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一座空城

《三国:最强谋士》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话说太史慈刚刚投入到刘备帐下,赵尘便与其一道计划着先取东莱郡,而后稳固大部分青州后,便可实施百骑奔袭。

赵尘将众将士和谋士唤来,于府上会客,共商进攻都昌袁谭和东取东莱郡之事。

众人各抒己见。

而后说到取东莱郡,太史慈便抱怨了一句:“东莱太守管统着实令人气愤,治理的东莱郡与徐州各郡天差地别,慈当面陈述,依旧不愿归降军师。”

赵尘无意间听到了太史慈的话,笑着问其具体情况。

太史慈便将自己安葬好**礼之后,去找管统,想要说服管统投降赵尘之事一股脑说了一遍。

赵尘听之,哈哈大笑。

太史慈不解,问:“军师何故发笑?莫非慈作为有所不是?”

赵尘抿了一口茶,摇了摇头,方才回道:“子义将军仁爱,希望东莱郡百姓能生活在太平盛世,只可惜管统未能识得将军深意。另外,将军可识管统为人?”

太史慈回道:“慈只知道此人乃东莱太守也,不知其他。”

赵尘伸出了一个手指,解释道:“管统此人虽无大才,但最重一个字。”

“何字?”

“忠!管统是最忠于袁谭之人。”

要知道,历史上袁谭被众人背叛之时,唯独东莱太守管统依旧效忠,甚至弃其妻子来拥护袁谭。

之后管统也因为忠字,才被曹操赦免。

太史慈恍然大悟,难怪自己无法说服管统。

赵尘笑道:“子义将军有空可去营陵询问王修王叔治先生,他最了解管统为人。”

太史慈点头应允。

此事也算是一首小插曲。

可众人刚想继续讨论,没想到斥候送来消息。

袁绍命大将文丑领兵一万人,正赶往西安与沮授汇合。

众人微微一惊。

张辽说道:“听闻文丑乃河北名将,武艺还在颜良之上,在冀州与幽州周边无人能敌。此行来势汹汹恐怕不好对付。”

赵尘却笑道:“无妨,来一个我等打一个,来一双我等便打一双,无需担忧。”

文丑乃勇夫也,对付其之策,赵尘已然心中有谱。

历史上曹操的计策便是最好的方式。

官渡之战期间,曹操采纳军师荀攸的“饵敌”之计,用六百人示弱和大量物资引诱文丑。结果文丑与刘备五千骑兵果然中计,分散劫掠物资。这时曹操让军士上马,六百军士跳上马冲击文丑大军,文丑战败而命丧乱军之中。

只要文丑能出城迎战,赵尘便可以此计破之。

随后,他便命诸葛瑾与徐盛领军一万守住临淄。

又让张合执自己腰间玉佩与书信,速速前往营陵替换程昱,让程昱速做准备,随时攻打袁谭。

毕竟张合本就是袁绍帐下战将,战场上面对文丑老同事和袁谭老雇主,难免有些不适。

故而赵尘才让张合替程昱守城,让程昱去逼迫袁谭。

他自己带着张辽、陈到、太史慈和陆逊一路朝着西安县而去。

此时此刻,赵尘突然发现,将袁谭困在都昌的另一个好处,便是能不停的引诱袁绍前来救援。

大军救援心切,自然急于想要与赵尘交战,十分容易中赵尘的计谋。

这其实也是变相的围点打援,消耗袁绍的有生力量,对下一步谋取冀州十分有利。

穿越前赵尘在玩吞食天地之时,这也是他最常用的计谋,用一名强力的武将(通常是学习后的张飞)去不断消耗临近城池的有生力量,而后再攻取。

赵尘一万大军依旧在西安县外十里地安营扎寨,对抗文丑与沮授的袁绍大军。

当赵尘面对舆图,还在思索着如何将文丑引诱出来之时,文丑与沮授大军的举动却出乎赵尘的意料。

斥候来报,文丑正领着大军撤离西安,往西北方向而去。

消息有些突然,西北方向乃冀州也,与进攻赵尘大军的目的背道而驰,也与袁谭所在都昌截然相反。

这是何意?

陆逊猜测:“先生,莫非是文丑与沮授二人自知不敌先生,便领军后撤,以避我军锋芒?”

赵尘没有判断,只是说了一句:“或许吧。”

对于文丑和沮授的举动,他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为何。

陆逊略加思忖,说道:“先生,既然文丑和沮授离开了西安,西安对于临淄如同小沛对于下邳,不如我军前往取之,也算是为临淄而守。”

陆逊之言,不无道理。

西安虽是小县,但对于临淄城而言,却至关重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