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你这嘴开过光?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第350章你这嘴开过光?

李定安昨天说的很清楚:山顶要是还找不到窑址,今天就打道回府。

结果找到了,所以人不但没少,反而多了好多。

市文物局又抽调了三个队,两个所,再加雇来的村民、铲车、挖掘机、车辆,偌大的山下热闹的像集市一样。

马献明给各队分配任务,因为都是第一次配合,所以场面有点乱:找机械的、喊村民的,甚至还有抢工具的。

李定安坐在山坡上,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左朋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到他旁边。

“李……李老师,你不下去……看着点!”

他摇摇头:“不用,老马就能搞定!”

遗址找到了,瓷土也找到了,包括相关的遗物资料,剩下的就是挖掘。别说马献明,就是给舒静好,再给她派一队村民也能干好。

今天的场面之所以这么乱,一是左朋太热情,调过来的人和机器太多。

二是老马太心急,没提前做好计划,所以一时有点手忙脚乱。再适应一两天,等他找准节奏就好了……

左朋顿了一下:“李老师,你是不是快走了!”

“还得几天吧……等老马捋顺头绪……左局,是不是有什么要我帮忙的?”

“也不算什么大事……”

左朋踌躇了一下,“就是之前提过的:想请你对市内的遗址遗迹做一下调研……”

好家伙,自己都快忘了,伱们怎么还揪着不放?

李定安皱紧了眉头:“罗盘?”

“不是……京大、故宫,甚至港岛的国术学会都给出了结论,我们不可能还幻想着无中生有……”

左朋忙摆了摆手,“主要是之前的一些遗址,比如燕长城,比如金代界壕,以及库伦三大寺……这些遗址发掘的时间都比较早,大致都是建国后,建市之前……

当时的科技落后,条件有限,堪查方法相对粗糙,有几处发掘的都不是很彻底,多少都有点遗漏,所以市领导一直计划,对这些遗址进行一次全面性、科学性的堪查……

同时也有顾虑:因为市局的堪查能力以及专业程度有限,可能会对遗址造成二次损害,所以一直搁置……”

听明白了:当地领导还是想在“文创旅游”方面下功夫,期望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

大的不说,比如西安、京城,通辽和这两地方不在一个量级,根本没有可比性。

但小点的完全可以比,比如西北边陲小城嘉峪关,就靠着一座城楼,几段明城墙,让旅游经济成为了当地第二大产业。

与之相比,通辽同样是地级市,名胜古迹不敢说有多多,但比那儿多好几倍:要长城有长城,要宗教遗址有宗教遗址,而且还有一座真正的王府群建筑:清代NMQ郡王府。

只是苦于没有炒起热度的契机,说直白点:得有噱头。

噱头得够大,还得足够新奇,最关键的,要有可信度。

就现在的网络环境,就算是牛副吹上天,说发现了外星人飞船,但如果没有权威部门背书,鬼才信。

这是其一,其二是堪查单位得够专业,特别是具体到人员团队。

不好请,也请不来,所以计划一直搁直。直到国博和李定安从天上掉了下来……

国博够不够权威?

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

李定安够不够专业?

长眼睛的都能看到这次的堪探过程,不夸张,惊碎了一地眼球。

还有身份,也有地位:是不是国博的权威专家,是不是国家级的项目负责人、课题带头人?

关键的民间的热度还贼高:虽然说网上的信息都被张汉光给屏蔽了,但网民是有记忆的,稍稍炒作一下,热度就起来了……

想的挺周全。

但说实话,李定安不是太情愿。

调研没问题,即便冲着这一个月以来当地要人给人、要车给车、要机器给机器的份上,也得用心帮他们探一探。

但宣传就算了:就李定安现在的情形,名气太大反而会起反作用……

“我计划的是元旦回京,时间倒是有一点……”

“谢谢李老师……”

“左局,我还没说完……”

李定安顿了一下,“我不上报,也不出镜!”

“哈哈……这个您放心,我们暂时还没有相关的宣传计划,既便有,也不敢麻烦您……”

左朋拍了一下胸口,“凭我和何馆的关系,如果请他帮忙,他肯定得帮我们站一下台,但前提是,多少得找到点真东西……”

别说,还真是。

何安邦在网上没热度,但身份地位够超然:国家博物馆的实际负责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

他说这是重大发现,谁敢说不是?

“好,我尽力……”

“哎哟……”左朋忙不迭的站起来,“谢谢……谢谢……”

李定安笑了笑:“应该的。”

这一个月以来,人家真心没少帮忙……

两人客气了两句,山下的秩序也渐渐正常。

程峰已带队对发掘区域完成了划分,以沟岸为前沿,划出了直径为五米的三十个方格,每一位研究员带领三位村民,对探方进行初步发掘。

稍远的地方,万成标指挥着两台挖掘机对外围清埋,姚川和卫自立各带着几名组员,对挖出的生土层进行辩识,一旦发现实物,立马换成人工发掘。

剩余人员在对三块洼地钻探,力求探出瓷土的剩余储量。

一切有条不紊,李定安正想着要不要回宾馆补一觉,对讲机“呲”的响了一下。

“李老师……李老师?”

“收到,请讲!”

“有新发现:姚组长沟岸边发现了庙宇遗物,下面可能有庙宇遗址!”

什么玩意?

我带你找瓷窑,你给我挖出了一座庙?

李定安怔了一下:“是什么!”

“是一樽石制佛头,头戴法冠,应该是密宗神像,还有两块红粘土烧成的筒瓦,我初步推断,应该都是明代左右的东西……”

“具体位置?”

“正对主峰老道山!”

筒瓦……这肯定是盖在房顶上的,不会到峡沟里。再者,庙宇也不可建在山下、谷边。

估计也和窑址一样,地震时被从山上震下来,又埋到地下了。

李定安看了看峡沟,又往山上瞅了瞅:“左局,以前老道山上有没有建过庙宇?”

“建过,最早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时期,不过遗址已不存,只有几座石制的祭坛,以及陶片……其它朝代也有:有两座残存的墙基,以及破碎的砖瓦,推算应该属金、辽时期,其下的峭壁上也有金代和辽代的刻字……至于明代的,真没发现过……”

左朋稍一顿,眼睛亮了一下:“会不会是什么大寺遗址?”

李定安有点无语:你想遗址想的有点魔障了?

明代时期,这地方先属大宁卫,后属兀良哈三卫,已属九边,既便有庙,能大到哪里?

清代还差不多……

“先看看东西吧!”

话音刚落,皮卡车开到了山下,李定安和左朋并肩下山。

来的是姚川的助理,把东西从后座上搬了下来。

一樽佛头,比拳头略大点,以此推算,全身佛像至多高五十公分。

头戴骷髅法冠,头顶左右还有分身,一模一样神情的两樽小像:咧着嘴,笑的很开心。

“确实是密宗佛像,欢喜金刚!”

李定安解释着,又仔细看了看,“土泌很重,但没有红锈,也没有沙锈和水锈,初步推断,和民国时的地震无关,入土时间要更早……嗯,至少四百年以上……”

四百年之前是万历时期,马献明判断明朝时期,没毛病。

放下佛头,李定安又看了看筒瓦。

大致就像一截剖开的竹桶,下端又加了个盖,平时所说的瓦当就是下面这个盖,俗称瓦头。

主要作用是分挡雨水,二是装饰,所以不但房屋上用,墓中也有。自秦起,从各代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很多,各朝都有。

主要辩别方法是看瓦当纹饰。

比如这一块:一只花篮,八枝莲花,既为八宝莲。

源自于八仙蓝采和的花篮,起始于元代,盛行于明清,为全真教经典纹饰“八宝纹”之一,又称八仙纹。

大多数的道教庙宇建筑、饰品,以及器物都有相似的纹饰……

嗯,等会……

想着想着,李定安又愣了一下:全真教的八宝纹瓦当?

旁边又是什么……密宗欢喜金刚佛头?

虽说都是中国宗教,但说实话,但两派基本没有交集……属于八杆子都打不着的那一种。

所以这两件东西凑一块,就挺诡异……

但再看材质:佛头是玄武岩雕成,瓦当是铁铝红粘土,十有都是就地取材,范围不会超过两公里。

再推断时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