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始皇复生

《新战国七雄》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秦王政三十七年,始皇帝十二年,公元前210年7月,秦巨鹿郡,沙丘宫,一座被诅咒的宫殿。

八十五年前,一代英主赵武灵王死于此地,而今,第五次巡游途中的大秦始皇帝又崩殂于此。

嬴政尸体前,众人哭声一片,至于里面有多少真情,多少假意,又有谁人知晓。

中车府令赵高趁着擦拭眼泪的间隙看向前方痛哭流涕的胡亥,心中定下计较。

作为嬴政的幼子,胡亥深受宠爱,秦始皇巡游,胡亥想一起去,秦始皇就答应了,而大儿子扶苏却被派到上郡,和蒙括一起修长城。

不过始皇帝虽然疼爱幼子,却还是将帝位传给了“刚毅勇武”的长子,弥留之际,召来秘书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扶苏,命他将军事托付给蒙恬,赶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已确认了他继承者的身份。

此刻赵高袖中正捏着这份本该已经发出的遗诏。太子扶苏与自己向来不合,若是继承大统,自己会是什么下场不问可知。

而胡亥与自己向来亲近,若胡亥继任,那自己便权倾天下。如此看来,该当如何做一目了然。

只是要想达成目的,还有一人需要说服。赵高又悄悄看向了丞相李斯。

若是扶苏继位,必然会重用相善的蒙恬等人。这个老东西醉心权势,绝不会甘心,想要拉拢他,不难。

心中计较已定,赵高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但是很快,这一缕微笑就变成了惊恐。

只见榻上已经凉透了的嬴政手臂突然动了一下,紧接着便睁开了眼眸,发出一声轻微的咳嗽。

众人尚在震惊间,始皇帝竟然坐了起来。

只是眼神间颇为迷茫,似乎在回忆些什么,而后举起自己的左手,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个奇怪的银色手环,轻盈而光滑,大秦最好的工匠做出来的铜镜的光洁度也比不上手环万一。

始皇帝喃喃道:“竟然是真的,竟然是真的。。。”而后,突然开始放声大笑,笑声中气十足,丝毫没有衰弱之象。

还是李斯最先反应过来:“陛下,陛下起死回生了!太医,太医,太医快上前来!”跪在后面的医官连滚带爬地跑到榻前,却被始皇帝一把推开。

而后,这位横扫**一统天下的霸主竟然自己从站了起来,在众人或惊或喜或惧的目光中,放声大笑:“我,大秦始皇帝,回来了!”

话音落下,始皇帝的手环发出一阵明亮却柔和的白光,将其笼罩起来。

众人抬首望去,只见短短十多秒的时间,脸上的斑点逐渐消失,眼角的皱纹悄然不见,原本拉垮的脸颊重新变得丰满,额头上的毛发不再稀疏,身形从伛偻变得挺拔,眼神从浑浊变成犀利。

待到白光消散,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嬴政呈现在众人眼前。

“神迹!神迹!神迹啊!”李斯的嘴角不停地抽动着,涕泪横流,五体投地行个大礼:“臣李斯恭喜陛下,终于求得大道。”

那边赵高也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把诏书往袖口里再推了推:“陛下万岁,不,陛下万寿无疆,永镇大秦!”

跪在最前面的胡亥瞪圆了眼睛:“父皇,父皇。。。你,你是我父皇?”

看着眼前似乎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分的父亲,胡亥震惊不已。

嬴政仰起头,张开双臂,深吸了一口气。这就是青春的感觉啊,年轻真好。“朕,一定要战胜所有对手,朕,要赢!”始皇帝在心中暗暗发誓。

待到适应了年轻的身体后,嬴政看着胡亥欣慰一笑:“皇儿,朕,回来了!”

他可是亲眼看到胡亥趴在榻边恸哭不已,是个孝顺孩子,不枉自己那么宠爱他。但是现在,最要紧的可不是父子情深。

很快,更换好衣服的嬴政来到了大殿,巡游随行的众臣俱都汇聚于此。

“赵高!准备拟旨!”被始皇帝点到的中车府令慌忙准备好布帛、竹简和毛笔。在赵高准备的空档,始皇帝转向李斯:“丞相,大秦府库可充盈?能支撑大军征伐否?朕欲兴兵六十万,攻伐数郡之地。”

六十万,李斯心中一惊,问道:“陛下,如今四方平定,何事需兴兵至此?又需攻伐何地?”

六国已灭,百越已定,匈奴远遁,李斯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势力需要倾国之兵讨伐。

始皇帝叹了口气:“对手何人,有兵几何,吾亦不知啊。所以才需倾尽全力,以求必胜。仙人为我设定了考验,将在咸阳附近打开一扇时空门,通往未知之地。吾需击败当地土著,方有长生资格。”

李斯听后,斟酌道:“若是在咸阳附近尚可,无需远征,粮草消耗也少一些。库中存粮足支大军一年有余。只是陛下,这六十万人,从何而来啊?”

大秦搜刮民力的本事可不是吹出来的。几年前才来了一波南征北战,现下就又能积聚这么多的物资。

只是大军分布四方,哪里能抽出六十万人来。

六国灭亡后,大秦北征匈奴,南平百越,八十万大军分布南北边疆,原六

国故地仅仅只有十万秦军分散驻守,形势堪忧。始皇帝不时去巡游一番,也有震慑六国遗族的意思在里面。

这九十万秦军,除了南征百越的五十万人掺杂了大量楚人,余者皆以故秦地之人为主。

如今老秦故地,除去留守的,能抽出二十万人已是极限了。要是全抽空了,一旦关东有事,大秦就岌岌可危。

对于这点,始皇帝早有打算:“无妨。诏,关东诸郡,选青壮十五万,老秦故地,抽丁十五万,长城戍卒十万,最后二十万,”嬴政顿了顿:“于骊山刑徒中择其青壯,赦其罪,选入军中。长城戍卒、骊山刑徒先行合练,其余等待粟米收割后汇集咸阳。”

“既如此,骊山皇陵是否。。。?”李斯试探着问道。始皇帝大手一挥:“停工。让那些人转运军需。”长生不老不再是梦,还要什么皇陵?

李斯领命。如此大规模的动员,除却昔日灭楚之战还从未有过。三个月之内便要出征,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丞相今后一段时间要忙起来来了。

只是现下,李斯还有件事情需要确认:“陛下,南下之长城戍卒可需蒙将军亲统?”

这其实是在委婉地询问出征统帅是谁了。如今大秦有资格统领这60万大军的,恐怕也只有此人。

实际上,就是蒙恬的资历也不是很足,不过如今王翦、王贲、蒙武均已故去,也就他能勉强挑大梁了。

“不必,北疆匈奴猖狂,蒙恬,离不得。”始皇帝大手一挥:“此次征战,吾将亲统之。”

这倒也是应有之意。有关长生大业的要紧事,交给谁都不放心。留守之事也不用费心,以始皇帝的威名,常年巡游不在国都也不用担心大权旁落。

李斯接着问道:“臣明白了,只是这军中,总有主事之人,陛下看何人合适?”

始皇帝可没有统领大军的经验,当个虚名统帅就算了,实际指挥肯定得另有其人。

始皇帝神秘一笑,道:“此次出征,凡六十万人,当然不可能一拥而上。吾意分为前中后军。丞相以为,以王翦、蒙骜、李信三人各领一军,如何?”

王翦不消说,破赵灭楚,功莫大焉;蒙骜乃是秦昭襄王麾下大将,屡破三晋;李信虽然大败于项燕之手,但也有昌平君叛变的原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