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九大镇国之宝,陈仓石鼓!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什么“宋玺像爷爷,这三方印像孙子”?

这三方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二十多方是孙子的孙子……

《史记》: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自此后,终大汉一朝,传国玉玺再没用过,没有在任何圣旨、敕、诰上盖过印,一次都没有……所以才被称为镇国之玺。

皇帝下旨,只用天子六玺。

还是《史记》:高祖(刘邦)沿秦制,天子六玺,皆白玉制成,钮作螭虎,用武都紫泥封,文与秦同:

皇帝行玺,凡封命(封王封候封官)用之……

皇帝之玺,凡赐诸王侯王书用之……

皇帝信玺,凡发兵用之……

天子行玺,征召大臣用之……

天子之玺,策拜外国事务用之……

天子信玺,事天地鬼神……

这可是汉天子六玺,如果给所有朝代的帝玺排个号,传国玉玺排第一,天子六玺绝对排第二到第七。

别说见,李定安做梦都没有想到过。

但突然间,就有三方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而且是象征意义、代表意义相对更重的皇帝三玺?

说出去,谁敢信?

就像何安邦,听到后保准会大笑三声,再问一句:李定安,你睡醒了没有?

但再看,真的不能再真。

真就跟做梦一样……

刹时,李定安一个激灵,狠狠的在大腿上掐了一把。

“嘶……”

“李定安,你怎么了?”

“我想看看,是不是在做梦……”

于徽音愣了一下,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傻了?”

“我没傻……”李定安依旧不敢置信,瞪着眼睛,“知不知这是什么?天子六玺……大汉天子六玺……”

“什么?”

“大汉天子六玺……刘邦时依秦制刻的……这是汉朝的传位玉玺!”

于徽音猛往前探了一下,盯着玉玺,也跟个傻子似的……

李定安更傻,口水都流下来了,但眼睛越来越亮。

有这东西,还要什么玉斧?

愣了好久,于徽音喃喃自语:“怎么可能?”

“要是有一方是假的,你把我眼珠子抠出来。”

“不是……我是说怎么可能在这里?”

对啊,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三方印,失传的比传国玉玺还要早。

传国玉玺至少传到了五代时期的后唐,但天子六玺在魏末曹髦“玉碎九重”、“驾车诛司马”之后就不知下落了……

但不论怎么看,都真的不能再真。

所以,管他那么多,先带回去再说。

“我也不知道……”

嘴里说着,李定安顺手就往口袋里揣。

于徽音眼都直了:“你刚还说不好带出去?”

“我是说字画……那东西那么旧,一看就是古董,还那么大,怎么蒙混过关?但你看这个,又光又亮,跟新的一样,还这么小……”

李定安擦上擦玉玺上的灰,又指了指螭纽下面的孔:“穿根绳戴脖子里,谁敢说这不是玉佩?再不行就挂角匙串上……”

于徽音眼睛一亮,扑楞扑楞的瞅着剩下的宋玺。

“别看了,剩下的哪个不比拳头还大?真不好带……”

“我就带一件……嗯,就带《皇帝神宝》,你看,也挺新,包一下就能装口袋里……”

“你还不如带这把斧头……就这把玉斧,你看多新……谁敢说这不是工艺品?而且价值够高:烛光斧影听过没有?”

宋挥玉斧,烛光斧影?

于徽音悚然一惊,一把捞了起来。

随即,她又愣了一下:“李定安……带出去之后呢,怎么办?”

李定安怔了怔,又呲了一下牙:确实挺纠结。

国之瑰宝,镇国重器……说夸张点:看一眼都是福气。

所以要说让他上交,真心有点舍不得。

但反过来再说,学了这么久的风水,接触的奇奇怪怪的知识越来越多,虽说不信,但说心里话,不受影响是假的。

况且这玩意也确实有点玄。

就说传国玉玺,那东西抢来抢去,十个当中九个都没好下场。

再说玄幻一点,谁都可以抢,也可以拿,但能不能镇的住,还是两说。

所以先不说合不合法,就说这样的东西放家里,谁心里不犯嘀咕?

啥,你说卖?

谁卖谁特么汉奸……

想了想,他又咬了咬牙:“不管了,先带出去再说!”

“对,先带出去……我就拿玉斧!”

“小心别摔了!”

“那你帮我拿着……”

于徽音嘻嘻哈哈的,把玉斧别进了李定安的怀里:“哈哈……像不像李逵?”

“李逵哪有我帅?”

“唏……自恋狂!”

“走了,我扶你起来……”

“好……呀,等一下……”

于徽音刚站起来,又蹲了下去,“腿麻了!”

“应该是蹲太久了……先坐一会,坐这……嗯,稍等……”

李定安刚想让于徽音坐在箱子上,但又想,那里面装的可是帝玺?

“算了,不太礼貌,坐这吧!”

他把箱子抱了下来,让于徽音坐到了石墩上。

刚坐下,李定安又抓住她的小腿,轻轻的敲了起来。

于徽音眨巴着眼睛,心中涌过阵阵暖流:“李定安,不要了吧?”

“呵……口是心非!”

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眼睛又眯成了两道缝,于徽音笑着,靠到了他的怀里。

“你这样,我还怎么敲?”

“不敲了,就靠靠,抱抱也行。”

“搞的我还能干点什么似的?”

于徽音拍了他一下,李定安顺势坐到了旁边,两个人紧紧的靠在一起。

“咱们就这样过一辈子……”

“一辈子哪够,至少三辈子……嘿?”

“嘿什么嘿,你不同意?”

“什么同意不同意……这石墩上有字?”

纯粹是无意识的,就坐下来的时候用手撑了一下,察觉上面有刻痕,他又用手机照了一下。

确实有字,还是大篆?

真就稀奇了:这种字体,比专门用来刻印的鸟虫篆还要早。

虫鸟篆始于战国,大篆却起于西周。

到秦代渐渐消亡,最晚的发现记录,是先秦时期的《陈仓石鼓》。

总共十只,全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属“九大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