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朱标表示心态已麻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暂且不论贪官的办事能力,只说大明那些正直清廉的官员。

他们的办事能力和效率如何呢?

平时朱标没怎么考虑这个问题,但在听了朱肃的话后,理性地审视他们的工作效率,他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

似乎,他们的效率并不高。

有时朱标认为很简单的事情,本该轻松两三天就能解决的,结果却用了五六天,甚至十多天才完成。

而且,最关键的是,结果往往让朱标不满意。

如果只是一两次这样,可以说是偶然,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反,能在短时间内漂亮地完成任务,让他朱标满意的例子寥寥无几。

这让朱标震惊,心中更加困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他们的工作效率真的不行吗?

“嘿嘿!”

看到朱标的反应,朱肃忍不住笑了,说:“大哥,你是不是有点明白了?开始觉得我刚才说的话有点道理了吧!”

“呼呼!”

朱标深深地吸了口气,忍不住问:“小五,这……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哥,你听过这句话吗?水太清澈,就没有鱼。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水过于纯净,鱼就无法生存。”朱肃解释道。

“大明朝的朝廷也是这样。”他接着说。

“如果全都是清官,朝廷根本无法维持。”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生就有死,有清官就必定有贪官。如果全是清官,朝廷无法长久;如果全是贪官,朝廷同样不能存续。”朱肃继续说。

“只有两者达到平衡,才是最好的状态。”他指出。

“朝廷需要一些贪官去处理事务,有些事只有他们能做好,让清官去做,他们可能做不来。”

“特别是面对大灾大难时,让清官处理,只会把事情搞砸。”

“呃!怎么会这样?”朱标满面惊讶,难以置信地问:“小五,为什么会这样?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让清廉的官员来主持救灾工作吗?”

“只有这样,朝廷拨出的钱粮才能真正到达灾民手中。”朱肃回答。

“大哥,你确定吗?”

“你想想,从秦朝到元朝,历经了多少代,发生了多少次大灾大难?每次大灾难的结果是什么呢?”朱肃反问。

“惨不忍睹!”朱标双眼泛红地说:“无论是旱灾还是水灾,一旦发生,总会造成大量死亡,朝廷的救济物资远远不够。”

“大哥,我给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假设,只是假设,现在大明遭遇了一场大灾难,产生了三十万灾民,你会怎么办?”朱肃问。

“当然,立刻让朝廷发放粮食,救济灾民。”朱标答道。

“好!”朱肃点头,然后说:“三十万灾民,只要保证他们不饿死,每天每人至少需要二两大米,那么一天就需要六万斤大米。”

“一天六万斤,十天就是六十万斤,三十天就是一百八十万斤粮食。”

“大明国库有这么多粮食吗?”

“你说,如果让这些清官主持救灾,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会怎么做?怎样做才能保住这些灾民呢?”

“稍有不慎,这三十万灾民可能会死几万,甚至十几万啊!”

“这……这!”朱标愣住了,随即摇头说:“小五,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嘿嘿!”

朱肃微笑着,接着提议:“大哥,假如我们用糠代替大米呢?”

“这怎么可能呢?”朱标立刻反驳,生气地说:“小五,怎么能给难民糠吃呢?那不是人吃的食物!”

“大哥!”朱肃拍拍朱标的肩膀,继续说:“在那种处境下,难民还能算普通人吗?他们还会在乎这是不是人吃的东西吗?只要能填饱肚子,保住他们的命,其他都不重要了。”

“大哥,你有没有想过,一斤大米能换十斤糠啊!”

“如果这时候换成糠,或许就能留住三十万难民。只要熬过这个最关键的时刻,以后就能慢慢恢复过来。”

“如果现在挺不过去,难民就会变成**。”

“在这种关头,我们必须懂得灵活应对。”

“否则,他越是想救这三十万人,就越救不了。那些清廉正直的官员,他们会这么做,又敢这么做吗?”

“如果不这样做,结果会怎样呢?”

“大哥,如果让你选,你会怎么选?是固执不变通,只能干着急,宁愿让一部分难民饿死也要让他们吃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