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二十九章

《红楼林母》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庄子外面不远处有一玉清河,河面宽两丈余,河水清澈,水流平稳,两岸芳草萋萋,莺鸣雀语。河边三五成群,放筝玩笑,多是踏青的男女,游玩的孩童。

林苏氏与贾敏隔得稍远些沿河漫步,远远有一中年妇人走来。临近了些见着林苏氏等人,却不敢贸然上前,便止了步,唤道:“邱家妹子!”

林家这庄子的庄头正是姓邱,看那妇人的情形,叫的应是庄头媳妇了。林苏氏转头去看身后的庄头媳妇,只见她轻皱着眉头。林苏氏问道:“怎么了,可是叫你?”

庄头媳妇尴尬道:“应该是了,扰了太太的兴,我这就打发了她去。”林苏氏倒不在意这些,道:“无妨,只怕找你有事,你自去就是。”

庄头媳妇应是而去,那妇人见了,脸上立时满是笑容,不禁上前几步迎着庄头媳妇。二人一人带着笑脸,不住说话央告,一人时而回应,时而摇头皱眉。

林苏氏等人向河边走去,于一抽条绿柳下站定。柳枝轻拂,野花微摇,鸟儿脆语,贾敏看过四周风光,道:“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果然好风光!连这河里的鱼虾也比寻常塘池中的更有灵性。”

旁边不远处有四五个孩子正在用水草编的篓子捞鱼虾,听了贾敏的话,一个年纪大些,仿佛十二、三岁样子的女孩儿起身道:“夫人说的是,这河里的鱼虾天生地养,可是机灵得很。我们常在这河边钓鱼摸虾的,却是等闲也抓不住呢。”

谁知一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听了这话却是很不服,道:“谁说抓不住的!这算什么,我哥哥的功夫可厉害着呢!一个石子儿过去就能打到大鱼!”另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儿忙拉了小男孩儿,低声斥道:“别胡说,你忘了爹怎么说的了?”小男孩儿诺诺不敢语。他哥哥也不多说,直接拉了弟弟就走,应是回家了。

其他孩子原本还缠着要见识见识的,见二人走了,也只做没趣儿。

倒是林苏氏心里有些好奇。一个石子儿就能打到大鱼,还一副不想多说的样子,难不成真是有些功夫的?

就林苏氏所知,其实这世界也有武功之说,只不过多是些较为普通的弓马骑射,拳脚武艺。武侠小说中飞檐走壁,内功真气一类的神奇功夫却是没有的。就像红楼中的柳湘莲,以林苏氏前世所知的金庸、古龙武侠影视来说,他完全与高手不沾边。可在原著中,他的武艺却是极不错的。薛蟠走商时遇到劫匪,正是得他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可见也是个好手了。

林苏氏正想着,庄头媳妇回来了,满面为难,欲言又止。

林苏氏却指着远去的两个孩子问道:“那两个孩子是哪家的?”庄头媳妇忙一看,道:“哦。那是焦家的两个小子。”

“焦家?”庄头媳妇见林苏氏似乎有兴趣,便接着道:“这焦家我们也不是很熟,他们原不是我们这里的人,是年前才搬来的。焦家媳妇倒是这里的姑娘,她老子娘还是咱们家的佃户呢!那焦家媳妇十几年前就嫁去了山东,年前却是一家子六口搬来了这里落脚。”

林苏氏奇了,问道:“这可不是隔村隔寨的,怎么从山东搬到这儿来了?”这时的人们安土重迁,等闲是不会挪地方的,怎么这焦家人却从山东搬到京郊了,又不是官宦人家调官赴任或是发达了想住进京城的样子。

庄头媳妇略想想,道:“他们刚搬来的时候我们也问过,说是他们家原也不是山东的,不过早些年因故在那儿落了户。现在家里老人也都没了,倒是焦家媳妇的老子娘还在,上了年岁了,也不知还有几年好活。焦家媳妇想着十几年不见,想回来看看,她当家的就说干脆搬来这里落脚得了,反正在山东也无亲故,在这里倒还有几门亲。因焦家媳妇娘家在这儿,她娘家又祖祖辈辈都是这里的人,焦家搬来倒也没人说什么。”

林苏氏点头,看着出来好一会儿了,便往回走。途中又转而问道:“看你刚才过来的样子,可是有事?”庄头媳妇迟疑道:“这......这话不好回太太。”贾敏在一旁道:“直说便是,吞吞吐吐做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