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皇后

《红楼之女皇》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元春这回进宫,光是傍身的银票就带了五万两。

其中五千两的两张,一千两的二十张,一百两的一百张,剩下的,便是五两十两的面额。

又有一匣子成色不错玉佩、玉扳指、玉烟嘴,用来打点略有身份的太监侍卫。

一匣子做工精致的玉簪、玉环、玉手镯,用来打点略有体面的女官嬷嬷。

一匣子耳坠、戒指、珠花,用来打赏小宫女。

一匣子打成了不同花色的金银锞子,用来打赏小太监。

前世,元春进宫只带了面值不小的银票,为了在宫里站稳脚跟,一开始很是打点出去不少。

虽是陛下钦点为女史协助皇后娘娘打理后宫,但想要使绊子将她拉下去的人数不胜数。

一是她既是协助皇后娘娘打理后宫,便是皇后娘娘的人,代表了皇后娘娘的脸面。但凡她出了什么疏漏,大家只会觉得是皇后娘娘教导无方,打的是皇后的脸面,伤的是皇后的威信。所以后宫的娘娘们的乐此不疲的找乱子,不能针对皇后,还不能针对一个小小的女官吗?

二是女史之位太过重要,权利几乎算是统领六局。后宫的方方面面都由六局掌管,权限大,油水多,很多人早已被养刁了胃口。如今一个不知哪来的黄毛丫头压在他们头上,让他们如何能够服气?让元春犯个大错,即使是不被处置,以后也哪还有脸面在他们头上指手画脚?

三是陛下的兄弟虽然眼看着他逐渐坐稳皇位,无从下手,但借由母妃留在宫里的暗子找找麻烦,恶心陛下一下还是可以的。之前虽然已放出大量女官,终究还是有漏网之鱼。

是以元春一开始,真是战战兢兢,生恐出了错,便银票开路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使得在很多太监眼里,荣国府仿佛有花不完的银子。

待后来元春协助皇后娘娘将钉子挑出来,将找事的摁下去,得到了皇后娘娘的信任,将宫务全权托付,坐稳了女史之位,不再需要漫天撒钱之后,那些人的胃口已经被喂大了。

太监无根,大部分只爱这黄白之物。

于是,便有那胆大包天之人打着元春的旗号到荣国府打秋风,胃口还越来越大。

荣国府之人不知元春在宫里的实际境况,怕这些太监给元春下绊子,只能一次次的满足他们。

而这一次,宫里的人都是元春的老熟人了,该如何收服,她心里已是有了准备。

元春进宫后先被带去拜见了皇后娘娘。

年前太上皇突然传位,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尤其还是传位给恭王,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除了恭王,诸位皇子,包括已经去世的废太子,无不是高门贵女所出,娶得也是世家贵女。舅家、岳家都有不小的势力。

唯有恭王,其母刘氏当年不过是太上皇的洗脚婢,被醉酒的太上皇临幸一次便有了恭王,不过封了个采女就被扔到一处偏僻的宫室自身自灭。

即使生下恭王,刘氏也不过按例晋升一级成了御女。

但不知为何,恭王却并未被抱给高位妃嫔抚养。

刘氏是苦日子过来的,在遇到人牙子被好运的卖进宫里之前,她在街面上已不知乞讨了多少年。

所以虽是偏僻的宫室,御女的份例,但刘氏对这样的日子已是相当的满足。

有温暖的屋子,有饱腹的食物,有健康的儿子,有伺候的宫人,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呢?

等到恭王到了读书的年纪,太上皇见这个儿子竟然被教养的还不错,才又给刘氏升了两级,成了才人。

可惜刘氏没有享福的命,刚做了才人就病逝了。

恭王彻底成了皇子里的小透明。

到了恭王该成亲的时候,没有母妃为他打算,太上皇似乎为他随手便指了如今的皇后陈氏。

当时陈氏的父亲只是区区知府,陈氏刚刚够上选秀的门槛。她的祖父更只是乡间的一个地主。

但是陈氏能在家世如此单薄的情况下走到最后一轮,自是有她的过人之处。

带着和妯娌相比堪称简薄的嫁妆,陈氏嫁入了恭王府。很快,她就接手了恭王府内务,将恭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后来更是连恭王府的产业也是陈氏亲自打理,各项产业均是蒸蒸日上。

这让准备看笑话的人眼珠子掉了一地。

即使后来恭王府陆陆续续的进了不少家世远高于陈氏的贵女,也都被陈氏压得死死的。

那一日,太上皇在早朝上让人宣读完传位圣旨就宣布退朝了。

也不管被他的决定惊得不知所措的众人。

虽还要按照程序请太上皇收回成命,恭王也要三请三让之后才能登基。但所有人都知道,以太上皇的性子,新帝必然就是恭王了。

消息传回恭王府,所有人自是欢欣鼓舞。

高兴之余,侧妃李氏突发奇想,没有侧妃扶正的王妃,却有妃嫔扶正的皇后啊!

第二日,便带着亲手做的加了药的桂花糕,敬献王妃品尝。

没人想到她会胆大包天到在这个节骨眼上亲手下药再亲自送上,王妃不愿驳了她的脸面,便尝了一块。

毒性很快发作,虽太医竭力救治,陈氏的身子还是坏了,再不能太过劳神。

李氏自是喊冤,说她若是要害王妃怎会自己亲自动手。

但陈氏执掌恭王府多年,手段不是李氏可以想象的,这次中招,不过是没想到府内女眷竟会在这个节骨眼生事,难道不怕节外生枝出现变故害的恭王无法登基吗?

虽不知太上皇为何传位,但一个连内宅都管不好的皇子,能管好一个国家吗?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陈氏防住了来自府外的明枪暗箭,来自府内的却防不胜防。

李氏难道没想过,若是恭王不能登基,等待恭王府所有人的就是灭顶之灾吗!

将来不管是谁登基,最终都不会放过这个最先得到传位的人。

于是,待恭王登基,最先烟消云散的,不是其他皇子的姻亲和追随者,而是李氏一族。

李家正在得意,当年的一步闲棋却是压对了宝。转眼间,就被锦衣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