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红楼林母》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林旭在信中道得六皇子介绍,结识了一位大才之人,慕其学识,直接跟人请教去了。

不过倒是保证了年前定然回来。

而萱儿则是留在了边城,准备随沈将军前往鄯州。

看过了萱儿的来信众人方知原委。原来沈将军那日负伤乃是因得了萱儿生母亡故的消息,心神不属所致。

再三思量,虽是不舍,萱儿还是准备留在沈将军身边至及笄再回。一是为未曾谋面的亡母守孝,二为在生父身边尽尽孝道,也算是略报他们的生育之恩。

鄯州与姑苏之间山高水长,若是沈将军一直驻守鄯州,不得旨意回朝,那么萱儿也只得这么些日子与生父相处了。日后萱儿不管是回了姑苏还是出嫁,父女想要再见都是不易了。

这样想着林家众人心里也能理解些了,可到底是从小养大的女儿,骤然间长时间不得见了,心里总是难受不舍的。

看罢萱儿的信,贾敏便忍不住抹起了泪,心里难受,口中却犹自骂道:“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狠心,一走半年了,也不说先回来瞧瞧我们。要求学、要去见人,我们何曾拦过?最可恨的就是萱儿这丫头了!”

林如海劝慰道:“罢了罢了,生恩养恩,本就难以选择。萱儿这孩子有心,她定是想着日后总是要留在咱们身边的,不过就这一两年的日子对生父尽孝,全了心意罢了,你又何必计较。”

林苏氏也不禁叹了一口气,怅然道:“这等回来可都及笄了,也不知还能留这丫头多久。”

余下一封书信则是沈将军的,信中也提到了萱儿生母亡故一事。更是对林家能令他们父女相认满心感激,还道必尽其所有爱护萱儿,回报林家,其感谢之言不必一一叙述。

此次战事平定,圣上很快便对有功之人进行了嘉奖。其他人如何林苏氏未曾关注,只听得沈将军升了鄯州总兵。果然自来战场是最危险的,不过军功升官也是最快的。

后又听得大军班师回朝,六皇子得圣上大力赞赏,晋了亲王,一时风头无两,连其生母谢昭仪也母凭子贵,晋了贤妃,仅在皇后、甄贵妃之下。

这可是本朝第三位封了亲王的皇子,而明亲王早已是往日云烟,朝中如今便是四皇子慎亲王、六皇子景亲王两家独大。

慎亲王参与政务多年,人脉手段皆是不俗,后宫还有生母安妃,姨母石贵嫔,而景亲王有军功在身,又得圣上看重,生母又位在贤妃,二人可谓不相上下,这可愁坏了那些想要站队的人。

眼看着二龙相争之势渐渐形成,已有了几分十几年前废太子与皇长子夺嫡的影子,林如海的眉头越皱越深。

林如海原欲为一位纯臣,管那群龙子凤孙们怎么争呢,横竖他只认当今圣上,可因得了人提醒,他也不免开始想着要为自己、为林家留一条退路了。因有些渊源的缘故,四、六之间林如海心里便偏向了景亲王些。

这日,林如海在书房沉思许久,再三措辞,终于提笔写了一封书信,以火漆密封,着心腹长随一路快马送进了京。

英挺的剑眉微微蹙起,李承景冷声道:“你的意思是要叫本王退?你可知如今四哥的人步步紧逼,这一退会有什么后果?”

李承景身前一位年约五十,着青色长衫,作寻常文人打扮的谋士拱手一礼,不卑不亢道:“是退,更是进。当今重权,掌控欲极强,二龙相争不会是圣上想看到的。如今局势,王爷若是主动退一分,圣上的心就会偏两分,不争即是争啊!而慎亲王越是强势,便越是落了下乘。”

“哈哈哈哈”李承景闻言轻声笑了起来,眉目舒展,透露了他真实的好心情,哪有半点方才生气的样子。

李承景转身自书桌上拿起了一封书信,揭开宫灯的纱罩,凑近烛火旁慢慢点燃,道:“你可知有人与你说了一样的话?”

“哦?”谋士疑惑道:“倒不知是谁与草民这般有默契?”

“姑苏林海。他儿子可还在你府上呢。”李承景手指轻捻,看着手中的书信渐渐烧为灰烬,落入书案上的鱼戏莲间白玉笔洗中,缓缓道:“他不止叫我退,还提起了废太子。”

谋士一怔,立马反应过来,道:“妙!废太子在时虽犯了圣上大忌,可他的死也是圣上永远的痛。”如今眼看着夺嫡情形重现,只怕当今又会想起废太子了。

李承景感怀道:“当年父皇虽恼怒至极,以致废了太子,可谁料废太子却因此没了。这么些年了,父皇虽不曾说起,可本王看得出来,他心中时常感伤。只怕如今父皇想起来的都是废太子的好了。”

“所以,本王不能争。”李承景沉声道:“即便要争也不在这时候。”而且他还得让皇上知道,他不欲与四哥相争,不是怕了四哥,只是顾念手足之情,不愿再重现太子二哥与明王皇长兄的悲剧罢了。

“王爷的这番心思必叫圣上欣慰。”谋士笑道:“废宫还圈着位废太子留下的皇孙呢,如今也到了成人的年纪了。”

李承景笑笑不语。

谋士又笑道:“原来是林海,怪道他想到了,当年他可是极得圣上心意的。只是草民还以为他会只做个纯臣呢,倒不知他也入了王爷麾下。”

“我倒是想收了他。”李承景伸手轻抚书架上的一幅画卷,随意道:“他确实是一直忠于父皇的,可不轻易倒向谁。当年我虽年幼,后来却也想通了林海为何会放弃御前行走转而避出京城。”

谋士也点了点头,道:“林海此人,当年年纪轻轻的,便连太子和明王的拉拢都敢拒绝,如今这么些年的历练,只怕越发是个老狐狸了。不过如今他能来信提醒王爷,说明他心中也是有几分意思的。”

荣国府

这日,贾政之妻王夫人正在婆婆贾母上房摆菜递饭,其儿媳、贾珠遗孀李纨安箸进羹,贾母于正面榻上独坐,瞧了一眼,皱眉问道:“老大家的呢,怎么不见人?”

身旁一名叫鸳鸯的伶俐丫鬟回道:“大太太那边来人告了罪,说是过几日琏二爷大喜要用的一些东西还没安置好。”

贾母不置一词,只问道:“宝玉呢?”鸳鸯道:“宝玉刚困了,让李嬷嬷看着睡了一会儿。才去瞧了,刚醒呢,得梳洗了过来。”

贾母嗯了一声,道:“让他慢慢过来,不必急。”又问王夫人道:“元丫头那里怎么样了?”

王夫人忙回道:“老太太放心,嬷嬷们说规矩气派都极好了,再加上咱们家的门第,元丫头的才貌,顶顶的出挑。”

“好。”贾母闻言笑道:“如今就等着七月的大选了。这些日子你可得盯紧,万不能出一丝差错。我那儿还收着一匣子好宝石和两匹难得的料子,回头再给元丫头置些好的头面衣裳。”

王夫人听了,欣喜应下。只是想着女儿不日便要进宫,离了身边,日后只怕轻易不得见,心里又涌上了几分不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