确实是地主,也是地方实力派。

不过陈家兄弟和别人有明显不同在于,他们厌恶**斗争,坚持传统道德,但又在汲取经验和技术方面采取极为开明的做法。

比如我们掌握的情况陈家是霍县首个倡导减租减息的地主,因此他家在本地受到以周家为代表的一批地主阶层的反抗。

陈家巧妙地利用县长的支持,通过对这些反抗的**反而扩大了地盘,也赢得了大资本、教会甚至省府的支持,反过来再推动自己地盘上工商业、教育、交通运输等的发展。

从这些轨迹中我们得到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