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后续)

《全大唐都看我的直播》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天幕之上,评论还在幽幽弹出。

【逃跑受罪了才想到若是姚崇在就好了,那会儿姚崇都死了三十几年了。】

【姚崇在也没有用,难听的话他是一句都不听。】

【杨国忠说话好听,他听杨国忠的。】

【亲小人,远贤臣,他活该。】

活该。

他活该。

李隆基感觉到周围视线如刀,快要将他戳成筛子了。

不不不,不可如此,他得再向天幕问点儿什么。

以此来挽回两次听信谗言之过。

根据天幕说的

李隆基慌张极了:“李隆基的功绩呢?他有哪些功绩呢?”

天幕来自未来,不可能单单只知道他的丑事吧?

快啊,快来一个人夸夸朕呐!

天幕提示。

【评论失败。】

【未实名认证者每日仅可发布一条评论,请用身份证完成认证。】

这下李隆基彻底慌了。

他不能向天幕继续提问了。

身份证是何物?后世之物?

他没有啊。

这并不是让他更绝望的,更绝望的是,天幕的光亮在渐渐淡褪。

堆积的阴云逐渐散开,天又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模样。

天幕,消失了。

“天幕消失了?”

“神迹不在了。”

“如此说来,这天幕降临的确是为了给我们一个警醒。”

百官之中无人再讨论先前的天幕上的话。

但刚刚天幕之言,他们都记在了心里。

“听信谗言。”

“又信了谗言。”

“亲小人,远贤臣。”

作为臣子,对他们而言,有什么比侍奉一个听信谗言的君主更为可怕的呢?

听信谗言意味着,奸臣当道。

上至皇帝心中没有天下庶民,下至县官心中没有百姓疾苦。

一心为国之人此生注定碌碌无为而不得志。

谗言者居上位,而两袖清风者寂寂无名。

当皇帝两耳紧闭只听谗言,当满朝文武再无一人敢直言进谏,国之倾颓,也就不远了。

天幕透露有限,百官不知晓天幕最初放的那个盛唐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衰败,但有一条,就够了。

听信谗言。

所以满朝文武都沉默了。

他们忠心辅佐的,才登基不久的皇帝,竟然真的是一个听信谗言的昏君吗?

同州。

姚崇看着逐渐消失的天幕,一时之间心情复杂。

复杂,非常复杂。

能令陛下在他死后三十几年都依旧感怀于心,念念不忘,这定说明他为宰之时,政绩卓著。

但天幕也说了,陛下他,亲小人,远贤臣。

他此番若是真前去长安,陛下是否也会听信谗言,是否也会因小人之言,剥去他宰相的位置?

他究竟是辞官,还是被罢黜,究竟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非命。

这些天幕都没有透露。

他究竟是否应该去长安,究竟是否应该辅佐这样一个听信谗言的君主。

一时之间,姚崇陷入两难。

宣政殿门前,乌云散去,天幕消失,太阳升起,一片敞亮。

可李隆基觉得,自己心里的太阳永远了落下了,他的内心,一点都不敞亮。

他看着一言不发的百官,看着欲言又止的兄弟们,看着眉毛胡子又飞起来的父亲。

心里难受极了。

此时他真恨不得能冲到几十年后的自己面前,薅起那年老昏庸之人的胡子,大声告诉他不要再闭上耳朵了,盛唐即将毁于你手,千年之后,你将得到一片的骂名。

顺便抄起他爹的拐杖,给他邦邦来上两棍。

可是他不能。

他不能去到未来。

而现在他,只有挨棍子的份。

有了上一次的铺垫,这次李旦看起来淡定极了。

他对着百官又矜持一笑:“处理一些家事。”

百官十分理解太上皇的心情,巴不得他赶紧拿起手边的拐杖。

这回四王也学聪明了,站在外头,一点跟进去的想法都没有。

他们学着百官的模样,纷纷背过了身。

李旦又把李隆基拎去太极殿了。

这回一声招呼都没打,拿着拐杖直接对着屁股抡了上去。

李隆基理亏又心虚,躲到一半的屁股又生生挪了回去。

歧王听这个动静,小声同另外三王交流:“会不会打的有些狠了?”

薛王声音更小了,生怕被别人听到,提醒着:“那可是听信谗言啊,听信谗言!”

歧王嘀咕:“我就是觉得,三弟都三十好几了,此番是不是也太过没面子了。”

申王神叨叨:“我认为,面子都是自己赚的。”

宁王不说话,但是点头的动作代表了一切看法。

李旦痛心疾首看着自己的儿子:“亲小人,远贤臣?”

“一而再再而三地听信谗言?”

“你是越活越回去了吗?”

嘴上的话在说,手里的动作也没有停下。

李隆基的脑子飞快运转。

“根据天幕之言可以推算,距离安史之乱还有四十三年!一切都还有机会改变!”

此话一出,李旦果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嗯?不打了,有戏。

李隆基继续道:“废皇后,杀三子,占儿媳,朕绝对不会再做。”

“皇后伴儿已久,儿子幽禁被贬始终不离不弃,她不应当被废。”

“三子,李瑛是个好孩子,另外二子虽还不知是谁,但他们若不生逆反之心,儿子必不会做出一日杀三子之举。”

“占儿媳更不可能,儿子不是那等丧心病狂之人!”

李隆基仔细想着天幕之言。

“根据天幕所说,姚崇是个贤臣,儿子已经派人快马加鞭,请来长安,若得他辅佐,儿子必然能开创大唐盛世!”

“还有那个奸臣!杨国忠!儿子现在就下旨去寻他,及早除掉这个祸根!”

李隆基见父亲久久不说话,抬眼看去。

只见李旦背对着他,身子似乎都佝偻了几分。

他长长叹了口气。

“找到杨国忠,之后呢?”

“杀了他?贬了他?让他永远不进长安城?”

李隆基不明所以:“自然。不可为官做宰,儿子身边自然就没了这个满口谗言的奸臣……”

李旦转过身,定定地看着他:“杀了这一个杨国忠,那第二个杨国忠,第三个杨国忠呢?”

“若天幕仅此一次,再没第二次,你如何能知道其他的奸臣呢?”

李隆基看着满眼复杂的父亲,一时之间失了言语。

“那还不知是否出生的杨国忠,不是罪魁祸首啊。”

“罪魁祸首是你!”

“你若虚心纳谏,政治清明,大唐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