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赵书记要借力

《重生官场:从省政府办公厅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余则成说虽然很有道理,但是没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王林海该紧张的心还是紧张。

秦南倒是可能会知道一些消息,但王林海却压根就没有向秦南打听消息的想法。

他跟秦南私底下再怎么称兄道弟,王林海也不敢去挑战他们之间到底谁的关系更铁。

眼瞅着时间越来越近,王林海索性清空脑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么也不想了。

“说一说你对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吧!”进入会议室,赵卫国低头处理着文件,语气平淡的问道。

王林海立刻正襟危坐,将之前他在余则成那边汇报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快速的说了一遍,随后又提出了他打算在下一年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

除了目前已经在做的公共交通,关爱军属、老兵、老人以外,他还打算将临安正在运行的市长热线稍加改进之后引入到乌伤,全面拉近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为百姓办实事的工作效率。

赵卫国暗暗点了点头,王林海回答的很普通,没有什么太多波澜壮阔的地方。

但这是站在他这个角度上去看的,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朝着好的方向走下去,政府工作说到底其实不就是那么点事儿吗?

“你对江南未来的经济发展怎么看?”赵卫国突然问道。

王林海愣了下,问他一个县级市市委书记全省未来的经济发展?

你确定没有问错人?

但是以他对赵卫国的了解,这话铁定不是问错了,怕是他故意这么问的。

只是这个问题有点不太好回答。

回答的太过保守,赵卫国未必会满意。

回答的太过奔放,又会给赵卫国一种当着县级市市委书记,操着省委书记的心。

换句话说,他要是问自己对鹜州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那他还能淡定的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但是现在……

王林海想了想,说道:“书记,这个问题的立意对我来说太高了,我还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所以您要是问我的话,那我就只能从个人角度去说一说了。”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赵卫国平静的看着王林海。

“我只能从过去看现在,再看未来,计划经济时代的参考价值并不大,只能从改革开放初期算起,那个时候咱们出口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农产品,或是一些矿产,后来随着工业实力的逐渐提升,特别是进入千禧年后,我们的工业品出口规模开始逐年增长,抛开政策的支持以外,我们发展至今完全可以说是靠着科技的力量。”

“我们现如今已经从单一的农副产品、矿产出口转变到了初级工业品的大量出口,虽然进步很大,但依旧改变不了我们是靠着密集劳动产生的价值,改变不了我们用着大量的人口去创造最大的价值,却获取最少的利润这个事实。”

“我看过国外排出的一些富豪排名榜,发现那些富豪旗下的公司大多是以科技类公司为主,就比如说这几年爆火的电脑、手机等IT行业,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工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通用配件,真正的核心技术我们是一点也没有。”“就拿乌伤来说,单纯的从利润方面来比较,我们出口一整只集装箱产品的利润,甚至可能都不如人家一箱手机赚到的利润多,就算抛开利润不谈,现在高精尖的科技技术全部掌握在国外人手中,我们只能以数倍的价格去向他们购买,而且还得去看人家的脸色,哪怕明明是他们的不对,我们也得贴着笑脸去赔不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尝试部署一下自主科技的进步,就算不能全方位的部署,也应该在部分重要行业内先行部署,路要一步步的走,哪怕我们爱好和平,但也绝对不能失去翻脸的底气!”

王林海说的很乱,给人一种思维很乱,有种东一榔头西一棍子的感觉,完全不像是从一个市委书记口中说出来的话。

但考虑到王林海的年纪和经历,再加上他的这一番讲述,赵卫国觉得他大概率是之前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真是临时想出来的。

不过即便是临时想出来的,也足够交付这份答卷了。

赵卫国对王林海的长篇大论进行了精简,然后总结了一下。

技术升级,产业转型,未来将会是科技的时代!

关于这个话题高层也曾争吵了几十年的时间,而最终的胜利者是拿来主义那帮人,为此国家减少了科研项目的支出,对外采购了大量先进的设备技术,这也让华夏在短时间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