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二个锦囊

《三国:最强谋士》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话说太史慈依照赵尘的计谋,诱出管统,于阳丘山半路伏击,打得管统措手不及。

管统三千大军损失殆尽,剩余不足千人被太史慈收编,管统本人也被太史慈生擒。

而后太史慈凭借管统,敲开了东莱郡治所黄县的城门。

这一仗,也算是兵不血刃拿下了东莱郡。

太史慈刚进城,便收到了赵尘的书信。

信中有言:今晚破都昌,子义用管统名义守城,若袁谭与沮授来投,顺势拿下。

太史慈笑道:“军师这是给我送了一份厚礼呀!”

他似乎没有对今晚破都昌城没有任何怀疑,仿佛赵尘说到之事必定做到。

正如太史慈所坚信的。

九月十四当日晚,都昌城被张辽、陈到和程昱三人协力攻破,袁谭领着残局一路朝着东莱郡黄县而来。

次日,前线斥候将此情况报给了太史慈。

太史慈忙组织将士,换上管统大军的衣服,插上“管”字大旗,安排人员在城头值守,并在西门两边安排了刀斧手。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袁谭而来,唱一出请君入瓮的大戏。

九月十五,赵尘再次来到即墨城前,遥喊沮授见面。

沮授懒散地走上城墙,面对赵尘嘲讽:“怎么今日又来城前,莫不是想要前来告别?”

赵尘没有生气,只是笑眯眯地回道:“上次我便说要还别驾两个计谋,第一个便是在九月十五前破都昌城,别驾可还曾记得?”

沮授笑道:“当然记得,今日便是九月十五,难不成都昌城已破?”

只见赵尘点了点头,自信地说道:“别驾英明,都昌城已破,袁谭公子正逃往东莱郡黄县。”

沮授听之,完全不予理会。

“休要蒙我,都昌城坚固,虽然城小,但袁公子手握一万重兵,岂能被你一句话就破城?”

赵尘身边的陆逊,站出来说道:“别驾不必着急否定,我家先生从不打诳语。”

沮授一听,心中有了些许疑惑,难不成都昌城真被赵尘攻破了?

思绪未果,忽有一名斥候匆匆跑上城,汇报:袁公子兵败都昌,以往黄县而去。

沮授大吃一惊,难以置信地盯着城下的赵尘,脸上笑容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不可思议。

见沮授那失了血色了脸颊,赵尘微笑道:“看来别驾收到消息了,我没骗你吧,说九月十五前破都昌城,绝对不会等到九月十六。”

赵尘身边的将士都哈哈大笑,与即墨城上的沉默不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沮授皱着眉头,强忍着忧愁,白了一眼赵尘,准备甩手离去。

赵尘忽然叫住沮授,说道:“别驾莫走,我话还没说完。”

“汝还有何话可说?”

“刚说了,我要还别驾两个计谋,破都昌城乃其一也,这其二吗?……”

“其二是什么?”沮授小心翼翼地试探。

赵尘却大大方方地笑道:“其二便是,三日内拿下北海国和东莱郡。”

沮授一听,更是怒火中天。

他大哼一声,留下一句“不知天高地厚”,便甩手离去。

赵尘也不生气,笑眯眯地领着大军回到大营。

仅仅片刻功夫,张合便领着四千大军,绕过即墨城,朝着仙山和龙虎山而去。

沮授回到即墨县衙,内心不断思索着消息的真假。

一旁的亲信说道:“别驾,赵尘先前吃过我等在下邳城散播谣言的亏,极有可能以牙还牙,故意散布袁公子兵败的消息,好让我军恐慌。不如唤来那斥候,再问清楚的好。”

沮授采纳其意见,叫来那名斥候。

正如沮授所担心的,斥候言,袁公子兵败之事并非他道听途说,而是亲眼所见。

都昌城被大水淹没,陈到领军偷袭了都昌城,袁公子无法只能打开东门,突围而出。

“可看清袁公子往何方而去?”

“看清了,东方,是东莱郡方向,听军中人言,是往黄县去了。”

沮授皱了皱眉头,此时去东莱郡本是最好的退路,可赵尘已经派太史慈前去东莱郡,若是中途遇上恐怕袁公子就会深陷绝境。

而即墨城被赵尘盯得死死的,一旦开城门,就可能引来赵尘大军。

为今之计,恐怕只能领军退守东莱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