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蜂蜜柚子茶!

《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也就是何云峰疑惑的功夫。

再缓过神来后,他才发现客车颠簸的幅度明显变得比之前小多了。

等他再看向窗外的时候。

眼前的山路,相较于之前,也明显免得平缓了许多。

两侧起伏的山岭间,已经可以看到散落的房屋和田地。

这些房屋,跟他们这一路看过的房屋,是并没有不同什么不同。

但那些田地,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只见那几乎所有的田里,都是一片绿油油。

而土地里,则是一片片黄灿灿的花海。

这就跟这一路过来看过的田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说那黄灿灿花海,作为农校的学子,他们自然是知道,那正是也油菜花。

这个季节,也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

但从昨天到今天这一路经过了这么多村落,就没有像这上面这样,随处一看都是金灿灿一片的。

这情形,就好像是恨不得是把整个山上都种上油菜一样。

把这山山岭上,装扮得别有一番风景的同时,也暂时舒缓了这一路难受的学生们。

而靠边的人,更是看见了在不少的油菜地附近,都能看到一个个方形的箱子。

作为农大的学生。

又能通过选拔,进入到这个实践组。

他们自然对蜜蜂养殖已经有了一番了解。

这一看,顿时也就知道,那木箱就是蜂箱。

再回想起=之前学过的,油菜花也是蜜源性植物的知识,

那一个个晕乎乎的脑袋很快也反应过来,这种这么多油菜花,是跟养蜂有关。

那既然是这样……

一众人都不禁一振。

这应该是……快要到了吧!

何云峰忙是也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黄彬。

被何云峰这么一看,看得有些入神的黄彬,也马上是反应了过来。

听着不少人都在议论着准备下车,他不由得是摇了摇头,压压手道:“大家都先别急!我没记错的话……这里距离石湾村,应该还有好几里路呢!”

见这一众人闻声,立即都露出了颓然的神色。

黄彬又是忍不住解释道:“我和吕教授他们上次来的时候,林源养蜂场那边,养蜂推广还只是推广到隔壁的村子。

但现在来看,在年后……他们又已经有了大动作!不仅是推广范围扩大了,还做好蜜源性植物的播种储备。

这一片勃勃的景象,简直是令人惊叹呀!大伙可以可以多观察观察,这就是吕教授经常说的,养殖和种植相结合的立体型产业集合……

油菜花为蜂群提供蜜源,而蜜蜂可以为油菜授粉,从而提升油菜籽的产量,互有裨益,一举两得!

我这里有一份石湾村去年油菜籽的产量数据,在同样品种,同样种植条件的情况下,去年因为林源蜂蜜的存在,石湾村的油菜籽产量,比周边的村落,普遍高出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

这个数据,相当的了不起呀……”

“哇!”

黄彬这段解释说完,客车车厢里,立即是响起了一阵惊呼声。

先前还一脸衰样的众人,脸上纷纷露出震惊的神色。

虽然在此前,就收集到了一些数据和信息。

让他们对林源蜂场和那位叫方鸿安的养殖专家,算是有了一番了解。

但印象,毕竟还是抽象了一些。

而当这真真切切的画面和数据就摆在眼前,那带来的震撼感,才让他们感觉是如此的真实。

座位上。

何云峰听完黄彬的话,更是忍不住直接起身,凑着脑袋,往那些金灿灿的油菜地看去。

他的家乡,也是湘西山岭上的一个小山村。

种植之后,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农作物很少。

油菜,算是其中主要的一类。

他在这几年读书的同时,也一直通过学习,在研究怎么提升油菜的产量。

这两年,他通过各种探索和研究。

也算是凭借自己大学生的身份,为家里带来了一些实际效益。

他们家的油菜,在父母按照他探索出来的方法种植之后,产量是一年比一年高。

就去年的产量,比他在上农校前,足足提高了快一层。

就这,已经引得村子里的人,竞相跑到他的家里向他的父母取经学习。

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大队的支书,更是召集村里的农户,让他给上了一堂培训课。

算是让他们家,在整个大队,都荣光了一把!

虽然成效斐然,但经过探索和研究,何云峰也很清楚。

在品种不变的前提下,就这百分之十的提升,已经是很不容易。

起码,就他掌握的知识来说,这已经是到了他能力的极限了。

但眼下,经这位黄彬师兄这么一说,何云峰才意识到,这除了播种技术、育肥的改良,原来还有蜜蜂授粉这么一招。

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五呀!

这数据……

轻轻松松就超越了他研究了两年的成果。

而且,就像黄彬师兄说的,这完全是两全其美。

养蜂、种植两不误,双双获益。

这一招……

简直是绝了!

也是在何云峰目光紧紧盯着看了之后,他很快就发现,在那绚烂的油菜花海里,隐隐约约的,还真能看到不少若隐若现的黑影。

一群群的,相当的忙碌。

“好多蜜蜂呀!”

在客车就从一片油菜地旁边驶过的时候,不少同学也看到了那采蜜的蜂群。

不少人都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而更是有人忍不住问了起来:“黄彬师兄!这个方法,也是林源蜂场,那位叫方鸿安的能人,想出来的嘛?”

“不错!”

黄彬点点头,“他是谦虚的说,方法不是他原创!不过……我们和吕教授,搜集了很多资料,都没有相关的实例!

就是有一些记载,也很模糊!

只能说,就算不是方向不是他想出来的,但真正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实践的,方鸿安应该是第一个人!”

“这样呀!”

“不愧是上报纸的能人!”

一众人跟着感叹。

而说到这里,黄彬也明显想到了什么,拍了拍手对着众人道:“对了!各位学弟学妹,这次实践中,吕教授和林教授都说过,关于蜜蜂养殖对于农业种植的影响分析,也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我看……这个油菜就是很好的研究对象!我觉得,我们可以分一个小组出来,就先做这一个课题的研究和分析……”

黄彬这话刚落落音。

何云峰心底猛的一跳,激动得豁的站了起来,举着手,振声道:“师兄!我报名,参加这个课题!”

他这声音刚落下。

很多人也立即纷纷起身。

“我也报名!”

“算我一个!”

“我加入!”

……

那一个个振奋的姿态。

根本就不像是晕车、吐过的人。

看到这热情高涨的一幕,黄彬忍不住笑了笑:“这个……先不急吧!我们等……到了养蜂场,到时候再慢慢的分组!”

说完,见以何云峰为首的几人,脸上仍然是有些焦急的期待。

又是道:“放心!这次实践,课题多了是!等到了养蜂场,你们就会发现,会有很多很多让你们感兴趣的课题在等着你们!

到时候再选,是一点都不迟……”

黄彬说着的同时,似乎是想到了他上一次去到养蜂场之后,那一个个养蜂场给他带来的欣喜和震惊。

这要算起来,也已经好几个月了。

这养蜂推广的区域,都已经是明显的扩大。

那养蜂场,想必也会带来别样的惊喜了吧……

想到这里……

黄彬脸上,带着笃定的笑意的同时,眼珠子里,也不由得是充满了期待。

而看到这里。

何云峰等一众组员,也不由得跟着期待了起来……

客车继续向前。

绕过了几道弯。

终于,目光一直紧紧盯着前方的黄彬忽的起身,手指指向了列车前行的方向。

“石湾村!”

“到了!”

“看……那就是一个养蜂场!”

声音一出,引得众人顿时也纷纷屁股离座,起身往外看去。

这一看,只见那前方的山岭间一个湾地里,可以依着山而建的小村落。

而就在这个小村落面对的一座小山岭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好些排木房子。

那些木房子,建造十分规整。

虽然是在山岭上,但可以很轻松的看出来,是经过精心的布置的。

房子的两侧,依稀的可以看见围栏。

而在围栏里,那一个个盖着“草帽”的东西是……

蜂箱!!!

虽然看不太清。

但很快也都猜出来了。

那就是一个个的蜂箱。

“嘶!”

虽然隔着远,那那些蜂箱一层层的沿着缓缓向上的山岭错落摆放……

数量只怕得有一百好几十个……

这种无疑给众人,带来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

在此之前。

他们虽然是学习了不少蜜蜂养殖的相关知识。

当除了农校那个试验场的蜂箱,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接触实地的养蜂场。

之前了解的,也是一般的养蜂场有个好几十箱蜂规模就相当了不起了。

哪里能想到,这一个养蜂场就这么大。

而且,听黄彬师兄说的,就这种养蜂场,林源蜂场目前已经建好的都已经有四个了。

在今年,还要直接扩建到十个!

这养殖规模……

可以说是冲击感十足!

看着这些学弟学妹们,一个个都相当的震惊,黄彬不由得是想到了几个月前的自己。

嘴角露出笑意的同时,忍不住道:“这是林源养蜂场的二号养蜂场,我上次来的时候,这个蜂场的建造,还没有这么多的木房子!想来……是养蜂场这边,又进行了完善!

伱们别看那一个个木房子很普通呀!我跟你们说,这每一个木房子,都又明确的分区!

想取蜜区、储存区、过箱区……都是严格分开的!

专业性丝毫不比咱们学校的试验场差!

卫生标准,是连湘味食品厂都点头称赞的!

对了,他们这次专门为我们准备的‘产学研基地’还不是这个养蜂场,而是一号养蜂场。

那是林源蜂场的第一个养蜂场,条件更完善更方便,大家尽可以放心!”

说道这最后,黄彬的双眼,不由得都是闪亮闪亮的。

这下乡实践,虽然都说是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也都愿意吃苦。

但谁又不想条件能好一点呢!

这一号养蜂场他上次来的时候,就仔细的参观过。

在他看来,条件是已经相当优越了。

而这次在县城的时候,那为王秘书就已经跟他保证过了,这一号养蜂场比上次他来的时候,是更加完善了。

并且,在农校、地区、县里联合拨款之后。

眼下,还在加紧继续进行建设。

可以预见的,条件绝对是值得期待了。

何云峰一众人在看到黄彬又是露出这种期盼的姿态,一个个也跟着期待了起来。

而很快。

客车穿过入村的大路,经过那最靠边的三座联排房子之后,很快进入到了村子里。

借着,在村道里蜿蜒的穿行。

很快就来到了一块坪子上。

而就在这块坪子上,此时正候着一众人。

老中青三代都有。

在一众人的正前方,几个人还各扯着一张大红纸,排成了一条长龙。

每张大红纸上,还写着一个大字。

从左到右,一排大字连起来就是:欢迎农校学子来我村实践研学!

这新奇的模式。

别说何云峰等一众人,从来是没有看过。

就连黄彬,也都看得有些懵。

等客车停下,车门打开。

更是立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鼓掌声。

黄彬领着一众人讷讷的下了车,人群中……

更是一老一少两道身影快速走了过来。

“欢迎!”

“欢迎!”

两人都是热情的涌了上来,先是跟黄彬握手,借着再往后……

“王老支书!”

“方场长!”

握完了手,黄彬才缓过神来,赶紧跟身后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了起来。

“这位是杉木岭村的王老支书!”

“这位是……就是方场长!”

“方场长在蜜蜂养殖方面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都相当的深厚,今后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多跟方场长请教……”

介绍到老支书的时候。

众人心头还并未起波澜。

在刚刚结束大包干之后,这种话老支书的配置,其实常见。

要说特别的,就是眼前这位老支书给人的感觉,确实是很热情和蔼。

而在听到黄彬随后的介绍,再看向眼前的方鸿安之后。

众人那一个个就跟定格住了一半,愣在哪里,脑袋嗡嗡直响。

这之前,是看过报纸,知道是很年轻。

但未免也……太年轻了吧!

就这,看上去比黄彬师兄、甚至比他们其中一些人还要年轻的人。

就是一手在这大山上,打造了整个蜜蜂养殖业……

又写出了那本让吕教授都惊叹不已的蜜蜂养殖专业书籍。

还多次上报纸,还撬动了省里、地区里的大能人?

难以置信!

……

……

为农校的实践组举办欢迎仪式。

是县里的建议。

方鸿安也是很赞同。

这些过来的实践的学子。

那既是带着研究课题来的。

但根据和农校的协议,他们的实践期,会达到一年。

这一年,他们既是学习者。

但凭借他们的高素质,很快也就会变成精通者,变成老师。

按方鸿安的设想,会引导他们的课题,跟蜜蜂养殖、农作物种植,紧密的结合起来。

这样一来,就等于在这一年里,不光是养蜂场马上可以多出十个精通养殖的老师,整个东岭上,还又十多个农业小专家……

到时候,无论是跟养蜂场和村子里,都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弄一个这样“盛大”的仪式欢迎他们,既给他们以尊重,也可以提现出大山人的热情。

让他们更加的有归属感和被尊重感!

不过……

这眼下一个个愣着神看着自己的情况,是方鸿安没想到的。

看来……

这张年轻的脸,还是给自己的身上,带来了不少的光环加成。

笑了笑。

方鸿安一一跟着这一众学子握手。

打量了一下。

这次农大的实践组,算上前次见过的黄彬,正好是十个人。

八男两女,年纪最大的应该就是黄彬。

看上去年纪最小的,要么是那位最矮小,梳着一个中分头的小眼睛男子。

要么,就是那个和穿着碎花衣,扎着一头马尾辫的女生。

“黄队长!”方鸿安直接找向黄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