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伏阙

《[南宋]明君躺成计划》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以临安府为中心的浙西路,包含苏州、湖州、宜兴等诸多富庶之地,是南渡以后,这半壁江山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民间有俗语,“苏湖熟,天下足”。从二月初开始,水陆交错的江南平原上,就拔出一望无际的稻秧,放眼处都是整齐的青翠。

自百年前占城稻推广以来,一年两熟的耐旱作物使得江南地区的人口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即便这些年战乱频仍,许多城市都已荒芜破败,浙西路依旧是时下最为繁华的地区。

一旦满足了饱暖,便难免对衣食有更多的追求。占城稻虽然好种,却很难吃,农人们也会种些普通的大禾谷,好卖给富家赚取钱财。除此之外,朝廷征税要缴纳的供皇家和官员食用的“白粮”,也必须是大禾谷生产的粳米或者糯米。

因此即便推广了占城稻,寻常百姓依旧要看天吃饭。

“都一个多月没下雨了。”

临安郊外的童家村,满头银丝的老妇人倚着墙坐在门外的长凳上,仰头望向万里无云的晴空,叹气道。

一个中年男子立在她身边,面色犹疑,欲言又止,好半晌才现出下定决心般的神情,低声开口道:“娘,我今天进城,看到官府的通告,说每十户要征发一个徭役,在去鄂州的沿途给朝廷运粮。”

老妇人司空见惯地问道:“运的粮食,是十户人家凑一凑?”

“是。”男子锤着墙,几乎要哭出来了:“家里的余粮还撑不到夏天,今年的年景又不好,粮食上交给朝廷,咱们往后吃什么?娘,怎么办啊?”

老妇人看着儿子的眼泪一滴一滴浸润了焦枯皲裂的黄土地,依旧冷淡地坐在檐下,面上是习以为常的平静。

“大郎,怎么回事?”中年妇人在屋里听到动静,拎着勺子就“哐哐哐”地跑到门外。

听丈夫讲完朝廷的布告后,妇人一把将勺子砸进屋前干涸的河沟里,单手撑着着门框破口大骂起来:“天杀的,征那么多税还不够,朝廷搬迁一下,还要咱们平头百姓出粮,从前交的税都干什么去了?”

男人看妻子把勺子都砸断了,肉痛的抹干眼泪不再哭,冲她骂了句“败家娘们儿”,妇人也回了句“窝囊废、不中用的男人”。儿子和媳妇吵起来,老妇人依旧不动如山,动静倒是把左邻右舍都吸引过来。

江南文风兴盛,右边一户出了个书生,知道前因后果后,就评判道:“说来说去,还是今年干旱,预计着收成不好,大家都不愿意把粮交出去的缘故。”

妇人不耐烦起来:“你有屁快放,放完了就滚,不用高高在上地说咱们。”

书生被粗鄙之语骂的脸红,尴尬地咳嗽两声,才稳住心绪,继续道:“临安五十日不下雨,说不定是因为朝廷得罪了文曲星,连累的百姓受罪。”

众人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七嘴八舌地围着书生询问道:“怎么就得罪了文曲星?”

“今年进士的名额,被裁了一半,不是得罪了文曲星是什么?”知道这些人听不懂“特奏名”一类的东西,书生言简意赅道。

“文曲星管下雨吗?”也有人质疑他。

书生愣了半晌都不知如何辩驳,目光扫过邻居中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女子时,忽然一拍脑袋,想起同窗告诉自己的另一件事。

“削减进士名额,是因为官家听信了妖妃的谗言,后宫干政,这才是真正得罪上天的事。”

“妖妃?”一提到美貌的女子,几个男人眼里都放出光来,连自家穷困的处境都抛到脑后。

“你们听过宗押班的名号没有?罪魁祸首就是她!”

“听过听过,原来是她害了咱们。”众人连真都不分辨,立时同仇敌忾起来。

唯有沉默的老妇人不屑一顾,对书生轻哼了一句“妖言惑众”,掩上门回家了。

“妖妃宗令嘉鼓动官家取消特奏名,引起天怒人怨,浙西将近两月不下雨”的流言,很快传遍了临安的大街小巷。

比起老天,大家更愿意把灾害归咎于人,可又不敢随意说官家的不是,一个备受信任的女子就是最好的靶子。后宫干政,牝鸡司晨,前人留下了无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