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士子们的方略,大宋之二炮

《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至于如何稳固,赵桓这么长时间来,只想到两点。

首先提出民族之论,将汉民族牢牢凝聚起来。

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民族论理论,儒家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弱化民族论。

顶层理论都是这样设计的,何况反映在具体的行事上?

所以,殿试其中的一个策论就是民族之论。

而另一道策论,国运乎家运乎,则是如何将国家的运道,和普通百姓的运道紧密联系起来。

两道策论定下之后,赵桓一直在思考,但并没有想到太好的法子。

暂时来说,只能是多多调研,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找出最佳方略。这也是赵桓告诫李若水的话。

而参阅士子们的答卷,就是很好的调研方法之一。

接下来整整三天时间,赵桓一直忙着查看士子们的答卷。

赵桓边看边思考,渐渐地,激进式扩张的思路成型。

并且他发现几个不错的人才,有历史上的名人,也有名不经传之人。

殿试结束后第三天的晚上,赵桓圈下十人名字,这就是殿试的前十名。

这十名士子,赵桓准备每人面谈一番,算是再次考校。

至于其他人,还有琼林宴。

如此忙乎,七天时间很快过去。

第八天一大早,西京城门口,赵桓亲自将三十名进士送上马车。

这些士子将赶赴陕西,三个月之后,他们将呈上具体方略。

方略的名称便是,羁縻州如何快速纳入、融入华夏疆域

第九天,又有三十名士子出发前往平阳府。

一个月之后,他们也将递交一道方略:武装移民可预见的困难以及应对之策。

接下去几天,每天都有三十名士子出发,前往各地历练,就连芬州也有十几名士子**前往,赵桓自然应允。

士子们需要递交的方略各自不同,有关于发展工商业的,有关于农业改良的,有关于宗教信仰的,亦有海运贸易的,不一而论。

赵桓这几天自然没有忘记兑换点的获取,他之前的存货几乎耗尽,不备着些肯定不行。

短短十几天时间,赵桓又存下数千点兑换点。

韩世忠的陕西之事也渐有眉目,得益于赵桓对西夏造成的毁灭性打击,陕西迎来数十年最好的局面。

韩世忠向李若水学习,先是收拢土地。

土地不足之时,便向西夏之地进发。

韩世忠比较大方一些,凡是愿意移民者,每人给良田二百亩,不管是陕西本土百姓,还是外地移民过来的,一视同仁。

同时,为拓展土地安置百姓,韩世忠短时间内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

在西北,没有马可不行,韩世忠亲自带兵,至西夏境内抢的军马数万匹。

他手下的士兵们每人一匹都还剩余二万多,经得赵桓同意后,韩世忠上交二万匹军马,换来紧急配置的一万支火铳及足够的**和铅子。

同时,被赵桓救下的王大龙已经和韩世忠接上头,韩世忠派出三千士兵前往西凉府,协助王大龙守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