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新见,伏鹿。

《揽流光》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今年下场秋闱的崔氏子弟不少,不光有崔方明,还有几位堂兄。

不过除了崔方明,其他堂兄的成绩略显普通,名次在十几到三十几之间,有崔方明珠玉在前,便显得略有逊色,却也都考中了。

这也让崔氏似乎又有了重新显赫的征兆。

以至于这个新年,崔氏都格外热闹。

崔云昭同霍檀进了崔氏大门,先去拜见崔序和贺兰氏。

一个多月不见,崔序倒是满面红光,他跟贺兰氏都笑呵呵坐在主位上,同众人寒暄。

颇有家主和当家主母的气度。

崔云昭和霍檀的到来,让在场众人话音微顿,不过很快,他们就都热络起来。

有几名旁支叔伯甚至上了前来,同霍檀攀谈。

霍檀姿态大方,气度不凡,即便是个武官,可用词考究,文质彬彬,一看便知他读过书,并非只会打打杀杀的文盲。

正因此,那几名叔伯对视一眼,对霍檀便更热络了。

可能因为崔氏今年子弟出色,崔序看起来格外高兴,一扫回门那一日的谨慎和气虚,反而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

霍檀在另一边攀谈,崔云昭便坐到了贺兰氏身边,笑眯眯道:“给二叔,二婶娘见礼,新年吉祥。”

贺兰氏气色也好了不少。

她整个人都圆润了些,笑着看向崔云昭,眼神里有着说不出的得意。

“皎皎近来气色也很好,我给你们准备了腊肉和熏鸭,一会儿你们回去,给你们祖母和母亲带个好。”

崔云昭笑道:“是。”

清风堂里这么多外人,一家子自然不会多说其他的话,倒是显得其乐融融。

贺兰氏仔细打量她,见她面容比之前还要精致三分,整个人越发沉稳淡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悠然气度,心里虽有些嫉妒,可很快的,她就笑了起来。

她压低声音道:“家里已经给你三妹妹定了亲事。”

崔云昭挑眉:“哦?”

贺兰氏的语气有着很明显的得意:“她的未婚夫婿是伏鹿拓跋氏少族长,如今的伏鹿右道兵马营团练使。”

团练使比刺史要高半级,从五品,一般实际官职为厢军副都统。

如此说来,因伏鹿是大州府,这位拓跋氏的少族长跟冯郎和岑勇的职位是一样的,但虚职却高了半级。

虽然嫁给了武将,还是异族,拓跋氏跟霍檀这样的军户人家有天壤之别。

崔序嫁了崔云昭,发现嫁给武将有实打实的好处,这是得到了甜头,想要再接再厉罢了。

嘴里说着看不起武将,却巴巴凑上去,嫁了一个又一个崔氏女。

这如意算盘打得伏鹿都能听见。

他毕竟是现任的崔氏族长,又是博陵参政,崔云遥比崔云昭这个没爹没妈的孤儿嫁得好,也正常。

正因此,一直比不过殷氏的贺兰氏才觉得扬眉吐气。

看看,她女儿不仅先嫁了伏鹿苏氏,又嫁到武将高官家中,无论如何也比殷氏的女儿强。

过年的,

崔云昭懒得同她多说废话。

只是淡淡笑了一声∮()_[(.)]∮?∮.の.の∮,

道:“那就恭喜三妹妹了。”

贺兰氏可是知道她的脾气,

知道她不会当着众人面掉脸子,

可该说的话,该扬的气还是一定要扬的。

“等你三妹妹嫁过去,也可以让贺兰氏照顾二女婿,多一门亲事,多一桩门路,你们可不能太过固执,该低头还是要低头的。”

崔云昭给贺兰氏脸面,可不代表她能拿捏崔云昭。

听到这里,崔云昭便冷冷哼了一声,没有多言,直接起身。

站在另一边的霍檀一直留心她的动作,见她起身,便也同几位叔伯匆匆道别。

崔云昭站起身,垂眸看着贺兰氏:“二婶娘,新年新喜,望你过好自家日子,旁人家的事情,少去攀扯。”

崔云昭的声音不大,只能让贺兰氏听清。

“我还要去给三堂叔和三堂婶拜年,就不多耽搁了,改日再话。”

说到这里,崔云昭看霍檀已经行至身边,夫妻两个干脆利落行了礼,直截了当往外走。

两个人生得极好,男才女貌,仪表堂堂,即便站在人群中,也是最闪耀的那颗星。

他们两个面上带笑,相携而出,端是天作之合。

众人的目光不自觉落到他们身上,等两人走不见了,才有人低声说:“那霍檀,哪里像是个小军官。”

若说气度,同将军们也不差什么了。

崔序面色微微一僵,他看了一眼面色同样难看的贺兰氏,轻轻攥紧拳头。

出了清风堂,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听乐堂。

今日的听乐堂可不比往日,简直热闹非凡。

不仅家里的堂叔伯堂兄和姑母们登门拜访,就连不太相熟的其他官宦

人家也都上了门。

崔云昭和霍檀来得算早,即便在崔序那边耽搁了一会儿,却也一点都不晚。

即便如此,听乐堂还是人声鼎沸。

越是年节时,越能看出世家大族的底蕴来。

姻亲越多,关系越广,人口就越兴旺。

崔云昭和霍檀把礼交给门口的内管家,然后便被恭恭敬敬请进了堂屋中。

这会儿屋里坐在了不少人,三堂叔、三堂婶和崔方明都在,除此之外,三堂叔家的四表姐崔方静也带着夫婿和孩儿回了家。

因着姚欣月身怀六甲,所以一直都是崔方静帮忙招待客人。

见了崔云昭,这位端方温柔的堂姐就上前来,一把握住了她的手。

“你成婚的时候我夫家有事,没能过来,”她仔仔细细看崔云昭,松了口气,“现在见你这般,我就放心了。”

她说着话,又看了一眼霍檀,忍不住笑了起来。

“妹婿这般英俊,可是捡着了。”

崔云昭红着脸去打她,姐妹两个笑成一团。

那边客人还没走,崔方静便拉着崔云昭的手,低声同她道:“今次六郎能有这般成绩,还要多亏你,我实在不知要如何感谢你。”

崔云昭却笑

了:“静姐姐,

都是一家人,

说这些就生分了。”

崔方静点点头?()???.の.の?,

笑容多了几分感慨。

“是的,

都是一家人。”

她又看了一眼堂屋,见无人注意到他们这边,才压低声音道:“过了十五,我们就搬去伏鹿了。”

崔云昭愣了一下。

崔方静继续道:“你之前建议的时候,父亲就觉得此事靠谱,他提前同那边的伏鹿书院去了信,已经确定可以去那边做教书先生,六郎和霆郎也直接去那边读书,既然如此,母亲就提前让人把那边的宅院打扫干净。”

“我家夫婿高不成低不就,人太老实,在博陵也没有抚照,干脆一起去伏鹿,就在家里边上置办了宅子。”

“到了那时候,咱们相互帮衬,总能把日子过好。”

人挪活,树挪死。

一直在一个地方,升职无望,没有前途,还不如破釜沉舟。

崔方静倒是很有勇气。

崔云昭听到这话,心里很是温暖,她轻轻握住崔方静的手,低声道:“你等我,我很快也会去。”

崔方静就笑了。

“多好啊。”

“是啊,多好啊。”

新岁已至,阖家团圆,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崔云昭跟霍檀拜见过三堂叔和三堂婶,上了拜年礼,又同崔方明说了会儿话,便去看望弟弟妹妹。

除夕下午刚看过,倒是不生疏,倒是崔云霆大过年还捧着书,显得非常勤勉。

崔云昭劝他歇一歇,崔云霆都不肯。

过了年到三月,他要参加乡试,乡试跟春闱就差一个月,对于他来说却是头一遭。

他看到姐姐为自己的努力,看到了二姐的成长,他自己怎么也不肯落了家里的面子。

这些时候读书更用心了。

崔云昭摸了摸他的头:“那你好好读书。”

“去了伏鹿,那边的先生眼界更广,跟族学不一样,你认真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

崔云霆使劲点点头。

崔云昭又叮嘱了崔云岚几句,就同霍檀从家里出来了。

两人坐上马车,崔云昭长长松了口气,她看向霍檀,眼眸里都是欢喜。

“夫君,我们什么时候去伏鹿。”

霍檀看着她,伸手帮她顺了鬓边的碎发,也跟着淡淡笑了。

“快了。”

他目光顺着车窗往外看去,外面是博陵古朴的街道。

算起来,他们全家搬来博陵,也不过才三四年光景。

一晃神,景德五年已经到来。

对于博陵,他们尚且觉得陌生又熟悉,却不知伏鹿是什么模样。

“娘子,伏鹿好吗?”

崔云昭想了想,笑了一下:“无论伏鹿好不好,我们都要去。”

伏鹿,是他们要走的第一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势必要越走越高,越来越好。”

崔云昭回眸看向霍檀:“你说对吗,夫君?”

檀看向她,星眸里有着漫天星海。

此刻的星海里,星光越发明亮,皎月越发皎洁。

霍檀的心中,似也有星辰大海。

他点了点头,握住崔云昭的手:“娘子说什么都对。”

霍檀笑了一下:“等消息确定,我就去同吕继明要一栋大宅子,到时候,要劳烦娘子了。”

“那里,也会是我们的家。”

崔云昭笑弯了眼睛:“那我等夫君的大

宅子。”

景德五年,刚过上元节,朝廷便下旨,命岐阳节度使郭子谦代辖伏鹿州府。

郭子谦领命。

元月二十六,郭子谦下令,封博陵防御使吕继明为伏鹿观察使,实职为伏鹿厢军总都督。

另封博陵刺史冯朗为伏鹿团练使,改任伏鹿厢军步兵营副都督。

岑勇升为博陵团练使,暂代博陵防御事。

除此之外,兵马营副指挥霍檀升为伏鹿兵马营指挥,正七品,亲兵扩至百人。实职为千户。

同日,长安渠正式开工疏通。

因要交接军务,郭子谦给了众人两月时间,要求在三月底前搬至博陵。

这几道军令一下,整个博陵都为之一震。

此时,崔云昭已经送走了三堂叔一家,也把弟弟妹妹平安送到了伏鹿,留在博陵的,只有他们一家人。

此军令一出,不仅吕继明府上热闹非凡,就连冯朗和霍檀府上也是人流涌动,客人如织。

崔云昭一边见客待客,一边还要安排搬家事宜,忙得脚不沾地。

同前世一样,吕继明这一次也很大方,赏赐了霍檀一栋三重院落的大宅。

崔云昭先安排夏妈妈和孙掌柜去伏鹿,安置家具,收拾宅院和庭院,另外安排博陵的商铺和田地,把博陵等地的总管一职安排给了琳琅绸缎庄的郑掌柜。

之后一个月,霍氏一家都忙忙碌碌。

一晃神,就到了三月春暖花开时。

河道疏通三成,伏鹿的宅子也已经收拾妥当,霍檀特地选了一个大晴天,带着一家人坐上了前往伏鹿的马车。

他是最先搬到伏鹿的军官。

崔云昭跟霍檀同坐马车上,夫妻两个一起看着博陵熟悉的风景。

崔云昭的眼眸里有着不舍,也有着对外来的期盼。

“再见,博陵。”

霍檀握住她的手,轻声淡笑:“新见,伏鹿。”

————

马车行驶两个多时辰,在中午时分抵达了伏鹿西城门。

相比古朴的博陵,有数条河道穿行府城之间的伏鹿更显繁荣。

青墙高耸,城楼威武,城中的彩楼欢门高大漂亮,带来一片春意盎然。

古城繁华,热闹非凡。

身穿统一藏蓝色巡防军军服的长行们在城墙上列队,手执**来回巡逻,让人心里踏实。

高大的城门外还有翁城,进出城的关卡多了一道。

霍檀身上的腰牌已经更换为伏鹿兵马营指挥,故而他一到瓮城之外,就有守城的巡

防军出来相迎。

封铎的兵马都撤走?()_[(.)]?▎??????,

吕继明的兵马却要迁来伏鹿。

伏鹿巡防军队将很有眼色,

知道霍檀如今炙手可热,

态度十分热络。

“霍指挥,

贵府邸在城东凤里巷三号,您的队伍跟着长行走就是,他会带您去往府邸。”

霍檀同他拱手见礼,说了一声多谢,另外让宿明木上前,登记自家所有人的户牒。

他们这一家子浩浩荡荡,但来得快,办得也很快,不过一刻,前面的闸门便打开,放行了。

崔云昭掀起车帘,看向外面的风景。

霍檀换了马,骑在踏风身上,跟随马车一起往前走。

那位引路的长行一看就很圆滑,亦步亦趋跟在霍檀身边,对他讲解伏鹿的地貌。

未来伏鹿时,霍檀和崔云昭已经研究过伏鹿的堪舆图了,此刻见了实景,在熟悉中又有些新奇。

伏鹿这边的建筑都比博陵要大,更威武一些,一看便是百年城池。

从西城门进城,一路顺着青云路和青云溪,走到头左转就是凤里巷。

从名字上听,就知凤里巷住的都是达官显贵。

伏鹿的百年世家苏家就在这条巷子里,位置比较靠后,是凤里巷六号。

吕继明赐给霍檀的凤里巷三号,以前是另外一名武官的住处,如今已经撤回天雄。

马车很快就来到霍府门前。

夏妈妈、平叔和孙总管站在门口,笑吟吟看着一家人。

霍檀下了马,先扶着崔云昭下来,夫妻两个再一起去请顾老太太和林绣姑。

等一家人都下了马车,仰头看着这高大的门楣,都有些恍惚。

引路的长行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调转马头离开,把这条安静的巷子留给一家人。

林绣姑很久都没有坐两个多时辰的马车了,下车的时候腰酸腿疼,可当她看到霍府两个字的时候,整个人顿时精神起来。

这两个字,已经许久没在家中的门楣上看到了。

林绣姑忍不住上前两步,仰头仔细看那两个字。

“这两个字,写的真好。”林绣姑的声音,第一次柔软了下来。

顾老太太也看到了这两个字。

她神情有些复杂,先在门楣上看了一眼,才看向站在门口的霍檀。

最终,老太太低下头,什么都没有说。

夏妈妈上了前来,对霍檀和崔云昭道:“九爷,九娘子,家里已经打扫干净,咱们进去看看?其他少爷小姐也好选住处。”

家里大,能住的地方就多,夏妈妈跟孙掌柜把所有的地方都收拾出来,这样想住哪里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