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归 处

《会再见》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故土”是远方游子的名词,却又让世人用着昂贵的词调来歌颂!

——写给流浪的“亡命徒”

2023年3月15日因为工作单位进行大洗牌,随后又颁布了一揽子的条条框框。这样的条例无疑是对我这个向来歌颂自由主义的人宣判了死刑。在最后落款大气的写下我想要却又一直不敢明目张胆言语的话:小爷不伺候了,拜拜了,您勒!推开总监办公室大门,将辞职信径直仍在办公桌上,在同事诧异的眼神中头也不回的走了······

我裸辞了,放弃了五险和别人眼中每个月5000块的高薪。成为别人口中那个依旧不懂事的孩子,不知礼数,不替父母考虑的孩子!只是他们不知道,五险一金和每个月的高薪是全年无休,是无条件加班换来的,今年我25岁,换成别人口中懂事的孩子恐怕得到这份工作早已经烧高香了,实则对我来说除了稳定的工作之外,在生命中还有更值得我去拥抱和追求的事物,不是吗?

比如:家中年迈的父母!在某音看到过最现实的一句话: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家中年迈的父母成为我不得不回去的理由。2021年母亲颅内出血、2022年父亲肠胃出血动手术······我!家中长子,也就是我们寻常百姓口中的顶梁柱,我知道这份责任到了我承担的时候。

父母出生农村,没有上过学。在他们看来是他们拖累了我的发展,可是于我而言我本就是一个闲人、是一个无事人、是一个没有高大理想的人!但却又有一点不会改变:是他们的儿子。比起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更害怕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恐惧。亦或者换个说法对我有诱惑力的不是自由!而是心里对父母的愧疚!

说来也是好笑。故乡这个名词啊,总是写着不可实现的词调,却又让无数人写着高贵的言语将它歌颂!带着我的猫以及愿意随我回乡大干一场的兄弟们坐上了列车。当我们三个大汉带着两只猫站在母亲面前时,大抵母亲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场景相见吧。又或者在他们眼中我是一个乖孩子,再见面时应该是我在一座陌生的城市站稳了脚跟,买了自己的房子,回乡是接他们二老到大城市享福的。可是不然,生活嘛,断不可皆如人意。

母亲扶着躺椅起身,看着有朋友随我一起前来连忙询问:“吃饭了没?还有没有行李没拿?”

母亲和父亲吃了半辈子的苦,我知道她是个要强的人,说不来那些动听的词汇,可是那又怎么样呢?质朴的言语已经是对这样不听话的孩子最大的安慰。

“在路上已经吃过了,行李已经拿完了”说实话,在那样的环境下阳光照射在我和母亲的脸颊上时,莫名产生一种洞穿时光的感觉,咿呀学语到现在的‘落魄’返乡!母亲倒是没有再言语,招呼着我和朋友进屋。朋友们决定在我这边确定下来之前他们先到外面去走一走,等我这边消息。只要我确定了他们随时过来。

朋友们下楼时,母亲已经忙着洗锅做饭,我连忙叫住母亲:“还是少做,他们要出去的”母亲似乎看出我欲言又止的情态也是不再说什么,快步走到门口和我一起送朋友离开,在门口寒暄时母亲也是听到了我与朋友的对话。我们这次回乡是有预谋的,毫不避讳的说在回家之前谁也不知道我们的详细计划。

朋友离开以后母亲又躺在了椅子上,说起躺椅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后续会在《李子》一书中详细说一说关于这把椅子的故事!我点燃了根烟蹲在院子的沟上,正准备开口和母亲商谈这次回乡会做的事。母亲先开口了:“叫你少抽一点烟,你为什么就是不听?”

我低下头没有回答母亲这个敏锐的问题,自己孩子的健康这是每个母亲会记挂在耳边一辈子的话题。我吐了一口烟和母亲说“这次回来已经和那边公司没有关系了,准备自己做了”

“有把握吗?”

“不知道,但总要去做”

母亲笑了笑:“想做那就去做吧,年轻人多闯一闯总是好事”我知道母亲应下来了。说实话内心没有半分喜悦,因为在我怀着骄傲说辞职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退路了。不管母亲同意与否这件事我都要去做。不单纯的是因为我要给自己找一条出路,更多的是我必须在‘顺从’与‘梦想’间做出一个抉择。

母子间短暂的谈话母亲所给予更多的是肯定,现在到了该忐忑的时候了——我的父亲。如果说母亲是个要强的人,那么父亲的坚毅将会是母亲要强的唯一理由。直白一点就是我们寻常百姓家中说的患难夫妻。我的父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偏偏是这个农民凭着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

父亲的坚毅是两件事让我心生忐忑。第一件事就是我的父亲要强了一辈子从未流过一滴眼泪,直到爷爷去世那年我第一次见父亲红着眼眶送爷爷离开。或许只要爷爷还在,不管父亲多少岁他都还会是个‘孩子’,爷爷的离开宣告父亲不再年轻!

第二件事则是父亲在家中劳作时被切割机隔断了大拇指,当时在学校的我浑然不知。在回家看到父亲的手吊在脖子上时,我知道我不是孩子了。当天回到学校向老师借了手机,拨通电话时我的内心甚至是恐惧,我知道在我说出那句话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可我还是说了,我决定不读书了!果然电话另一头的父亲火冒三丈,连夜将我接回家中。关于我后续为什么还是继续上学,那就是我这个坚毅的父亲在履行当初他无意见让我听到的一句话:“现在读书才有出路了,不管他以后是什么样子,读职校也要去读!”

单凭这两件在我心中埋藏多年的事情,大家应该就可以知道在我晚上向父亲说出:“创业”那两个字时我的内心是有多恐惧。在父亲看来,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平平安安重要,没有什么比我踏踏实实生活重要,他是不愿意让我去冒险的。

傍晚父亲终于回来了,时隔三个月再次见到父亲。只觉父亲脸上的皱纹又加深了许多。这是游子在外回乡必然会面对的吧。

很多年前我的兄长在小聚时同我说:“很多事还没有到时间,到时间你就明白了”,现在我明白了,父亲眼角的褶皱就是最好的解释。父亲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辞职回家,有没有想好做什么?是重新找工作?还是准备考公?”说实话,我已经预料到父亲会避开我想要的正确答案。

恍惚间我也只有端起饭碗来掩饰我的尴尬,或许孩子就是这样的吧,在父母面前不管怎么样掩饰却隐瞒不了半点谎言。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无奈与痛处,转头问我:“和你来的两个朋友是做什么的?”

我知道母亲在帮我了,我连忙放下饭碗对母亲和父亲解释说:“一个是摄影师叫杨军、另一个是剪辑师叫张兵。他们一个负责前期拍摄、一个负责后期剪辑。”言罢,我许以期待的眼神看着母亲,渴望她问出下一个问题。

“那你们之间的这个利益怎么分配?拍摄设备从哪里来?还有就是办公的地方呢?”

“我们之间以合作形式存在,每一个项目或者说每一笔进帐我们按照投入的多少进行分配.......”

全程是母亲在询问我的情况以及我这次回家想去做的事,基本上问了个遍。父亲呢?只顾着吃饭,饭后父亲点了一支烟,在烟雾还未飘散时父亲扔下烟头抬起来满是皱纹的脸庞。这一刻父亲好像做了什么决定一般。

“既然都回来,想做那就去做。房子要是不嫌弃就用田里面那套,打扫一下应该是可以住的。”父亲的肯定是我从未敢想的,因为这个被我叫做父亲的男人,在我的印象里他是第一次首肯同意我去做一件事。换个说法他在儿子面前低头了,在这个从小伸手要钱的孩子面前低头了!

这一刻,任何坦诚的言语都无法形容我的内心情绪。因为我的父亲同意了,而且解决了我们住宿的问题。也就说父亲认可我了!后来啊,我才知道父亲不是低头,也不是认可,只是他自己知道他老了。现在不放手让我去做喜欢的事,那我的未来在他走后就失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