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宁远之战四

《新战国七雄》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清军阵中,刚刚承受了一轮箭雨的火器营兵继续准备下一轮的射击。

百步外的弓箭,准头欠佳,威力不足,再加上棉甲护身,除了个别运气不好的家伙倒地不起,其余人等并未有什么损伤,大部分鸟铳手们自然也没有因为过度紧张导致规定动作变形。

为了避免崩飞的火绳引燃他人携带的**,战斗中火绳**之间保持着一米开外的间距。

射击结束后,马上清理引火孔和**池,防止**残渣阻塞引火孔;然后将较细的引**倒入**池,并合上**池盖;接着将**从枪口倒入,再塞入弹丸,从**下抽出通条,将弹丸和**捣实;接下来把点燃的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上。

一切准备完成后,才能打开**池盖,举枪瞄准,扣动**。

没办法,火绳枪的使用步骤就是这么繁琐。

即便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想要在两分钟**击三次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清军战阵前排,李文昌正在哆嗦着把通条从**中抽出来。

虽然唐军仍远在百多米外,刚才的一轮箭雨也没有自己和附近的战友们造成什么重大损伤,但战场上紧张的氛围还是让从未上过阵的新丁口干舌燥,手脚发抖。

李文昌是八旗汉**器营的一名普通小卒,祖上还与李成梁能搭上些关系。

女真兴起后,老祖宗跟着李永芳早早投奔过去,后来在天聪汗年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八旗兵,吃上了铁杆庄稼。

只是这老爱家的银子不是那么好拿的啊。

清初为了**四方叛乱,李家人跟着这位郡王那位将军全国到处跑,男丁大半或是战死或是病死,就算没死也够呛。

天天在外面跑,哪有时间回家播种啊,时间长了,可不就绝了后了。

到了康熙年间,眼瞅着天下大定,吴三桂那个不长眼的又非得挑事,还有什么台湾岛、罗刹国、准噶尔,折腾到圣天子快四十岁才算大致消停,老李家才算是有个喘气的机会。

当初跟着李永芳一块投女真的李家五兄弟,到现在三个绝了后,其余两个延续至今也只有七个男丁。

本来还准备多过几年太平日子,家族也能繁盛起来,得,这架势,接下来可不就还得继续搏命。

如果从历史结果来看,成为一名光荣的八旗子弟,吃大清国的铁杆庄稼,真的是一桩很不划算的买卖。

除去乾隆年间被开除旗籍的家奴和新汉人,旗人男丁不过从开国时候的十万出头发展到**时的五十万。

如果再扣除掉爱新觉罗氏和开国勋贵后裔们,人口不过增长了两三倍。

这还没有算上不停从东北老林子里捕捉生女真入旗的数目。

而同时期,汉人人口足足增长了六倍。

可怜八旗儿郎们为了大清国的江山鞠躬尽瘁,最后缺衣少食,饿着肚子看着贵人们享乐。

而被圈禁两百多年,禁止种地禁止经商后,旗人们连个一技之长都没有,大清国亡了,只能男盗女娼无比凄惨。

可笑后世还有些脑门犯抽的把什么八旗后裔挂在嘴边,把先祖的这段悲惨经历引以为荣,也算是没治了。

你要是姓爱新觉罗,你光荣就算了,毕竟从十几个男人发展到两万多,那也是个本事。

你要是个普通旗人,你骄傲个DER啊,被PUA了两百多年,还上瘾了不是。

十八世纪这会,从小锦衣玉食的大清国官N代们,早就失去了先辈们的拼劲。

现在这日子过得好好的,干嘛非要去流血流汗?跟那些个凶神恶煞的敌军死拼,能得什么好处?

荣华富贵,爷们现在都已经有了,再往上升又能升到哪去,日子能好过多少?

为了这么点东西冒着生命危险,不值得。

人性本来就是如此。就像招兵一样,一年十万的待遇,放到贫困地区,大把的青壯愿意去军营受苦受累,但是放在北上广深,人家都不带正眼看你的。

我坐办公室舒舒服服一年也能进账不少,吃饱了撑得去受那份罪?

戚继光招兵就喜欢那些穷乡僻壤的苦哈哈,不愿意收些市井之徒,因为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苦力矿工容易满足啊。

不过高层虽然开始腐朽,还没有大范围地传导到基层。

毕竟此时的高层人数也不算多,虽然切走了大部分蛋糕,但总会留些边角料下来。

而且随着社会逐渐安定下来,生产慢慢恢复,明末清初战乱年代荒下来的田地都被复垦,国家财富大大增加,财政日益宽裕,哪怕顶层的统治阶级贪得无厌,底层八旗兵的日子也还过得去。

便如此时的李文昌一般,虽然羡慕四九城里的朱门大户花天酒地,但到底每月里白花花的银子准时到手,时不时还有点奖金啥的,养活一家五口不成问题。

既然圣天子没有亏待咱们,没啥说的,卖命就是了。

虽然颇为紧张,但大部分的**兵还是顺利完成了装药和发射动作。

有钱的好处总是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此时此刻,若是没有充足的训练经费,士兵们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训练,战场上必然会大量出现装装药过多过少、通条忘记取出、火绳熄灭、没有清理**池之类的失误。

日常合训有多重要,看看二十一世纪的**就知道了,训练经费占比将近三分之一。

再瞅瞅明朝末年的官军,宁可使用落后的三眼铳也不愿意更换大威力的鸟铳,除了三眼铳皮实方便鸟铳容易炸膛之外,无法保证训练强度也是个重要原因。

操练也是砸钱的活计。一天打靶下来,需要消耗多少**、铅丸?鸟铳打多了报废是不是要回炉重造?火器质量不合格,士兵出现伤亡,抚恤金从哪里来?

这些钱粮,能指望着两年半没给边关将士发工资的大明户部报销吗?既然不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