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刘协谋事

《三国:最强谋士》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话说刘备给赵尘看了卫将军董承的书信,赵尘内心颇为无奈,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就算历史已经被他改写,但是车轮滚滚,依旧挡不住那些大事件的发生。

刘协和董承的衣带诏计划,还是想要拉刘备下水。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今日的刘备已然成为一方诸侯,岂能如此容易的被人左右。

更何况还有神鬼之才的赵尘谋划。

只是赵尘未曾想到,他的预测已然领先董承整整两步。

……

另一边,曹操亲自征讨袁术,袁术闻之,渡淮而走,留李丰、梁纲、乐就镇守蕲阳,最终三将皆被曹操斩杀。

袁术损兵折将,众叛亲离,自此一蹶不振。

建安二年这一年,爆发旱灾,袁术军中的士兵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江淮一带民不聊生,许多地方断绝人烟,饥荒之中甚至出现人**的现象。

唯独徐州,颇有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后来,袁术部曲陈兰、雷薄叛变,在掠夺粮草后,奔赴于灊山。

袁术也已经走投无路。

原本若是徐州还是吕布的,袁术还能与吕布一道牵制曹操。

可如今徐州在刘备手中,刘备的态度十分明确,便是顺应汉献帝的讨贼檄文,面上应承袁术,实则绝不会出兵护他。

说白了,赵尘不可能让还在发展期的刘备与曹操去做对,自己发展才是王道。

袁术无奈,只能去灊山投奔陈兰、雷薄。

可陈兰、雷薄压根不理会袁术,袁术只能求助袁绍。

而此时的袁绍正在忙着对付公孙瓒,袁谭也被赵尘打得找不到北,根本无暇顾及他。

袁术元气大伤,见走投无路,不得不交出全部的兵权和地盘,只身一人逃亡了豫章郡。

时至初冬,大军行军不便,曹操也不再追究。

这倒是间接的放了袁术一马。

可惜袁术此人,已然享受惯了荣华富贵,岂能再生活在寻常百姓中。

赵尘听说,曹操离开后的半个月,袁术因为受不了清苦,悲愤离去。

想不到赵尘对历史的搅动,让袁术离开历史舞台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两年。

曹操顺利解决了袁术这个巨大隐患,还获得了兖州与扬州富裕之地,实力大增。

回到许昌的曹操心情颇为高兴,第一时间就把这好消息汇报给了汉献帝。

汉献帝面上十分开心,内心却是焦急万分。

卫将军董承的书信还没有消息,但是曹操已经回师,庆功宴自然得马上举行,否则这个由头便失去了意义。

错过了这个机会,下次想要顺理成章的把刘备召唤到朝廷便是难上加难之事,说不定还会让曹操察觉到自己的用心,便是十分危险之事。

换言之,若是这次见不到刘备,恐怕复兴汉室之事就要再次拖延。

刘协不停地在宫中来回踱步,紧张地望着宫门,时刻期望着董承能进来送信报喜。

万事都留有一线生机。

当天下午,董承便收到了刘备的回信。

信中有言,让董将军放心,刘备一定会前来参加庆功宴。

董承知道书信的意义,匆匆进了宫汇报给汉献帝。

见到董国丈的那一刻,汉献帝内心狂喜,他当即意识到数个时辰的期盼没有白费。

果然,董承进来的第一句话就说:“陛下,大喜!”

刘协忙问:“莫非是刘玄德同意了?”

董承回道:“陛下英明,刘玄德同意了。”

两人压抑着内心,相视一笑,都不约而同地没笑出声。

如今还不到庆祝的时候,不得不防着曹操的那些监视者。

片刻之后,刘协便问:“董将军,庆功宴相关事宜是否准备妥当?”

董承笑眯眯地回道:“请陛下放心,一切准备就绪。”

“好!立刻下旨,请众人进都参宴。”

“遵旨!”

董承默默地退了出去。

刘协的内心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会,曹操便闯进了宫中。

原来董承收到刘备书信的那一刻起,荀彧安排在董承身边的细作早就将此消息送到了荀彧手中。

荀彧一刻也没有停留,直接奔到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