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搞定宅基地!老支书求助!

《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

听着方鸿安说完这一番长话。

老支书整张脸都有些懵,前面还耷拉着的脸上,写满了讶异。

“养蜂场?”老支书目光灼灼的盯着方鸿安。

“是的!”方鸿安点头,“我、黑仔、还有我们村的涛子,我们三人正在筹备建一个养蜂场!

主要呢!就是养殖蜜蜂,割蜂蜜!当然,也还有一些相关联性的产业,就像这挖鬼头蜂泡酒、做一些蜂蜜相关的副产品,比如蜂蜜糕、蜂王浆、蜂蜡什么的……”

养蜂场的构想,经过这些天的不断谋划,大体的框架,在方鸿安脑海中已经是相当的成熟。

这时候在老支书面前,那自然是张口就来,条理相当的清晰,语气也是十分轻松。

而这话落到老支书耳中。

却让他是越听,脸上的讶异就越盛。

听到最后,连呼吸都不由自主的变得急促起来了。

他为人刚直,并不喜欢听那些没头没脑捕风捉影事情。

但这段时间以来。

关于方鸿安的流言,就没停!

首先是方鸿安家里惨到没粮给怀孕的妻子吃,要四处借粮!

然后,还传言,他那刁伯娘,不仅不借粮,还借机要以差田换好田!

这事情,当时他就看不过去了。

打探了一番,证实是真有这种事情之后。

他其实是已经通过一些渠道,帮着方鸿安借了一百斤米了,准备给送过去的了。

但这米还没送出去吧。

就又马上传了流言过来。

传出了方鸿安那吃国家粮舅舅给直接送了好几百斤米过来……

再然后,就是方鸿安他们挖鬼头蜂这件事情被谢三喇叭曝出来。

又到昨天,孙副校长上门找方鸿安帮忙……

这一件件事情下来。

让他这个当了二十多年大队干部的老支书,都不由得是感叹不已。

就拿昨天的事情来说,虽然他故意那么说,是帮着他们解决了回家的事情。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吉普车居然会把方鸿安直接送回到石湾村的家门口。

而且……

还是那位孙副校长亲自坐车又送上来!

更夸张的是,送完方鸿安之后,那位孙副校长又还亲自上门来,对他这个介绍人都表达了一番感谢!

那话里话外的意思,方鸿安他们此行去中心校,不仅是帮着他们清理了一个困扰他们已久的心头大患,更还帮他们解决掉了一个隐藏的巨大隐患!

并且,这位孙副校长不仅对方鸿安清理鬼头蜂的这事的专业性,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对方鸿安这个人的为人、品质和气质,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这一些,就是让王祥顺完全没想到的。

这就好比,就方鸿安他们这一趟之行,他觉得能做到六十分就相当不错了。

但方鸿安他们,却是硬生生的交出了一份满分的答卷!

这已经是够让他惊叹和骄傲的了。

但眼下,就在刚才……

方鸿安却告诉他,挖鬼头蜂蜂巢这件事,那只是他们的副业……

他们还有更令人震惊的主业。

养殖蜜蜂!

筹建养蜂场!

还要推出一系列的产品……

这一时间。

就算是经历了六十多年风风雨雨的王祥顺,一时之间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怔立了许久,等他再看向方鸿安,方鸿安撇撇嘴:“这第三个理由嘛!那就是我这次来呢,是真有事情求您来着!这事,也跟养蜂场有关!”

不待方鸿安说出来,老支书已经眯起了双眼:“你想要地?”

“是……的!”

这次是轮到方鸿安有些惊讶了。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应当了。

姜还是老的辣呀!

“您老放心!不白要!我们承包!申请我都打好了!”

说着,方鸿安拿出准备好的申请,递给了老支书。

老支书接在手里,赶紧是戴着老花眼镜,又拿着信纸转过身,靠住窗户的那边,借着敞亮的光看了起来。

沉默间,只能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是越发认真专注。

短短的一封申请,他足足看了十多分钟,才缓缓的抬起头来,看向了方鸿安:“鸿安!这是你写的?”

“嗯呐!”方鸿安点点头。

他这封承包申请,虽然写得不长。

但把申请的用处、理由、期限都写得清清楚楚。

尤其是理由部分,方鸿安担心会出意外,将那四条理由,描写得相当的充分,阐述的角度,也不是单单站在养蜂场的角度。

而更多是着力在对村子、村民、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正向影响和益处来阐述的。

例如养蜂后蜂群对周边农作物的授粉增产效应、对病虫害的减少、对荒山环境的改良……

文字浅显易懂、条理也是直白清晰。

“我记得……你好像念过初中,成绩还不错?”老支书目光炯炯的看着方鸿安。

“是的!”方鸿安点点头,“我爷爷去世那年,我就没念了!”

“好!”

老支书起身站了起来:“伱们承包这片荒山的事情,等下次村委开会的时候,我帮你定下来!你放心大胆去搞就行!”

“不过……你要先帮我看一个东西!”老支书哗的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信纸,打开了来,直接递给方鸿安。

“……”

这下,轮到方鸿安有些傻眼了。

这忽然干脆答应就算了。

这怎么还叫上自己帮忙了。

等下意识的接过那张纸来,脸上更是一愕。

这张信纸上写着的,居然也是一封申请报告。

字迹刚正有力,应该就是出自眼前这位老支书的手笔。

而申请报告的内容,则是跟整个杉木岭行政村修马路有关。

要说起这修马路的事情。

方鸿安最近也是颇有感触。

就眼下,整个杉木岭行政村的三个自然村,从理论上来说,都是通了马路的。

不过,这马路不仅窄,而且从千马坪上来,这一整条路,那都是泥石路。

要是在晴天,尽管一路都是坑坑洼洼,颠簸不已,那还勉强能接受。

可只要一下雨,是又淤又滑,别说是机动车了,就是驴车又是谁都会陷进去完全出不来。

除此之外,因为修建这条路的时候,已经是几十年前。

当时的爆破技术比较落后,开山破石,那基本都是靠人工挖、凿、敲,也没架桥的说法,路修得很绕。

像从石湾村到千马坪,那十多里山路,如果在后世基建发达的年代,那整条马路的里程,至少是可以缩短百分之二十。

关于重修这条路的事情,方鸿安一直听到过不少的传言,据说这整个东岭上的村子曾经联合一起写过报告,有几次都传言上边拨了钱下来,就要动工了。

但事后都是无疾而终。

而据方鸿安前世的记忆,这条盘山公路的硬化重修,是到了世纪之交的那年。

这段时间,在谋划养蜂场事情的时候,这也一直是在困扰方鸿安的一个关键问题。

交通的不便,那必然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竞争力的减少。

眼下,在这种市场需求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还能依靠产品弥补这一方面的劣势。

可再等上几年,随着养蜂产业的发展,到时候的市场环境,跟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老丈人家的时候,方鸿安想着把兰建军、兰贵海、杨华平他们也带进蜜蜂养殖这一行里来。

为的,就是能在兰溪村也建成一个养蜂场。

兰溪村的蜜蜂养殖环境跟石湾村相比,或许是各有优势,伯仲相当。

但要论交通条件,比石湾村就便利多了。

……

“鸿安!”见方鸿安看得认真,一边的老支书也是赶紧解释了起来,“这申请是我写的,准备交到地委去!

先前给村委的人都看过,他们是说行了!昨天的那位孙副校长,我也请他看过,他也说可以了!

不过……我始终觉得,还差点意思!刚才我看你这封申请,就写得很好,感觉……按你这个思路来写,可能会更好!

不过,你也知道,我已经老了!这脑子,一时之间也转不过来,你看看,能不能帮我改改?”

老支书王祥顺说道这最后一句,目光里满满都是殷切,语气中,更是带着一丝恳求的意味。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一边的王通,都不由得瞪直了双眼。

这不是来求老支书办事的嘛!

怎么突然一转,这老支书居然求起我安哥来了?

目光转向方鸿安,那目光中是满满的都是膜拜。

“按我的思路来写?”方鸿安眨巴眨巴眼,脑海中飞速的转了起来。

这关于交通条件的问题,他这段时间以来,是确实认真思考过。

再加上,毕竟有两世为人的经验,在后世……关于修路致富的案例,也看过不少。

最重要的,在眼界方面,历经了后世信息化时代变迁,方鸿安确实有很多的感触。

要真的按他写那封承包报告的那种思路来写,对他而言,写起来是真不难。

可问题是……

这报告写了能有用吗?

前世里,这条路可是等了十多年之后,才修好的。

这一封报告,能改变什么。

更何况,听老支书的意思,这封报告居然还不是交给县里,而是交给市里面去的?

老支书的口中地委,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市委。

这个年代,潇南包含薪县在内的九县一区,组成的市级行政区,称之为潇南地区。

一直要等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撤地区设立后面的潇州市。

一个穷山村的报告,直接往市里交?

这那边能接嘛?

这时候,一边的老支书王祥顺也似乎是看出了方鸿安的顾虑,坐了下来,朝着方鸿安眨了眨:“你可能不知道,这新来的地高官,当初还在我的手下当过兵!上次我去县里的开会的时候,他还见过我!”

“所以……你只管放心写就是了!这申请,我递过去!他们肯定是会收的!”

“这……样么?”方鸿安咂舌。

这信息,前世里他是从来没有听谁说过。

是重生引发的蝴蝶效应?

又或者只是因为上一世老书记隐藏得好?

不过……不管怎么样。

如果有这一层关系,那这封报告,确实值得好好用心去写。

想到这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