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咸阳城乱(二)

《大秦二世皇帝》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钟声响起,住在外城的中下层官吏刚入家门,还未歇息,润润嗓子,便又急匆匆地穿衣戴帽,向内城赶去。

咸阳城成井字格局,外城东西市住有大量商贾,南北市住有始皇帝从六国迁来的贵族及内史地区的部分中下层官吏,边角却是大量帝国工农团体汇聚处。士农工商共同拱卫居中的帝国中枢。

一位叫做喜的县尉正是这行色匆匆吏员中的一位。

他住在东市,一路西行,听到不少商贾高声争论。

“据可靠消息,始皇帝陛下崩了。”

“你这已经不是最新消息了。左丞相李斯谋逆,已经被拿下了,据说今日开刀问斩。”

“最新消息是皇长子扶苏被阉人赵高刺死,太子位空,帝位空悬。”

“我大秦真是风雨飘摇啊,奋斗六百余年,集数十代人之力,刚刚一统天下,却又面临如此困境。”

“大秦滥用民力,始皇不知节制,修直道,建长城,挖运河,通沟渠,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哪一件事是三五年能完成的?”

“倘若六国复辟,大秦该当如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大不了再灭一次,怕个鸟。”

“老秦人镇守各地,大秦腹地空虚,怕是容易被有心人钻空子啊!”

县尉喜一边赶路,一边听着市井商贾小民高声谈论国政的声音,深以为然,大秦确实到了危及存亡之际。

约有一个时辰,数百朝臣陆续到齐。六老三公领衔,九卿诸公子等依次排后。扶苏几乎瘫在临时设置的储位之上,蒙毅则手持遗诏列于龙椅下侧台阶之上。

“宣始皇帝陛下遗诏。诏曰:朕昨得疾,深虑不起。今幸有皇长子扶苏聪明勇猛,德才兼备,甚慰朕望。因决意传位皇长子扶苏,承继大统。

惟皇考之功,光耀寰宇,祭祀之典,宜其隆重。望皇长子扶苏继志述事,崇德报功,使宗庙之祭,永传不衰。

又,皇长子之德,可嘉可勉。愿群臣辅之以道,宜我皇帝之智。

典章制度,为国家之根本。望皇长子抚绥百姓,遵守制度,使国家安泰,社稷永存。

此诏书下,宣告朕辞世之遗言,望众臣子深体朕意,共同辅佐皇长子扶苏,光大帝国之业。朕虽去,愿天地神灵庇佑,子孙无穷。钦此。”

众皆拜服,口呼: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扶苏闻诏,几欲起身,始终不能坐起。

群臣又拜太子。

至此,扶苏太子之位彻底稳固。

扶苏正名后的首诏:立皇孙子婴为皇太孙,承始皇帝、二世皇帝之志,传帝位于千世万世,建立大一统不世之功。

众臣又拜子婴。

至此,二世皇帝,三世皇帝几可确定。群臣更加明白,太子扶苏的命不久矣,否则就不会急于立太孙。

不少臣子心思活路起来,有些甚至在朝堂之上明目张胆,以目光交流。

恰在此时,扶苏命蒙恬牵上一只鹿,指着轻嗑道:“诸卿以为是鹿是马?孤以为是马。”

诸公子有顺着扶苏话,认为是马的;也有以将闾为首,坚持认为是鹿的。群臣有说是鹿的,有说是马的,有左右而言他的。

扶苏暗中让人一一记下个人言论。

散朝后,蒙毅向扶苏请示了始皇帝关于李斯个人的相关遗诏是否宣读,得到准许后前往渭水河畔刑场宣诏。

诏曰:斯也,佐皇帝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字,卒为三公,可谓尊用;然则,公器私用,废适立庶,是为不忠。功不抵过,瑕不掩瑜,依法腰斩,遗族。

李斯跪地,痛哭流涕。始皇帝不因其不忠而抹杀其功绩,也不因其功绩而放任其为非作歹。功是功,过是过,史书明载。

蓬头垢面的李斯看看身后一家子人,不禁仰天长叹,对众子说:“事移时易,求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听华亭之鹤唳,岂可得哉?”

“感丞相佐始皇帝定天下,耻丞相不能一以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