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撤向舒城

《三国:最强谋士》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曹仁,字子孝,历史上而言,将帅之才要远大于战将之才。

每次曹操出正兵,出奇兵者必定是曹仁。

说白了,曹操负责正面作战,曹仁负责侧面作战或者开辟第二战场。

曹操攻击陶谦之时,曹仁攻打陶谦将吕由,力战而破之;

曹操与吕布作战,曹仁还是作为偏师出击,攻句阳而拔之,生擒吕布帐下将领刘何;

官渡之战时,袁曹两军阵前胶着,曹军如泰山压顶,无可奈何。曹仁向曹操进言:“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

曹仁一语便击中要害,敏锐地找到了突破口。在袁绍强敌面前,既不能抽调大军**,又不能坐视不理,刘备新带袁绍兵,可一击而破之。

可见其军事才华,绝非一般。

至于武力,并没有特别突出,历史上也没有过多记载。

所以败在太史慈的枪法之下,不足为奇。

话说太史慈领军往南撤退了一里地,忽然见南面杀过来一路人马。

太史慈心中暗暗吃惊,此刻若是再来一路曹军,恐怕支援合肥城不成,连三千铁骑都要交代在此地了。

直到来将飞奔至太史慈跟前,他才放下心来。

来者不是别人,乃徐盛也。

可是他又忽然想到,徐盛在此地便意味着合肥城已经被曹军拿下。

正如军师赵尘所言,合肥城和六安城都不容易守。

果不其然,徐盛一见面便对太史慈说出了合肥城丢失的情况。

两人无暇多想,急忙合兵一处,应对身后的曹仁大军。

由于徐盛步兵的加入,大军有了阵地作战的能力。

骑兵与步兵配合,很快就稳住了战场的形势。

曹仁眼见一时间攻不下太史慈,心中懊恼,好不容易已经将太史慈击溃,只需再多些时辰就能一雪当年之耻,偏偏此刻来了另一个人。

两军互不相让,相持了约莫半个时辰。

曹仁渐渐心生退意,长此以往消耗下去,他的五千骑兵就都要耗完了。

太史慈感受到了曹军的情绪变化,立刻利用这次机会,全面反击。

曹仁大军一时间连退数十米。

正当曹仁吃力扭转战局之时,东面又杀过来一路人马。

众人都大吃一惊,此刻任何一路人马杀来,对于另一方都是不利的。

只见东面一路人马打着“夏侯”旗号,曹仁哈哈大笑。

不用问,定然是夏侯惇所领大军也。

果不其然,夏侯惇领着五千大军,直接冲进了混战之中。

曹军立刻气势大涨。

太史慈与徐盛二人无奈,分别接过冲来的夏侯惇与曹仁。

四将来回胶着数十回合,各自不分胜负。

而此刻,太史慈大军已经逐渐溃败,徐盛手中的一千余人渐渐变少,再不退去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两人相视一眼,立刻达成一致,各自虚晃一招,逼退敌将,领军急忙后撤。

曹仁与夏侯惇始料不及,见两人领军撤离,也不急于追赶,听从郭嘉之言,各自整军回合肥城。

见曹军不曾追来,太史慈与徐盛二人松了口气。

两人合计,既然合肥城已经丢了,六安城也无法独立坚守,不如先回舒城,与军师赵尘汇合。

于是,太史慈便遣一名亲信,匆匆赶往六安城,将剩余千人一道撤往舒城。

另一边,赵尘收到了前线的消息,知道合肥城已经被破,眉头忍不住紧缩。

张宁上前安慰道:“厚德既然心中早有安排,又何必皱着眉头呢?”

赵尘摇了摇头,无奈地回道:“虽然已经料到合肥城守不住,只是未曾想到丢的如此快,原本还想着稳住局面之后,另谋他路。如今只能先行应对,击退这一波曹军的攻击。”

只是如今身边没有一个可用的将领,让赵尘着实有些束手无策。

“不如让那位神秘战将领军?”

赵尘看了一眼张宁,笑道:“不可,此人不是曹军的对手,况且我还有他用。”

张宁微微一笑,似乎看出了赵尘的心思。

两人思绪未果,东面又送来一条消息。

周瑜已经兵临襄安城下,正在全力攻城,赵将军四千大军死伤已经过半。

赵尘放下手中的书信,揉了揉太阳穴。

襄安城在这般攻城强度下,也支撑不了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