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辣嗓子的蜂王浆!再赴县城!

《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看出了两人的惊讶。

方鸿安清了清嗓门,对二人道:“专业化养殖的目的和优势,就在于高产量!”

“这还是这两箱蜂第一次取蜜,等到第三次第四次,蜂群完全适应活框环境的蜜脾,出蜜率会更高!”

“正常状态下,在这种大流蜜期,出蜜量是同样大小的野蜂蜜脾的两倍完全不成问题!”

一番解释,见这两人欣喜之下,都变得跃跃欲试起来,方鸿安索性对着二人甩甩手:“行!剩下的就交给你们操作了,我在旁边帮你们看着!”

“嗯!嗯!”

两人都是齐刷刷的点头。

先把摇蜜机木桶里的蜂蜜倒出。

接下来,两人都回到的草屋里,先是选定了一个蜂箱,按方鸿安昨天教授的,先选好可以取蜜的蜜脾,接下来,棕毛刷脱蜂、刮刀割蜜盖、再放入摇蜜机……

整个过程,虽然在方鸿安看来多少有些别扭,但关键的要点和操作的规范性,都是可圈可点,没有任何的问题。

两人齐上,一个来回之后,四块巢框就位。

一顿摇取之后,摇取出的蜜深度跟第一次几近一致。

就这样,一次两箱,每箱基本都是抽取两块巢框摇蜜。

两人在又重复操作了六次之后。

终于是赶在中午之前,将十五箱蜜,全部摇取完毕。

摇取出来的蜂用薄膜袋装好,装进箩筐里,足足是装了四箩筐。

单算蜜的重量,比昨天二十窝野蜂蜜还要多一点。

将蜂蜜挑回家中,三人休整了一个下午,将昨天挖取的蜂蜜也从缸内倒出来,用薄膜袋子装好。

一个个放到箩筐里。

紧接着,是蜂腊,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积累,也足足有一百五十多斤。

这东西最容易储存。

不过,为了彰显专业性,方鸿安上次从县城回来,就向杨老木匠定制了两个专门用于冷凝的模具。

蜂蜡倒入模具之后,冷凝后切割,就可以得到巴掌块差不多大小的蜂蜡块。

每块半斤上下,码整齐之后,放入到纸箱中存着。

就这卖相,送到药材厂收购站,那根本是没得任何毛病挑。

收拾好这些,王通便急急忙忙赶回了杉木岭村。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王通赶了过来。

传来消息,上次那辆解放牌卡车,在他回去之前,刚刚送完货到杉木坪村村小。

王通已经跟师傅商量好了,今晚师傅在他们家歇一夜,明天天亮就来石湾村接他们。

是的。

在上次那辆解放牌卡车跟老木匠送完货,又跟廖叁离去之前,方鸿安他们恰巧得知,这位师傅在今天,还要送货来杉木坪村的村小。

也正是因为这样,方鸿安才选择了在六天前,开始制作王台蜡杯,用于来制取蜂王浆。

蜂王浆需要低温储存,温度一高,短时间之内,里面的活性物质就会失效。

后世,一般都是直接冰冻储存。

但眼下,在还没有通电的情况下,冰冻显然是不可能。

方鸿安所想的办法,也就是尽量的缩短运输储存的时间。

先前想的是,看能不能看附近的哪个村,哪天有运货的车上来,就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直接搭车去县城。

但等呀等的,也一直没等到机会。

没想到,廖叁上一趟过来,给带来了惊喜。

上次给开车的师傅拿了两瓶蜂蜜,对方果然是答应了下来。

眼下,既然已经确定卡车已经过来。

当天夜里,方鸿安、王通和方成涛直接住进了养蜂场的木屋。

这木屋扩建的部分虽然还没有开工,但室内是又经过了一次改造,木床直接增加到了两张,还加了凳子、桌子。

三人住一晚,完全不是问题。

山间黑得快,到夜里大概八点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片漆黑。

三人早早的睡下了。

沉沉的睡着,直到屋子外陡然传来了一声洪亮的鸡鸣声,三人几乎同时醒了过来。

没有闹钟的年代,方鸿安只能是另想办法,弄了一个生物闹钟。

这只打鸣的公鸡是从方成涛家里的拿过来的。

据说每天都是凌晨四点左右打鸣,相当精准。

用笼子装了,就放在木屋的外边。

这一打鸣,就等同于是闹钟了。

起了床,看向外边,天边还是一片漆黑。

竖着耳朵,除了风声,隐隐约约是能听到村子里传来的公鸡鸣叫声。

看样子,这只闹钟鸡应该是再一次精准发挥。

“走了!”

伸了个懒腰之后,三人一人打着一支手电筒走入到了养蜂场里。

打开蜂箱,找到放有王台蜡杯的活框,直接取了出来。

这王台蜡杯里的情况,前天方鸿安在教王通和方成涛蜂箱日常管理的时候就查看过,当时蜡杯里的蜂王浆就已经接近饱满。

经过这一天多的积累,眼下一看,已经是完全饱满的状态。

一箱箱的取出,等六十个活框王台取完,三人再次回到木屋里。

点上几只蜡烛,将整个木屋里照亮,三人将沾有王台蜡杯的木条重新从活框上取了下来。

然后,当着两人的面,方鸿安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了起来:

“蜂王浆饱满之后,工蜂会在蜡杯上继续封蜡,以便后续进行封盖,促进王虫化蛹!”

“而这些多出来的蜂蜡,会影响我们提取蜂王浆,所以首先就是要先把这些多余的蜡先刮掉!具体操作,就跟割蜜盖差不多!”

“刮掉多余的蜂蜡之后,我们先得把里面的王虫取出来,这一步,跟当初移虫也是一样的,甚至还要更简单!”

“取完虫,这整个蜡杯里的,就都是蜂王浆了!”

“提取这些蜂王浆,我们就要用到这种小竹片,先沿着边缘插入蜡杯,抄底之后,直接刮出来……”

说话间。

方鸿安手上的竹片刮一提,一片膏状的乳白色物体,就被那勺子装的竹片刮了出来。

这就是蜂王浆了。

方鸿安对着王通招了招手,后者立即将桌子上的一个水壶打开,递给了方鸿安。

接过水壶,方鸿安直接把竹片上的蜂王浆刮入到了水壶内。

这水壶,还是为了保存蜂王浆上次特地在县城买的。

水壶中有一个夹层,可以往夹层里面放入凉水或是开水,主要起到保温的效果。

方鸿安他们之前就测试过了,在夹层中放入凉水,水壶内也放入凉水的话。

这水壶里的水,过半天再倒出来,也还是很冰凉的状态。

眼下,方鸿安准备是先将所有提取出来的蜂王浆放入水壶中。

等出发前,再去村中的水井里,往夹层里注满冰凉的井水。

这样一来,就算是抵达县城,水壶里的蜂王浆也是保持低温的状态。

不至于失去蜂王浆该有效用。

要说起来,这保温的方法,也是药材收购站的老药材师教给方鸿安的。

虽然水壶容量不大。

但放入一斤蜂王浆完全就不是问题。

方鸿安这边教了两次之后,王通和方成涛也很快上手尝试了起来。

这种活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无非就是在工具受限的条件下,需要一个一个的刮取,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毕竟,就这些王台蜡杯也还是要循环使用的。

两人尝试了几次之后,很快也就掌握了力度和加快速度的小技巧。

见他们两人快了起来,方鸿安叫王通打开了第剩余的两个水壶。

六十框王台蜡杯,几乎全部饱满的情况下,根据方鸿安的经验,产出的蜂王浆就算没有三斤,差得应该也会不会很多。

老药材师一个月只需要一斤,这剩余的,方鸿安是准备留下来。

蜂王浆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营养也相当的丰富,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唯一可惜的是,并不适合孕妇吃。

但完全可以拿给杨老木匠、红婶、王通的父母和方成涛的父母吃。

三人一人一个水壶,速度再次加快。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三人把最后几个王台蜡杯里的蜂王浆挑出,放入到水壶里。

把屁股从椅子上移开,只觉得全身都麻了,伸了一通懒腰,木屋的门往外看去,只见天边是一片鱼肚白了。

入夏之后,天亮得很快。

方鸿安对着两个还在伸懒腰的人拍拍手:“收拾一下,准备下山了。”

他这说完,王通和方成涛立即动了起来,将木条重新组装到活框上,活框一个个排整齐了,放到木屋最角落的储物格里。

再转过身上,见方鸿安已经收拾好了三个水壶,桌子上只留那个装了半碗蜂王浆的小碗。

这碗蜂王浆,是三人装满水壶之后,剩余出来的。

王通下意识的走了过去,端起那那只小碗,向着方鸿安道:“哥!这蜂王浆你不吃吗?”

“我?”方鸿安耸耸肩,“我不大喜欢吃!”

“哦?那窝吃了呀?”王通咧了咧嘴。

这年头,蜂王浆虽然产量很低。

但名头却是不小,关于他的效用,又很多很夸张的说法。

再加上,方鸿安说了,这蜂王浆不放进水壶里,保存的时间也很短。

就不说那些效用是不是夸大的,就这一斤十二块钱的售价,王通就舍不得浪费掉。

“吃呗!”

方鸿安点点头,想了想,还是提醒着道:“不过,伱做好准备!这东西味道有点重?”

“味道很重?”

王通一听这,更是好奇了。

这都是蜜蜂产出来的,还是蜂王都要吃一辈子的,就算不如蜂蜜甜,味道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吧。

好奇心驱使之下,王通直接拿起刚才刮这蜂王浆时用的竹片当做勺子,刮了一勺,也没有多想,直接就送入到了嘴里。

放在舌头上直接一抿,霎时间,一股又酸又涩又辣难吃味道直冲嗓子。

“我……”

王通张口刚想直接吐出来,但想着拿十二块一斤的价格,又硬生生给闭上了嘴巴,一口直接咽了下去。

“怎么样呀!好吃不!黑仔!”

这时候,方成涛也收拾完了自己搬过去的活框,凑了过来,下意识的问道。

他也没注意看王通的表情,目光是直接落在了那小碗上面。

他这么一问,王通表情瞬间一收,强装出一副很享受的表情:“嗯!嗯!我觉得……还不错的!”

“是嘛!那我也尝尝!听说这东西,对贫血的人很好!我上次去医院,那医生就说我有点贫血!”

方成涛也没多想,顺手也是拿起了一块竹片,也是舀了一勺,直接送进了嘴巴。

下一刻。

“唔!啊!这……”

方成涛一脸痛苦之色张口就想吐出来。

“别吐!别吐!不能浪费呀!”

“对贫血好呢!”

“一斤十二块钱!你这一口,少说也要两毛钱了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