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集规划图

《明末之定都上海》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初七,四川省保宁府巴州

巴州城内城外这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屠杀,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漂杵。

最为卖力的自然要数叶凌风。

他与棒棒贼本就有着杀父之仇,灭家之恨,又加武艺高强,一个人就砍了一两百人,最后直到把两柄砍刀都砍得卷了刃,彻底不能用了。

叶凌风在战场上纵声长啸,如痴如狂,郁积在他胸口两年多的悲痛,终于散去大半,虽然满身疲惫,但他的精神倒是前所未有的轻松起来。

顾纯如的表现也很出人意料。

他本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却并没有被血淋淋的战场吓倒,反而是神情亢奋,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巴州城中的百姓安置和秩序恢复之中去了。

尽管杜安然和罗义自杀太早,没有坚持到护厂队来援,但这也算不得什么坏事,毕竟他顾纯如这次率领地方武装,大破棒棒贼,收复巴州城的功劳是实实在在拿到了。

至于川北十三家的几个重要匪首逃脱,小喽啰们也逃散一半,顾纯如倒并不担心。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对于蓝采和算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个年轻人,表面上态度柔和,但其实内心里意志坚决,思维缜密,既然率领护厂队来了四川剿匪,多半会对川北十三家那些逃散的棒棒贼穷追不舍,直至肃清为止。

此时,蓝采和并没有闲着,他正在巴江岸边,坐在钓鱼椅上,和一个中年人聊天。

此人名叫徐凤年,乃是来自合州的船运商人。

曾大成购买的一万石稻米,便是出自他手。

二十条运粮船一字排开,直到今天才抵达巴州码头,正好被护厂队扣下。

徐凤年在这一条水道上,也算是一个黑白通吃的人物,这才有机会揽到曾大成的这笔大生意。

据徐凤年交代,他原本是在合州开造船厂的,这些年以来,四川境内盗匪横行,各条江河之上,也有不少水贼出没,各行各业的生意都大受影响。

他的造船厂也是订单渐少,每况愈下。

甚至不少船东明明交了定金,但是等到船造好了,却不来提货,宁肯受些损失。

时间长了,造船厂便难以为继,干不下去了。

所幸他手头积攒了十几条没人要的大船,于是便干脆跑起了运输生意。

蓝采和见这个徐凤年眼皮子活络,颇为健谈,早年还去过汉中,甚至住过邓记客栈,与邓通有过交道,就平添了些许好感。

想当年,其实就是去年,他和小橘子三人住在邓记客栈,到杨寡妇小店里吃面条,帮祁三妹的戏班子当托,坑胡二彪和邓小飞银子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虽然现如今胡二彪死了,但邓小飞和邓通还在,也算是故人。

还有那个腰肢柔软的祁三妹,也不知道去了哪里?现在死了没有?

蓝采和问:

“你那个船厂,最大能造多大的船?”

“一千料。”

徐凤年是个三四十岁,一米七左右,颇为精壮的中年人。

他今天全程目睹了这支从汉中府跑过来的民团武装的强悍战力。

昔日不可一世,纵横四川十几年的川北十三家主力,在这个什么护厂队面前,简直就像猪狗一般,被宰杀得尸横遍野,毫无还手之力。

现在有幸和这支军队的当家人攀谈,他自然是巴结得很。

这个总司令非常年轻,但身体瘦弱,像是一根细竹竿,喝茶都需要身边的几个女人伺候,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

蓝采和一直没搞清楚料是个什么单位,又问道:

“那你们一千料的大船,能装多少石粮食?”

徐凤年道:

“一千料,自然能装一千石粮食。”

“嗯?是这么换算的吗?”

蓝采和有些拿不准了。

如果真的可以这样换算,那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大明朝的一些计量单位,蓝采和一直糊里糊涂,这对于他这个顶级九八五工科生,是无法忍受的。

比如一石粮食,到底应该是多少斤,他就研究了很长时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