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027

《囚雅》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二娘一直等待纪时恩的邀请,立秋过后便是处暑,等到八月初五白露节气,纪时恩写信邀请她去慈恩堂。

小白的洞早已扩建完毕,二娘不时去查看,施行默默盯着她,希望她别干傻事。

二娘去求赵怀释让她出府,拿着邀请信推开正殿的门,一干幕僚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她。

一袭男装长相清俊,众人喃喃道,“这难道是尔雅公子?”

外面早就传文渊书坊的尔雅公子现在是太子府的幕僚,而太子府的幕僚们也很惊奇,他在哪呢,怎么从未碰上过?

变将传言当作谣言。

今日竟然真的撞上了尔雅公子,有人两眼放光,“太子殿下,这可是尔雅公子?”

赵怀释颔首,“正是。”又为她解释道,“尔雅长于编撰书籍,平日并不见人,所以诸位很难见到她。”

幕僚都很激动,尔雅可是学子中的大名人,见她如此年轻都感叹道,“英雄出少年啊。”

二娘怕等会儿走不了了,连忙道,“太子殿下,我有事准备出府。”

赵怀释早就知道她今日要去慈恩堂,点头道,“记得带上护卫。”

不说也会有人跟在她后面,二娘暗自翻白眼,躬身告退。

慈恩堂建立自前朝瑾玉皇后之手,里面的人多以瑾玉皇后之姓,纪时恩便是她们的后人之一。

慈恩堂主要收养被弃孩子还有妇人。

有时被主家丢弃的奴仆也会在这里过渡,一般不会久待,这里只能供给成年人一日两餐,还多是稀饭。

早些年有瑾玉皇后帮衬,皇家又多有招抚,日子过得还成。

改朝换代后,慈恩堂与皇家脱钩,万事都要靠自己,但经营之事并不是能无师自通的,传到纪时恩手里,日子就有些揭不开锅了。

光是募集善款一事,有钱人的韭菜长得最壮,纪时恩却已经割不到他们了。

她睡也睡不好,整天焦虑到满嘴冒泡,可是钱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邵婉与她说起徐记一事,她就觉得可行。

至少能让慈恩堂维持下去,而二娘并未大吹特吹,显得很诚恳,她就想反正不会更差了,若是没有其他动作,慈恩堂倒闭近在咫尺。

还不如拿出余钱干它一票,挣扎一番。

厨房就是慈恩堂的膳房改造的,按照二娘的指示打来大锅,建立灶台。大多数钱都花在这两口铁锅上了。

纪时恩心想要是此法不成,将锅卖了也能回回本。

正想着,有人说良娣来了,纪时恩连忙去迎。

二娘并不啰嗦,看了看她买的原材料,点点头,开始指挥学习的人将料用纱布扎紧,一一往锅内放。

整个房间被蒸汽萦绕,二娘搅拌着锅,看里面的成色。

她挑起一块肉,“能够轻松扎入,说明里面熟了。宁可煮久点,也不能让客人吃到生食,这是忌讳之一。”

二娘将搜罗到的做吃食生意的规则详细说明,纪时恩拿着小本本挥舞毛笔记得飞起。

然后二娘道,“熄火后闷上一夜入味,明日便可捞出售卖。”

这次料多,她们尝过后还能往外售卖,二娘又看过招牌,纪时恩得意道,“这是问余敏大人求得字。”

二娘汗颜,问她,“花了多少钱?”

“没花钱,余敏大人对我们慈恩堂照拂有加。”

二娘又去参观慈恩堂,这里竟还有少量的书籍,她拿起一本,竟然是诗集。她看书以实用为主,编的书又是教辅,很少看陶冶情操的诗集。

她翻开来,第一首就是余敏的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纪时恩看过来,“这首据说是余大人隐居时所作,他那是辞官回乡隐居山中,有感而发,这本书还是我抄过来的。”

二娘满头问号,这不是宋之问的《渡汉江》①吗?怎么变成余敏的作品了,二娘念头一转,难道余敏亦非此间人?

二娘问纪时恩,“余敏可会来慈恩堂?”

纪时恩点头,“有时会来,不好说。”

二娘便道,“今日是第一锅卤味出来,不如请余敏大人过来品评一番,还有认识的人都请过来尝尝,提提意见。”

纪时恩想正是此理,连忙让人去请余敏、邵婉等人。

施行见她请邵婉,有些迟疑,“婉娘身体不好,你怎么请了她?”

纪时恩叉腰道,“身体不好也不能在家里闷着,会越来越不舒服的,不如来我这玩玩,解解闷。”

施行闭嘴不再言语,去请自己娘子过来。

众人到时已有小桌摆上,还隔上许多道屏风保证隐私性,来人多是慈善之人,与慈济堂关系很好。

纪时恩笑道,“今日请诸位来品尝徐记第一锅产品,都说说味道怎么样,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多谢大家了,若是有用,记下名来,在徐记一年都能减价两成。”

余敏本是不打算来的,想到些什么还是差人驱车过来。

二娘将人请进屋内,以余敏的身份不好在大堂和人一起吃。二娘笑意盈盈的看着他,“余敏大人好久不见啊。”

余敏正襟危坐,拿起筷子品尝牛肉干等物,有些拘束一笑,“吴山村一别,确实许久未见良娣。”

二娘笑意未减,问他,“余敏大人可认识宋之问?”

余敏早在二娘救起三皇子妃时就知其来历,笑着道,“倒是认识。”

两人对视一眼,又默默移开,心知肚明对方的底细。旁边站着的施行等人满头雾水,这宋之问又是何人?

二娘便开始翻旧账,“说来还要感谢余敏大人,若不是你,我也不会连夜和夫君跑来京城。”

余敏便回道,“若是知道二娘夫君便是太子殿下,余某一定不遗余力送太子殿下回京。”

二娘便叹道,“都怪余大人画的人犯太过潦草,吴山村根本没人认出来。”

余敏:这不是他故意的嘛!

余敏捋捋胡须,“画艺不精,良娣见笑了。”

两人你来我往一番,余敏便道,“良娣的手艺余某一向赞赏,不管是豆腐还是这卤味,余敏一定支持。”

二娘便道,“那就多谢余大人了。”

余敏告辞离去,二娘踹翻他的座椅以示愤怒,施行将此事报给赵怀释时,他轻笑道,“二娘怕是也想踹余敏一脚,可惜余敏滑不溜手,并未给二娘机会。”

如此反倒是把宋之问一事忘记了。

*

一晃中秋,慈恩堂的卤味开始大卖,东宫也进入欢庆。中秋节在宫内是有晚宴的,太子应该要带着太子妃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