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供销社,药厂接连上门采购!中奖了

《重生1984,从大山养蜂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吊起了这两人的兴致。

这接下来方鸿安就趁热打铁。

把郑全叫了出来,叫他领着张科长和刘科长开始体验了起来。

先是走到一边的蜂箱区,从挑选蜜脾开始、扫蜂、取脾……

再换衣服进隔间、摇蜜、过滤、装坛……

在郑全的辅导下,张科长和刘科长,两人分别体验了一把。

就不说整个过程,两人相当享受沉浸。

这体验结束两人都是满满的意犹未尽。

待体验结束,方鸿安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向着老支书挥挥手,两人就走进了木屋里坐在桌子上喝起了茶。

而张科长和刘科长在抓着郑全又了解释一番之后,是怎么都坐不住了。

一转身,急匆匆走进了木屋里。

“来!来!来!辛苦了,先喝杯茶吧!”

方鸿安对着火急火燎的两人招了招手,顺势指了指桌子上的茶杯。

那两人本来急得不行,但在看到方鸿安那不急不缓的态度之后,强行忍下来到了嘴边的话。

耐着性子坐下来喝了几口茶之后,那位张科长才是开了口:“方同志呀!蜂蜜我们看过了,我们这边……基本是满意的……现在……”

“基本满意?”方鸿安挑了挑眼。

“哦!哦!是很满意!说错说错!”

眼看着方鸿脸上露出愠色,张科长忙是改口。

等这句话说完,他这才发现,今天这番采购,从来见到眼前这个后生仔开始,是完全丧失了往日的主导地位,完全被这个二十出头的后生仔拿捏住了。

这哪像是来乡下采购。

简直是快跟去上边要配额差不多了。

可这话已经出口,想要改也已经是不可能了。

回想着刚才体验的经过和那蜂蜜的质量,这位张科长也只能是安慰自己,这质量确实是相当的好,自己这么说,也是实话实说。

至于这主导权散失的问题,接下来还要议价的时候还有一城呢!

做完这番自我宽慰,张科长顺着刚的话继续往下道:“我们这边,是愿意采购的,每个月五百斤完全不是问题,你们如果产量高的话,还可以要多一些!就是这个价格……”

第三食品厂对于蜂蜜的需求,每个月至少是在几吨以上。

算上上面的配额,空缺的量也至少是两吨左右。

眼下先采购五百斤应急,也是上边的意思,这往后,肯定是要增加采购量的。

说到这里,张科长目光看向了方鸿安,吸了一口子,很是严肃认真的道:“希望方同志这边,能给出一个满意的价格!毕竟……我相信,能像我们第三食品厂这样,一次性要这么多的地方应该没有吧!而且……恕我直言呀,如果能跟我们厂达成合作,对你们这个养蜂场来说,那也可以算是一块金字招牌了!”

居然是要打定主意要在这议价的时候扳回一城,张科长也一上来,就把两样最大的利器给甩了出来,为的就是先声夺人,先行压制住方鸿安。

“价格?”

方鸿安眯着眼,嘴角扬起一道不以为意的笑:“张科长这话说得是有些道理,但要说到没有人能要那么多的量,就未免是太看不起我们了吧!”

“郑全!”方鸿安向郑全扬扬手,“把前几次我们跟廖叁的结算单,还有这次准备发货的清单,拿给来给张科长看看吧!”

除了在圩场临时交易的那一次,随后每次与廖叁交易的时候,方鸿安都跟廖叁写了结算单,双方签完了字之后才结算付款的。

这些单据,既是为了记账、分账,也为的就是这种时候有用。

另一边。

看见方鸿安那嘴角的笑容,张科长就意识到有些不对劲,等接过郑全那些写在白纸上的建议单子一看,面色就是惊诧了起来。

就这前后不过是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

方鸿安他们和这叫廖叁的人的交易量,便是达到了八百多斤接近九百斤。

还有有一个准备用于结算的五百斤的单子。

那加起来……

就算是分成两个月,每个月也远远超过五百斤了。

这毫无疑问狠狠的打脸了他刚才的那应该没有人能超过五百斤需求的说法。

张科长老脸一热,尴尬不已。

反倒是一边的刘科长反应比较快,眯着眼嘴角带着笑道:“方同志……我猜得不错的话,这个廖叁同志……那应该是一个鬼耗子吧!你把蜂蜜卖给这种人……还那可要小心了哦!”

“对!对!对!”张科长一听,也宛如是找到了救星一般,忙不迭的点头,“这鬼耗子可不是个长久之计呀!”

“鬼耗子呀!”方鸿安撇撇嘴,不以为然的道,“张科长、刘科长还不知道嘛!这个词……都快要成为历史了!上边对这一块,已经在全面放开了,省城那边,都已经是公然允许人开门做生意,还直接给办证了!

我们潇南这边,也就是慢上一些!这过不了多久,像这个廖叁他们这种,他们到时候大可以开门店销售蜂蜜!”

办证!

开店!

张科长和刘科长听到方鸿安这番话,那俱是一惊。

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而这时候一边的老支书开启了神助攻。

“有的!有的!省城发证的事情,都已经是登报了!”

说着,老支书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折叠成巴掌大小的报纸,展开之后,将其中一个圈起来的一面,拿给了张科长和刘科长看。

刘科长看着那报纸上醒目的标题和那一个人站在一个餐饮店门口,举着一张证书纸的照片,两人都不由得是身子一颤。

显然,这一幕在给他们造成了剧烈的冲击。

而这时候,方鸿安也是撇着嘴,冷冷的补了一刀:“其实……要说来,我反而是更喜欢跟他们这种人做生意打交道,简单快速,没有那些弯弯绕绕!不像是一些大厂,采购程序复杂,又爱生变,付款也没有那么利索!”

张科长:“这……”

如果说之前的话,是在反击打脸张科长和刘科长说的话的话,方鸿安的这句话,毫无疑问的就是戳中了他们的痛处。

两人的脸色,是立即涨成了猪肝色。

别说抢回主导地位了,这时候的两人,面对眼前的方鸿安,竟不觉有种如坐针毡的紧张感。

见是这样,方鸿安摆摆手:“这样吧!我给个方案!伱们……毕竟也是国营大厂子!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吃你们产的蜜饯和果脯的,就一视同仁,都按一块九的价格卖吧!”

干脆的说完这句话,见张科长明显是有话要说,方鸿安再次摆手:

“我知道你们大厂的采购程序很复杂,今天一时间应该也是定不下来,不然就……你们趁着天没黑,快点下山去千马坪圩吧!那边无论是找学校,还是找镇政府,都有电话,你们可以先跟厂里汇报嘛!

等汇报后了,无论可不可以,明天上午我等你们一上午!不行的话那就算了!

我还是那那句话,我现在这蜂蜜,不缺销路!”

直截了当的说完这句话,方鸿安对着一边的郑全再次使了个眼色。

后者,也是心领神会,拿了两罐子蜂蜜走了出来,赔笑着道:“两位……科长!这……这是我们……这里的蜜!我们场长说……辛苦你们跑这一趟,这些就给你们路上用来尝……尝鲜了!”

这是郑全第一次这种交际的事情,说话的时候不由得是紧张不已,以至于话都有些结结巴巴的了。

在郑科长和刘科长眼中。

这看上去,就是一个质朴至极、十分好拿捏的山民。

可接过那些蜂蜜之后,再一看一边的方鸿安,那身上的气场,跟眼前的郑全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穷山恶水的,怎么出了这么一位妖孽的……

……

……

送走了这两位需要下山汇报的科长。

方鸿安顺势把第二个养蜂场承包山岭的报告扔给了老支书。

在见识了方鸿安把那张科长和刘科长都随意拿捏了之后。

老支书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审视眼前这位刚二十冒尖的年轻人,就这一个个带来的惊喜,实在太多了。

而看这样子,根据他的经验,不出意外的话,这跟第三食品厂的交易,十有八九是能成功的。

而一旦成功,那距离方鸿安之前向他描绘的那些设想,无疑是更近了一步。

当即,没有过多犹豫了的。

老支书王祥顺在回到杉木岭村之后,就把村委的成员都召集到了家里。

一番讨论,在第二天一早上,就叫谢巧梅把改了章的申请和承包合同交给了方鸿安。

而在把这合同和申请刚收好,在走出门的时候,方鸿安就听见了卡车的轰隆声。

而与此同时,很多人是直接就往方鸿安他们这土屋靠了过来。

这现在,石湾村已经差不多是有普遍的共同认知了,在村子里都没有爆出什么大事的情况下,只要是有车进村口。

那九成九肯定是来找方鸿安的。

而在这些人围过来后不久,那轰隆着带起一阵扬尘的卡车,已经是驶了过来,正如所有人预想的那样,直接停在了土屋前。

这跟前次驮货卡车,还不一样。

虽然都是解放牌的卡车,但这辆明显是更新的一款。

这后面还不是先前那种车斗,而是经过改装的一个货箱。

在货箱上,还用红色的油漆漆上了几个大字——潇南第三食品厂!

看着这几个大字,不少人都露出了肃然的神色。

立即联想起了昨天流传的一个传闻:“第三食品厂要找方鸿安买蜂蜜!”

昨天这消息传开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相信,但眼前这一幕,那无疑是让众人都不得不信服了。

第三食品厂呀!

那光是买这家厂出产的一些吃食,拿出来招待人,就已经让很多石湾村的村民感到脸上很有光了。

而方鸿安,竟然是能把蜂蜜卖到这家厂子去。

啧!啧!

这能耐!

而等那车门打开,那从车上一跃而下的两人,一脸赔着笑的走到方鸿安面前的态度。

更是直接看傻了所有的人。

怎么说……

这情形,好像不是方鸿安把蜂蜜卖到了第三食品厂。

而是第三食品厂,上门求着方鸿安卖给他们蜂蜜呀!

这……

轰然之中。

众人看着那座毫不起眼的土屋,双眼是更红了!

……

与此同时。

看着热情走上来的张科长和刘科长。

方鸿安也就知道,那蜂蜜交易的事情,算是稳了。

而进屋之后,张科长这次也是学了乖,没有拐弯抹角的弄那些虚的。

直接开口道:“方同志!经过我们跟厂里汇报,厂里同意了你说的那个供货价!

这恰巧呢,我们厂里有车来薪县送货,厂里的意思呢,这次就顺便先拖五百斤蜂蜜回去!

我看你们那养蜂场,积存的蜂蜜应该差不多有这个数了吧!你看……”

昨晚,在汇报完之后,张科长是反复的回忆了一番与方鸿安的交锋。

想总结一下,自己究竟是输在哪里,以至于他一个经验丰富的采购科长居然是输得如此的彻底。

可越是总结,越去回想方鸿安所展露出来的那些细节和说辞。

张科长就觉得这年轻人是越深不可测。

而最令他惊讶的是,这个后生仔明明是在这种交通闭塞的大山里,但对于整个局势、对于他们第三食品厂的了解,竟然是相当的精确。

每一句话都是点中关键、切中要害。

这让他今天完全是转变了态度,语气间是客客气气的。

感受到张科长的变化,方鸿安的也是和煦的一笑,点点头:“可以!”

这家里还有一些存货,再加上郑全这段时间摇取的,五百斤应该是不成问题。

把交货结算单写好,双方签好了字之后,方鸿安叫了一些正围在外边等着看热闹的方鸿江,又让他请了两个得力的人,一起上了山。

把养蜂场的蜂蜜挑下来,在土屋里完成称重之后,张科长他们也是干脆的付完款。

随后……那辆第三食品厂的货车在轰隆声中,离开了石湾村……

这比跟第三食品厂的交易完成后。

不仅是在石湾村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消息甚至是传到了薪县县城。

仅仅过了两天的功夫,镇里那位上次跟着陈书记一起来的李副镇长和陆干事,就来到石湾村找到了方鸿安。

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情况。

一是县城供销社的收购站,找到了政府,想每个月收购蜂蜜。

这第二,就更夸张了,是隔壁桂县一家的一家药厂,打了电话过来,想找养蜂场这边,购买蜂蜡。

除此之外……

还有不少乡镇,联系过来,希望方鸿安能过去他们那边的大山里,指导当地的村民建养蜂场……

这些打电话过来的。

有些是想通过镇里了解情况。

有些的,是发出明显的信号了。

依李副镇长说法,这桂县的药厂,是等着方鸿安的答复,如果同意在商定好量之后,就会派人过来养蜂场这边跟方鸿安商议。

但供销社这边,是不管方鸿安同不同意,过上几天都会有人过来养蜂场这边找方鸿安。

这收购站这边,有收购蜂蜜的任务,现如今是基本完不成。

听说这千马坪这边就出了养蜂场,那收购站是怎么也想来分一杯羹了。

这通过给镇里面打电话,又表明做法,就是在给方鸿安这边施压呢。

经过上一次接触,再经过向王祥顺打探,李副镇长也是多少了解一些方鸿安的脾气。

知道是他是有些吃软不吃硬的。

知道他多半会反感供销社的做法。

这次上来呢,也是想充分的跟方鸿安解释一下,顺便也是做做他的工作。

方鸿安这边,对供销社的这个做法,却是在当初第一次去千马坪圩场问的时候,就有所预料。

毕竟,在物资短缺的时代,供销社这种国营收购站,对每种东西收购,也是有着配额任务的。

这蜂蜜这一项,或许不是常规的任务。

但在整个千马坪出了养蜂场的情况下,上边肯定也不会放任不管的。

这毕竟,养蜂场的蜂蜜卖给了鬼耗子、又卖到了市里面的食品厂了。

这收购站不收购到一些,是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这收购站的尿性,方鸿安也相当的清楚,那收购的价格,肯定是给不到廖叁和食品厂那价格的。

跟市场无关。

完全是机制在作祟。

这也是这位李副镇长在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始终是皱着眉头的原因。

“李镇长!”耐心的听完李副镇长的解释,方鸿安正色道,“他们愿意来就来吧!这要说起来……收购站这边!我们供应一些救急,问题倒是也不大。

不过……你也知道,我们这种穷大山里的,也有很多不便,采购很多东西都很难!

就拿我们养蜂场来说,现在的小瓶的罐装容器,都是用的水果罐头瓶!我听说供销社那边,应该是能大批量的弄到这种罐头瓶的……”

说到这里,方鸿安朝着李副镇长挤了挤眼睛。

后者一听,也是顿时就激动了起来:“鸿安!你是说……如果供销社能帮你解决玻璃瓶的问题,你就可以定期供应给他们?”

“也可以这么说!”方鸿安点点头后,又是道,“不过这供货的方式,不能是原蜜!而是……灌装好,打好我们养蜂场标签的蜜!”

“灌装好,打好标签?”

李副镇长是瞪大了眼睛,万万没想到,方鸿安居然会提出这种方案。

方鸿安正色道:“这是我的底线!”

见李副镇长还是有些不解,又解释了起来:“对供销社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蜜蜂,当做一项单品用于销售,以怎么样的形态,其实无所谓!

但对于我们养蜂场来说,以供销社收购站的价格去供应,李镇长……你我都心知肚明,那肯定是比不了外边的价格的!

这放着让我们养蜂场吃亏,总不会是个事!不如我们这么合作一下,既满足了供销社,也让我们养蜂场把品牌名声打出去!

很认真的跟您汇报一下,这对我们养蜂场……至关重要!”

“这……这样么!”听着方鸿安的这些话,这位李副镇长对其中很多的东西,其实是不是很理解。

不过,方鸿安的态度是很明确也很清晰了。

“行!我先回去县跟陈书记汇报!供销社那边,请陈书记去交涉!实在不行……就汇报到宋县长那里去!”

思忖了一阵之后,李副镇长点点头,给了方鸿安一个肯定的神色。

供销社要强行收购,方鸿安提这些要求,是很正当也很应该。

如果满足不了养蜂场的正当需求,那还腆着脸搞强买强卖压榨那一套。

这镇里面到时候也有借口了不是。

如此。

三天之后。

一辆吉普车抵达石湾村的小土屋。

这一次,在一众人的围观中。

李副镇长带领着两男一女走进了土屋。

这两男一女中,年纪最长的那位,是县里供销社的分管收购站的副社长。

另一位年纪大概四十万左右的男子,则是千马坪收购站的站长。

至于那位女性,则是县里供销社的一位会计。

由于之前方鸿安已经充分表达了自己打态度。

在镇里的斡旋,以及上次县里副县长都来考察参观的影响之下,这为供销社的副社长和那为收购站的站长都还算客气。

在去养蜂场看完之后,对养蜂场产蜜的质量也是极为满意。

经过商谈,最终也是商定下来。

方鸿安每个月至少提供五百瓶一斤装的蜂蜜给到供销社收购站这边,价格按一块九毛钱一瓶收购。

而同时,供销社这边,也帮方鸿安联系生产玻璃罐的厂子提供玻璃罐头。

价格方面,要等方鸿安这边提出具体规格需求之后,再进行商议。

大概也就是四分钱一个。

总之,就是各取所需。

这送走供销社这几位。

方鸿安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顿时就大了起来。

这目前的三个销售渠道,廖叁那边上次答应了每个月五百斤、食品厂也是每个月五百斤、再加上这供销社的五百斤。

这一个月就得销出去一千五百斤。

以现在这一个养蜂场的产出,那产量是完全跟不上。

不过,好在的事,这廖叁的五百斤是可以下个月提供。

食品厂的五百斤,也已经是供完了货。

这供销社这边,约定也是下个月初再供货。

也就是说,整个六月份是已经没了生产的压力。

而至于七月份,以养蜂场的产出,再加上兰溪村那边积存的蜜,两边都上山努努力,凑齐一千五百斤应该也是问题不大。

再往后,等到八月份以及往后,兰溪村的养蜂场也可以取蜜了,石湾村的第二个养蜂场,应该也已经是建设好了。

三个养蜂场的情况下,在应付完这些之后,应该还会有不少的富余。

至于再往后,就应该是推广到这大山里的其他农户了……

真到那时候,像这三个渠道,就都要挖挖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加把劲,把需求量提上来才行了!

供销社这边交易谈妥。

这没过两天。

桂县那边的药厂也找了过来。

桂县是整个湘南地区的大县,无论人口还是面积都是薪县的数倍。

说起这家药厂,那在整个湘南地区也都是相当有名了。

其主要的效益都来自于一款拳头产品——跌打丸。

这年代的人,干重活多,跌打损伤、积劳成疾是常有的事情。

而这跌打丸是很多人家里必备的一样药丸。

小的时候,方鸿安也是吃过。

个大味重,十分难吃。

也有说可以外敷的用法,但口服的效果更好。

对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这药厂找上要买蜂蜡,多半是用来生产药丸有关。

不过……至于是不是用于生产跌打丸,人家没说,方鸿安也就不好打探。

只是,那药材的采购人员在看完整个养蜂场的情况,又见过了方鸿安他们的蜂蜡样品之后,对方鸿安他们产的蜂蜡还是相当的满意。

一番拉扯,约定的供货价是一块五毛钱一斤。

这个价格,比卖给药材收购站还要高一些。

交货的方式也更简单了。

这药厂每个月都有车来千马坪这边收购药材,到时候顺带着上一趟石湾村,把蜂蜡一起收走。

量的话,也是有多少要多少。

看样子,整个药厂在这一块的缺口还是比较大的。

把这药厂的人连同积存的几十斤蜂蜡送走,接下来的几天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